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养老周刊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InfoQ架构头条  ·  DeepSeek 爆火真相:不靠“人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养老周刊

《啥是佩奇》刷屏背后,有1亿农村老人在孤独中生存

中国养老周刊  · 公众号  ·  · 2019-01-22 11:00

正文


点击左上角蓝字,每天获取独家实用干货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ID: collegedaily)



是佩奇在刷屏吗?

不,是乡愁

这两天,整个中国都被一部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

别看标题只四个字,时长只五分钟,

却堪称今年的国产最佳短片。

就连王校长都转发了。

图源:微博

韩寒也点赞了。

每人看完后都拍案叫绝,笑中带泪。

导演是80后新晋广告导演张大鹏,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当年华为MATE 20的广告就是他拍的。

看完导演人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它仅是一部即将上映的《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广告片而已。

但就这样一部短短的广告片,质量却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的国产电影。

为什么这部片子这么有吸引力呢?

我们先来回味一下这部堪称神作的《啥是佩奇》。


视频一开始,在农村爷爷在手机里问住在城市的孙子:“想要什么新年礼物?”

孙子不假思索的说出:“佩奇!”

远在农村的爷爷却一下子怔住了。

他既没看过这部在00后广为流行的动画片,也不知道在城市里流传着的关于动画片主角与社会人的传说,满脸懵逼的问:

“佩奇?什么是佩奇呀?”

山群笼罩,信号不佳,爷爷的信号突然断了。

就这样,“佩奇”成了爷爷心中的一个梗。

虽然不知道这是啥,但爷爷懂得一个道理:

这是孙子想要的。

孙子得到它,就开心。

甭管他佩什么奇,一定要弄过来。

于是,爷爷想出了各种办法,开始找佩奇....

比如戴起老花镜,查字典。

查到了佩戴,配种,就是没有佩奇....

爷爷又开始发广播问村里人,却被人告知佩奇是性感女主播。

爷爷去超市找佩奇,却找到了佩琪牌护发素。

爷爷还找打了村子里真有个叫佩奇的人。

去下棋的人中找佩奇,结果找到了佩棋。

他的兄弟说,老三的媳妇在北京做过保姆,知道佩奇是什么。

于是爷爷二话不说跑到了老三家里,半夜三更争匆匆问:

老三媳妇,老三媳妇,佩奇是什么东西?

终于爷爷得知,佩奇不是别的,原来是一只小猪,还是红的!

看着猪圈里的猪,爷爷默默拿出了红色颜料和刷子。

结果已伸出的魔爪,被人及时制止住了...

弟妹看不下去了,终于发话:小猪佩奇就是个动画片!

长啥样呢?就长这样,养猪大婶比葫芦给爷爷看了个鼓风机。

这下爷爷终于明白了。

他看得入神,随即动手制作。

等礼物终于做好了,爷爷又上山,找寻到了丢失的电线,打电话给儿子。

爷爷问:“你什么时候带孩子回来啊?”

却听见电话那头儿子说:“今年不回了。”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就这么一回看孩子的机会,这如同冷水般浇了爷爷的心。

爷爷整个人一下子黯淡了,好像生活都失去了意义。

不过一会,儿子开着车从后面追上来说带老爷子回城里过年。

忽然背后一辆轿车驶来,探头一望,居然是自己的儿子。

爷爷纳闷孩子说不回家过年,怎么又忽然来了。

原来儿子想接他到城里过年,

李玉宝满脸憋屈,扭头就走。

儿子追问,爷爷说要回家拿点东西再去。

到了儿子城市里的家,爷爷不吃饭,着急拿出各种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孩子和夫妻二人都一脸惊愕。

最后,爷爷终于掏出了他为孙子精心准备许久的礼物。

——小猪佩奇!

看这重金属鼓风机版的小猪佩奇~

一股浓浓的”土味“感动迎面而来!

原来爷爷把自家的鼓风机,竟然改造成了一个酷似小猪佩奇的玩具。

之后爷爷来看小猪佩奇的电影,还给村里的老盆友打电话,说终于知道啥是佩奇了。

“她爹也是猪,她娘也是猪,儿子还是猪,一窝猪。”

家人的爱,再柔软,也是硬核一样的存在。

全世界的爷爷都是这样疼孙儿的。

《啥是佩琦》虽然是一部广告,但看完它之所以我们会感动流泪,是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想起了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仿佛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触碰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位。

那些多年在外打拼的人们,你们有多久没有看到自己的亲人了?

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亲人吃过饭、聊过天了?

随着我们年轻一代的长大,很多人都像视频中的爷爷一样,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和自己的孩子见面。

我国超过60岁老年人已占全国总人口15%。

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预计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在我们尚未经历的那些老去的岁月,老人们,有着更严酷的现实,要独自应付。

更让人心寒的是,很多老人等来的不是开车来接的儿子,而就是一句:今年太忙,就不回来了。

越来越多的老人,独居在家中,和我们的世界割裂开来。

去年,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人滑倒在冰冷的瓷砖上,流着血,渐渐动弹不得,就这么自己痛苦的死去。

法医说,被发现时,人已死了五天。

子女常年不回家,也不会主动联系老人,老人得了肺囊肿都不知道。

图源:微博

老人吃的食物已经发霉、生虫……

图源:微博

去年春节,82岁的南京老太却在这一天独自在家割腕自杀。

老人有两个儿子,但都很少回家,许多年过节都是留老人独自在家过年。

老人万分心寒,心里郁结,于是便有了轻生的念头,幸好邻居发现及时才捡回一命。

被抢救回来后,老人心痛地说:“我四世同堂,外人看来真是天伦之乐,和和美美,可实际上呢,除夕晚上我一个人吃的年夜饭。

图源:网易

在偏远的农村,这样的悲剧更是屡见不鲜。

2017年,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农村老家,看望病危的父亲。

两三天过去,发现父亲的病情依旧没有变化。

这时,儿子说了一句谁也没想到的话: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老人随后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图源:google

在湖北京山县农村,甚至有“自杀屋”、“自杀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