Mistral AI曾被视为有望跻身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然而,它不但逐渐被美国对手甩开差距,如今又面临中国新秀的强力挑战。
法国初创企业 Mistral AI 在 2024 年以出乎意料的低成本成功打造出世界级的人工智能模型,一时之间成为达沃斯的明星。
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巴黎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 20 亿美元,并得到了 AI 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和知名风投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支持。由三位顶尖 AI 研究员——吉约姆·兰普(Guillaume Lample)、蒂莫泰·拉克鲁瓦(Timothée Lacroix)以及首席执行官阿图尔·门施(Arthur Mensch)——共同创办的 Mistral,曾被誉为能让欧洲在科技领域跻身“顶级俱乐部”的英雄团队。
Mistral 也受到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鼎力支持。马克龙看中这家初创公司提出的“主权”AI 和更“开放”的理念,认为它能够摆脱美国科技巨头的影响,实现独立自主。
然而,在 AI 领域,一年的时间就足够让格局发生剧变。随着 Mistral 被认为难以跟上更大规模的竞争对手,其热度也逐渐下降。
本周,更令欧洲意外的是,从东方传来了“寒流”。中国的 DeepSeek 实验室推出了一个尖端的开源模型,号称只用到 OpenAI 或 Meta 所需算力和资源的极小一部分,就取得了同级别乃至更优的性能——可以说在 Mistral 的“高效之道”上更进一步,并惊动了整个硅谷(相关报道)。
Mistral 创办之初的核心理念是:比竞争对手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来建立和部署 AI 系统。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实验室在效率上实现了更大突破,抢在那些资源更充足的美国科技公司之前发布了领先的模型,引发市场上的 AI 概念股遭遇大规模 抛售。
Mistral 的核心卖点在于:他们能用远少于竞争对手的计算和资金,打造性能并驾齐驱的 AI 系统。
“只用竞争对手 1% 的算力,我们就能做出几乎达到最前沿水平的模型,”门施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
这种思路也赢得了像微软(Microsoft)这样的支持者。微软不仅和 Mistral 达成了合作协议,还进行了小额投资——这是微软首次投资 OpenAI 之外的 LLM。
有一些技术评测网站(如 RankedAI.co)把 Mistral 列入全球前 10 大模型开发者的行列。然而,眼下出现的中国对手 DeepSeek 来势更加迅猛,或许将进一步侵蚀 Mistral 的“高效”优势。
“毫无疑问,‘快速跟随’(fast follower)这个头衔,如今落在了中国人头上,”经济咨询公司 Entext 创始人肖恩·马赫(Sean Maher)评价 DeepSeek 时说,“这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时刻。它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经济模型。”
DeepSeek 的出现也推翻了此前的一种假设:美国大型企业已经凭借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关键芯片建立了无法撼动的领先地位。而 DeepSeek 却几乎用“极简”的算力就打造了性能卓越的模型。
Mistral 的支持者则表示,这样的突变其实也能证明它的策略是对的:少量资源也能做出业界尖端的 AI。与同时拥有中国监管及审查要求的 DeepSeek 相比,Mistral 面向企业客户所提供的独立性、隐私和中立性仍然是优势。对于 DeepSeek 最新举动,Mistral 本身不予置评。
尽管如此,批评者仍然认为,Mistral 目前的境况有些尴尬:它已经拿到高达 60 亿欧元(相当于约 66 亿美元,对应 2023 年 6 月那轮 6 亿欧元融资后的 60 亿欧元估值)的估值,规模不小,想要“淡出市场”并不容易;但与动辄上百亿美元资金的美国竞争对手比,又显得捉襟见肘。何况 Mistral 只有大约 150 名员工,而美国巨头动辄数千人专注 AI 研发。
当被问及今年是否会继续融资时,门施表示:“有这个可能,但即使没有新资金我们也能活下去。目前已经有很多投资者对我们感兴趣。”
马赫则预测,Mistral 可能会走向与 Adept、Inflection 等公司相似的结局——即“人才收购”(acquihire),被大型科技企业买下。如果欧盟反垄断部门不阻拦,那么此事很可能发生。“现在的竞争格局已经变了,”马赫说,“如果它(Mistral)不赶紧找准定位,就只能被淘汰。”
摘录自:《Has Europe’s great hope for AI missed its moment?》www.ft.com/content/fa8bad75-dc55-47d9-9eb4-79ac94e54d82
