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天财经116  ·  胖东来官宣进军郑州,首店将于2026年元旦前亮相 ·  14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昨天  
青岛日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昨天  
黑龙江政务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  3 天前  
黑龙江政务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斯坦福大学教授:克服焦虑的唯一方式,是保持学习的心态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08-20 08:07

正文


在美国选举季的动荡起伏和英国“脱欧”公投的过程中,工薪阶层很明显开始担忧起自身的未来。他们的这种焦虑是完全合理的:很多工作岗位,诸如工厂、农场、邮政系统和企业销售等,都在逐渐缩减,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谁在向他们喊话?美国本土和海外最大的声音,经常是那些宣扬仇恨和排外的声音。但是,仇恨和排外并不能带来就业机会。


惟一的长期解决方案,就是建立我所说的“学习型国家”,即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勇于寻求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明白如何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而当前的美国并不是这样一个国家。人们渴望学习,却低估了自己的潜力。




在针对全美1.9万名高中生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当被要求设计一张数学卷子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最简单的题目,即使他们知道从中什么也学不到。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当学生参加线上学习研讨时,他们的做法有所改变。 线上学习教给他们两件事。第一,他们学到一种成长思维模式,即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困难任务,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心智和能力。第二,他们需要思考,对于家庭、社区或社会,自己最想做出什么贡献;然后学习如何运用成长思维模式和更强的思维能力去实现目标。这些学生不再惧怕困难:与未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相比,他们选择的题目中有30%都是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的难题。


我走访过全美各地的学校,长期致力于确立一种信念,即每个学生都能无限发展;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考试成绩来看,效果常常令人惊叹。


我也看到一些企业拥有类似文化,它们致力于每名员工的成长发展,无论是保安还是高管。 在Mary Murphy主持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这样的企业中,所有级别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被授权学习的,而且也渴望学习,他们努力拓展自己在企业中承担新任务的能力。这些企业意识到,必须投入资源来帮助员工为当下和未来的工作提升技能。


最近,在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与Dave Paunesku和Sarah Gripshover 合作的研究中,我们考察了鼓励成年人接受工作技能培训的方式,发现存在两个关键驱动因素: 首先,人们必须知道理想的工作是存在的;其次,他们也必须清楚这些工作的相关技能是能够培养的。


在另一些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人们是否拥有这些认知。比如,我们询问他们是否认同以下理念:“人们为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一定能学会必需的技能”,或“即使某个人现在无法胜任此工作,以后也一定有可能胜任”。 与其他人相比,认同这些理念的人更有可能主动寻求正式和非正式的职业培训。


然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研究中,我们告诉人们,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中存在工作机会。这些人也了解到,必需的技能是可以习得的,而且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人掌握这些技能,从而造成劳动力短缺。 传递这些信息,可以让更多人主动寻找工作信息,并显著提升他们接受正规职业培训的意愿。


致力于传递这些信息并提供培训机会的企业,将拥有高度投入、忠诚且充满活力的团队。此举还有更大的益处:如果领导者对于员工担心被淘汰公开表示理解,并为员工的成长投入精力,那么将会有助于创建学习型国家,甚至平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政治纷乱。

Carol Dweck |文
Carol Dweck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amber0911 |译  王晨 |校

《哈佛商业评论·自管理》
编辑|王晨[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