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国产小蓝片第一股”的白云山,此时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
最新年报显示,尽管其旗下国产“伟哥”年销售近13亿,但白云山净利已连续三年放缓,逐渐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同时经营现金流下降高达41.36%,较上年同期几乎减少了29亿,显露出“经营状况不佳”的迹象。
事实上,早在去年上半年,便已经有财经媒体指出“白云山盈利质量变差,几乎回到10年前的水平。”
还传出其财报存在“虚增收入压低销售费用”的流言。现在外界对白云山的经营状况可以说是质疑声四起。甚至有人在公开活动中,犀利质问,“白云山是否已无增长空间?”
白云山,曾与云南白药、片仔癀齐名的“三剑客”之一,现在怎么把好牌打得稀烂了?
曾经的白云山,因为拥有明星产品“金戈”,可以说是躺着赚钱。作为国内首个仿制版“伟哥”,堪称集团吸金神器,毛利率直逼91.28%,比茅台还高。
2021年单是它就卖出了近亿片,成为了白云山旗下首款销售额破十亿的产品,为集团贡献超过40亿的收入。
然而从去年开始,“金戈”的增速和销量双双下滑,不仅销售量同比锐减超千万片,库存周期也刷新纪录,产量更是下降了30%以上。受此核心业务疲软拖累,白云山净利润结束了连续十年的增长态势,转而下滑近一成。
业内有人认为,“金戈”之所以卖不动,不仅仅在于竞争对手增多,当下中国男性的需求也逐渐减少。
随着多种新兴健康科技的出现,中国男性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如我国香港生科企与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携手,研发了新型男性生殖健康科技SIRT因子提升技术,并推出的落地成果“倍力因”,也已于去年进驻京东、天猫等平台,收获了不错的反响。也是在去年开始,白云山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相对于传统小蓝片,“倍力因”主打的激活男性精原干细胞,从底层恢复男性动力的概念,显然更受当下男性群体的欢迎。不同于那非类成品,简单粗暴的“一次性效果”和“短时效应”,其不仅能延长当下的时间,增强爆发力,在长效养护、以达自主起立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目前全球顶尖生物科技企业均在此类健康科技的研发方面投入巨大。
再瞅瞅白云山,好像对此类研发并不上心。2021年,研发投入才8.79亿,占总营收的比重仅1.27%,实在是不怎么给力。
自从“金戈”之后,也没捣鼓出啥叫得响的新款男性产品。看看人家同行大佬们,研发投入的比例几乎都是白云山的两倍多,而且还在持续加大投入。
随着越来越多实力派竞争对手涌入市场,白云山明显有点招架不住了,“金戈”去年销量就下滑了12%。而上述名为“倍力因”的中日合研生殖科技产品,在国内上线首小时就卖出六位数,引发热议,被业内预测为未来市场的潜力黑马。
有人觉得,强大的科研实力无形中能给消费者吃颗定心丸,不少原本喜欢“小蓝片”的用户开始转向更先进的新兴生殖科技产品,像“倍力因”就专注于深层次滋养保护。国内男科专家还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男性除了生育能力下降,精力衰退也是大问题。
有投资者分析说:白云山想要摆脱目前困境,必须在提升竞争力和加大研发力度上下功夫。
实际上,“金戈”之前之所以能热卖,关键在于抢占市场先机,通过与原研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非因为研发优势突出而走红。
可以预料,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咱们的老字号白云山要想重新站稳脚跟,前方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