法国初创企业 Mistral AI 在 2024 年以出乎意料的低成本成功打造出世界级的人工智能模型,一时之间成为达沃斯的明星。
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巴黎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 20 亿美元,并得到了 AI 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和知名风投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支持。由三位顶尖 AI 研究员——吉约姆·兰普(Guillaume Lample)、蒂莫泰·拉克鲁瓦(Timothée Lacroix)以及首席执行官阿图尔·门施(Arthur Mensch)——共同创办的 Mistral,曾被誉为能让欧洲在科技领域跻身“顶级俱乐部”的英雄团队。
Mistral 也受到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鼎力支持。马克龙看中这家初创公司提出的“主权”AI 和更“开放”的理念,认为它能够摆脱美国科技巨头的影响,实现独立自主。
然而,在 AI 领域,一年的时间就足够让格局发生剧变。随着 Mistral 被认为难以跟上更大规模的竞争对手,其热度也逐渐下降。
本周,更令欧洲意外的是,从东方传来了“寒流”。中国的 DeepSeek 实验室推出了一个尖端的开源模型,号称只用到 OpenAI 或 Meta 所需算力和资源的极小一部分,就取得了同级别乃至更优的性能——可以说在 Mistral 的“高效之道”上更进一步,并惊动了整个硅谷(相关报道)。
Mistral 创办之初的核心理念是:比竞争对手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来建立和部署 AI 系统。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实验室在效率上实现了更大突破,抢在那些资源更充足的美国科技公司之前发布了领先的模型,引发市场上的 AI 概念股遭遇大规模 抛售。
Mistral 的核心卖点在于:他们能用远少于竞争对手的计算和资金,打造性能并驾齐驱的 AI 系统。
“只用竞争对手 1% 的算力,我们就能做出几乎达到最前沿水平的模型,”门施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
这种思路也赢得了像微软(Microsoft)这样的支持者。微软不仅和 Mistral 达成了合作协议,还进行了小额投资——这是微软首次投资 OpenAI 之外的 LLM。
有一些技术评测网站(如 RankedAI.co)把 Mistral 列入全球前 10 大模型开发者的行列。然而,眼下出现的中国对手 DeepSeek 来势更加迅猛,或许将进一步侵蚀 Mistral 的“高效”优势。
“毫无疑问,‘快速跟随’(fast follower)这个头衔,如今落在了中国人头上,”经济咨询公司 Entext 创始人肖恩·马赫(Sean Maher)评价 DeepSeek 时说,“这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时刻。它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经济模型。”
DeepSeek 的出现也推翻了此前的一种假设:美国大型企业已经凭借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关键芯片建立了无法撼动的领先地位。而 DeepSeek 却几乎用“极简”的算力就打造了性能卓越的模型。
Mistral 的支持者则表示,这样的突变其实也能证明它的策略是对的:少量资源也能做出业界尖端的 AI。与同时拥有中国监管及审查要求的 DeepSeek 相比,Mistral 面向企业客户所提供的独立性、隐私和中立性仍然是优势。对于 DeepSeek 最新举动,Mistral 本身不予置评。
尽管如此,批评者仍然认为,Mistral 目前的境况有些尴尬:它已经拿到高达 60 亿欧元(相当于约 66 亿美元,对应 2023 年 6 月那轮 6 亿欧元融资后的 60 亿欧元估值)的估值,规模不小,想要“淡出市场”并不容易;但与动辄上百亿美元资金的美国竞争对手比,又显得捉襟见肘。何况 Mistral 只有大约 150 名员工,而美国巨头动辄数千人专注 AI 研发。
当被问及今年是否会继续融资时,门施表示:“有这个可能,但即使没有新资金我们也能活下去。目前已经有很多投资者对我们感兴趣。”
马赫则预测,Mistral 可能会走向与 Adept、Inflection 等公司相似的结局——即“人才收购”(acquihire),被大型科技企业买下。如果欧盟反垄断部门不阻拦,那么此事很可能发生。“现在的竞争格局已经变了,”马赫说,“如果它(Mistral)不赶紧找准定位,就只能被淘汰。”
摘录自:《Has Europe’s great hope for AI missed its moment?》www.ft.com/content/fa8bad75-dc55-47d9-9eb4-79ac94e54d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