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廣告狂人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是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广告, 因为你连“廣告狂人”都没有关注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嗨推  ·  总结了6点,蛇年电商人不踩坑! ·  2 天前  
嗨推  ·  2025流量,玩法变了! ·  4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二,福运满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廣告狂人

如何让你的奥运借势文案更能引发用户的共鸣?

廣告狂人  · 公众号  · 营销  · 2016-08-12 11:29

正文

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一场品牌的营销大战!而营销文案要想取得社会化传播效果,就必须掌握一个重要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共鸣感"


那么,什么是共鸣感?


实际上,当你读到一则文案的时候,发现这则文案简直就是替你说出了你的心里话,文案的共鸣感就出来了!


这种情况下,你就很想转发这则文案,于是社会化传播就出来了。


因此,想制造共鸣感,就必须要知道到受众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心里话想说。


事实上,当对立的情绪或情感出现之后,而自己又有明确观点的时候,就会产生想表达出来的冲动。


接下来,我就以出行行业的一些品牌在这几天奥运会里借势营销的海报来试做分析,看看好的文案是如何引发用户共鸣感的。


先来看看大家对首金的借势营销。 

 

这届奥运会,中国队的首金似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顺。先是在女子10米气步枪争夺战中,杜丽和易思玲“双保险”组合未能冲金成功,接着就是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0.13秒惜败。


当首金的担子落在了另一对双保险——10米气手枪的郭文珺和张梦雪身上时,意外又发生了,夺金大热门郭文珺竟没能闯进决赛,而小将张梦雪也仅是以第7名的身份涉险进入决赛。

 

此时的观众情绪其实已经比较低落了,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张梦雪竟创造了黑马奇迹,进入决赛后表现惊人稳定,一路领先,最后为中国奥运军团赢得里约首金,把观众的情绪一下就带动了起来

 

在这样的情绪和背景条件下,海报只要准确的捕捉到这种情绪的变化,通过自己的海报替用户说出用户想说的话,共鸣感就会形成。

 

先来看看滴滴的首金海报:



分析:


滴滴的海报以射击小将的口吻讲述夺金场景,199.4环这个数字细节可以让用户第一时间get到赛事结果和现场情景。


同时"让全世界记住我的名字"这句文案很霸气,让人自然而然的会赞叹梦雪小将的勇猛并竖起大拇指!


但是,这则文案的不足是没有让受众感到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没能触发受众自己的情景反应,受众没能在这个海报上得到替自己说话的感觉。因此,反应在结果上就是共鸣感不足 。

 

再来看看嘀嗒拼车首金海报:



分析:


这则文案分为上下两段,先是是"千钧之际,有梦在",个人觉得这句话还是比较准确地描述出了当时首金期望一落再落、观众的失望情绪与期待情绪并存的具体境况。


而接下来的"谁敢去拼,决心敢" 则把历经挫折最后摘得首金这个成果与"拼搏"和"决心"这两个词紧紧地连在一起,让看到这个文案的受众有一种"巨燃"的激励感。


再加上当受众一联想到自己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往往因自己的决心不够或拼劲不足而轻易放弃的时候,就会觉得,对,我应该向这位小将学习,再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下决心,努力拼。这样共鸣感就产生了。


通常来说,黑马奇迹时刻是比较容易制造共鸣的,那么,是否所有共鸣感都要建立在黑马奇迹的时候呢?


并不是,只要有情绪的对立,就都有机会建立共鸣感。

 

比如张梦雪首金之前,杜丽一直是首金大热门,结果她却出现了夺金失利,如果是在以前,杜丽可能会被网友骂死,但这一届的网友们却已经变的越加成熟和进步,大家不再崇尚“金牌至上”,大家对运动员更加理解也更加包容,无论是否拿奖,都真诚喝彩。此时,旧有的谩骂讨伐情绪和进步的支持鼓励情绪就形成了对立。

 

在杜丽首金冲击未果的情况下,嘀嗒拼车发出的海报文案是:“感谢29分钟,全力以赴,无愧己心,此刻是金”。


可以说这则文案还是替这届网友说出了心里话,所以不但引起了共鸣,也为品牌赢得了这届网友的好感。





再来看一个例子,就是大白杨实力打脸霍顿案例。

 

孙杨一直自带热搜体制,过多的关注也让孙杨背负了过多的责任,第一次400米失利之后,中国代表团首金计划再次落空,孙杨抱着记者痛哭的场景让许多用户产生了情感触动。


此时的对立情绪就藏在指责大白杨没能得首金支持大白杨尽力就好两种情绪之中。


同样,嘀嗒拼车这时的营销方向就展现出鼓励与支持的态度,代受众发声——“无需给别人答案,四年后的最好成绩已证明你自己”。 这段文案让失利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与受众成功产生了共鸣。



没想到是,赛后的发布会环节,澳大利亚选手霍顿竟然诋毁孙杨是兴奋剂选手。面对这种指责和嘲讽,一种空前紧张的对立情绪就产生了。情绪的一方是支持,情绪的另一方是诋毁。

 

于是,当孙杨在200米自由泳夺冠时,对孙杨支持的情感对诋毁进行反击的情绪都得到了集中爆发,而大家也不约而同的抓住了这一点。

 

滴滴出行:




分析:


"伟大的运动员,只用实力说话"这句文案里明确的体现了对孙杨的支持情感,在陈述了孙杨实力夺冠事实的基础上,用伟大和实力二字正面彰显了孙杨面对诋毁之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范。让受众们觉得品牌说的是对的,我愿意跟品牌站在一起支持孙杨。


不过这组文案的不足是缺乏了对诋毁的反击因为此时的情绪对立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光是一个正面的诉求已经不能让受众的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了,必须要反击!


嘀嗒拼车




分析:


这则文案里同样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整体既包含了对孙杨支持的情感也包含了对诋毁进行反击的情绪释放


“冠军,也许会迟到,但它绝对不缺席”,这句文案既把上一场的失利进行了合理的情绪安置,又把实力打脸这一结果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上。

 

而针对已经积累起来的对诋毁进行反击的情绪,文案替孙杨的支持者们喊出了他们想说的心里话:"让嘲讽 GO DIE",这一反击成功让受众的情绪得到了宣泄,让用户觉得品牌和自己站到了一起,共同支持孙杨反击诋毁,从而引发了共鸣!



除以上的两个案例之外,滴滴和嘀嗒又针对不同赛事热点,做了不同的热点营销,放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吴敏霞夺冠:





华天创中国马术奥运历史




邓薇打破举重双记录




新媒体时代的奥运营销,不是只要有热点,而是要有爆点,有泪点!或者内容为王,品牌理念需与奥运精神进行结合;或者用户第一,营销活动要引起用户共鸣,对用户有利。

 

一款好的海报必定是要体现奥运精髓的,文案也需有态度和立场,通过运动员发生的比赛场景,能够让普通人联想到与之相似的生活场景。让用户觉得品牌是他们自己人,看到海报后会立马产生“对对对,我就是这样想的”。这样的营销就有效了!

 

奥运赛程已过去三分之一,这场借势营销到底谁会借的更好,我们继续看下去!


廣告狂人官方推荐

最具成长价值 · 广告圈公众号

营销案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