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Xinmei
年末已至,当你的合租舍友开始反复唱一首歌,毫无疑问,公司要开年会了.....
别人家的年会,各种high.....
这小伙舞跳得不错!
面具一摘,惊!是那个限制了我想象力的男人!
玩就要玩狠的,cos世界首富——财神爷。
一场年会,分分钟变合伙人,化腾从此成兄弟。
但是这家年会,画风十分清奇。
你没看错,一群姑娘跪在舞台上互扇对方耳光,下手那叫一个狠。刹那间,啪啪啪之声响彻舞台上空,贯穿年会现场。舞台的屏幕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狼性团队。
姑娘们对着脸狂扇就是狼性团队了?刀哥笑而不语,这个X装的给你满分。
这些打着“狼性”旗号的公司,让人跪起来会上瘾。
重庆一家公司,竟然让女员工穿着红色制服和高跟鞋跪在繁华的商业街道手脚并用爬行,嘴里喊着“加油”。
尊严都没了,还谈什么公司文化?
还有更过分的,台湾一家公司,为培养员工奴性,竟让员工当烟灰缸,满身是烟头烫伤的痕迹。
年关了,繁忙之余,又是各个大金主小老板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今天刀哥就想来说一说企业文化,包括刀哥相当欣赏的一些企业文化。
狼性文化
老板爱强调,员工很反感
接着刚才的“狼性团队”互扇年会,咱们先来探讨这个“狼性”的企业文化。
狼性文化是众多企业文化中的一种,是一类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而狼这种动物本身的“野、贪婪、残暴”也会在企业文化中得到一定体现,对工作要“贪”;对行业要像一只孤狼,嗅觉敏锐,“野性”十足,能够捕捉机会并且凶狠地去拼搏;同时,狼也是团队作战的动物,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团结起来,集中每一个成员的精力,对抗行业内的猛虎。
“狼性”是近年来创业公司使用的高频词汇,不仅是一些公司与团队的理念,甚至上升到了方法论的地步。但是如今竟能发展成了一种互扇的表现方式,估计是“狼性”这个词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了吧。
“狼性”这个词的炒热,与大佬们也离不开联系,这有一系列“老狼们”。
“老狼”任正非
华为是国内最早一批实行“狼性文化”的企业了。任正非藉由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一个基本的观念——让基层有“饥饿感”、中层有“危机感”、高层有“使命感”。
“老狼”郭台铭
创业43年至今的郭台铭,同样认同狼性。他曾经很欣赏一个24岁的创业小伙,为了展示自己的项目,硬是在台风来临之前赶到了台湾见他,并且错过了自己过中秋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他眼里,有狼性,就是要创业第一,所有事情抛在脑后。
“老狼”李彦宏
想不到吧?看起来帅气温和的彦宏兄,也曾是“狼性文化”的追随者。5年前,百度遭遇了管理危机,李彦宏提出“小资走出去狼性走进来”,详解是:“对于淘汰小资是呼唤狼性,呼唤狼性就是要胡萝卜加大棒。要让所有员工更明确如果想找一个稳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请现在就离开,否则我们这一艘大船就要被拖垮。”
“老狼”姚劲波
因为颇具狼性意味的“996事件”,姚劲波在风口上也是呆了很长一段时间。2014年,姚劲波对58同城启动了狼性文化,计划一年淘汰10%的主管和经理级员工,也算是个大动作了。
但是,大佬们的激情难免沦为一场空欢,网友们压根就不买账,一边倒地抵制“狼性文化”。
在工薪族网友这里,“狼性文化”成为了一种加班的借口、剥削的理由。翻阅了几百条评论,能看出现阶段大多数的公司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可传承的企业文化,虽然从国外照搬一些“狼性”理念,但是容易剑走偏锋,发展成为员工不认同、不愿接受的结果。
刀哥认为,“狼性文化”确实反映了现阶段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生存、发展时的心态,富有攻击性、贪婪执着、不顾一切。但是将“狼性”赋予团队相比,“狼性”也许有时更适合一个人发展时的选择。
Uber,快被“狼性”杀死了
说到被“狼性文化”坑惨了的企业,刀哥第一反应便是Uber。
退出中国市场后的Uber,一路举着唱衰大旗,烧钱现状、全球竞争、丑闻不断、管理层大换血、三季度净亏14.6亿美元,昔日的独角兽风采全无。
Uber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与他们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也有一定关联。
Uber在国外是公司“狼性文化”的代表,对于Uber员工来说,自己也许还没变成狼,就快要被“狼老板”吃掉了。
随叫随到的“狗”
狼?不,Uber员工更觉得自己像狗。在 Uber,工作日是相当漫长的,员工要起得比鸡早,下班比狗晚,工程师们要24小时守在电脑前,因为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不及时修复,不久后就会收到上级主管的批评邮件。
讽刺的是,Uber会给提出最棒点子的员工给予休假时间,这样就可以既激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又可以让员工得到休息,连处女座都挑不出来毛病了吧?呵呵,员工们对这种激励非常无感,因为“无非就是每天在度假酒店里敲12小时的代码”。
一位Uber的前任员工表示,他离开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很多地方工作过,但Uber是唯一一家员工喝得醉醺醺,然后继续工作的公司。这提醒了我,必须离开这里。”
即使下班回到家,仍然不能懈怠公司的工作电话、邮件,这样的随叫随到,给与了员工太多压力。
公开的羞辱
小时候的课堂上,不知道题目答案的我们,总是会躲避老师的目光,最怕的就是站起来后一问三不知的脸红与尴尬,但在Uber,你可以天天享受这种感觉,而且对员工的羞辱一定要在大家面前。
一位已离职的Uber高层表示,连级别不低的自己都很“惧怕”喜欢“挑衅攻击”的上级:“你时时刻刻都感觉自己如履薄冰。”同时他还表示,这种羞辱性的攻击管理方式比起长时间工作来更容易激发矛盾。
“狼性文化”在Uber这里演变成了随叫随到、恐惧管理、工作与生活不平衡和公开羞辱,如果这就是 Uber 成功的“四大法宝”,那么员工一直在强顶着无法承受之重。
当金钱与工作相遇,所有的拼命都找到了最合适的理由,也许你想说,在Uber工作,那些马不停蹄努力工作的人中,大部分都获得了应得的回报,但是事情到极端就会转折,在顶峰就会跌落,当你长时间沉浸于工作,生活就会慢慢离你远去,到最后会发现活的索然无味。
宠溺员工
我只服奶茶老公和董小姐
企业文化,听起来很玄,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实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是什么样的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就是企业文化的镜子。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两家特别宠溺员工的企业——京东、格力。
奶茶老公不用多说,京东员工专属幼儿园。
凯迪拉克,说送就送。
格力董明珠,除了物质上对团队人员毫不吝啬,说提工资就壕掷7000万,还有她维护员工怒废供应商的事情,更让无数行业内外员工内心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