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红红印刷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奶奶喂饭逗笑,女孩误吞枣核导致肠穿孔:吃饭这件小事,危险从未远离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 2019-05-14 19:30

正文

儿童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是大事。


为了让更多孩子受到全面的安全教育,娇妈近期推出 《娇娇妈讲安全》 专栏。


每期专栏娇妈都会分享一个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点,为家长们带来最科学最全面最实用的干货。


在今天的专栏中,我们分享的是“吃饭”方面的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吃饭,人类最本能的行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孩子每天都在亲身实践。

但经常有孩子在吃饭时,吃出了让全家人悲痛的安全问题。

学会安全地吃饭,是儿童安全教育的必修课。



奶奶喂饭时逗笑 女孩误吞枣核导致肠穿孔


2017年,3岁女孩晓君的奶奶给晓君喂饭时,为了让她多吃点,一边喂饭一边逗晓君笑。

晓君很给“面子”,被奶奶逗得哈哈大笑,不料,一颗含在嘴里的枣核却被吞进肚子里了。

过了两天,晓君39度高烧,还一直喊肚子疼。 被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晓君的小肠已经被刺穿。


通过手术,一段长约8厘米的坏死小肠被切除,同时,医生还从晓君的肠子里取出一颗两头尖锐的红枣核。

奶奶本是好意,岂料一顿饭就给孩子带来如此的伤害。

男孩在外就餐靠过道,被火锅汤洒一身烫伤


2017年,微博上热传一个视频,内容让人十分揪心。

视频里,两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子在火锅店吃饭。


孩子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上,服务员端着锅底热汤路过时,突然脚底打滑,将一锅热汤直接洒向座位上的小孩。

小孩被冲过来的爸爸抱住后,双脚不停挣扎,脸部、胸部烫伤。

对此,网友纷纷指出,在外就餐不应让孩子坐在靠过道或者上菜的位置。

一家人在外就餐本是开心的事,怎知一个疏忽就让孩子遭受巨大的创伤。

女孩拿筷子玩耍摔倒,筷子插入颅内10厘米


2019年,湖南3岁的女童芳芳在吃晚饭时,手拿筷子在客厅奔跑玩耍,导致长达25厘米的筷子有10厘米从口腔插入颅内,情况危急。

据医生介绍,芳芳就诊时哭闹不止,只见一根筷子从右上至左下经扁桃体上极斜插入咽部,甚至颈左侧后部可以触及到筷子尖。


幸运的是,筷子没有刺破重要组织,专家连夜为芳芳实施急诊手术,顺利取出筷子。

吃饭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能让孩子险些丧命,而这也与大人的教育和看护息息相关。


安全无小事,哪怕是在吃饭这件小事上。

对于安全问题最有效的预防,莫过于一家老小都增加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关于吃饭的安全注意事项,娇妈做了以下整理。

希望家长学习之后,也将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做到全家有意识、重预防、懂处理。

日常吃饭需要注意


1、吃饭不跟孩子逗笑玩乐


孩子吃饭时,不可以逗孩子笑,也尽量避免跟孩子玩乐。

这是因为,孩子的咀嚼能力不够完善,气管和食管又隔得很近,边吃东西边说话或嬉笑,食物很容易走岔路,顺着打开的声门掉进气管,导致孩子被食物呛到,从而发生危险。

2、吃饭别让孩子比赛

有的孩子吃饭磨蹭,家长心急,便提议孩子来一场吃饭比赛,吃得快就有奖励。 大部分孩子一听就来劲,把饭大口大口往嘴里扒。

殊不知,吃饭比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吞咽反射不够灵敏,吞咽过急易使食物误入气管,造成生命危险。

此外,吃饭太快不利于唾液分泌和淀粉类食物的消化,影响吞咽和胃肠功能,同时不利于牙齿和颌面部肌肉的发育。


3、吃饭减少孩子走动玩耍

有时候孩子吃到一半,坐不住了,要到处走动玩耍。 很多家长为了把饭喂完,索性拿着饭跟着孩子一路走一路喂。

孩子边活动边吃饭,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跑跳等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很容易引起胃部痉挛,长期下去容易影响肠胃健康。

此外,在追着孩子吃饭的过程中,很多空气中的尘埃物质都会附着在食物上,宝宝吃了这些食物的同时也吃进了空气中的病菌,形成健康安全隐患。

4、不让孩子玩耍餐具

孩子吃饭时玩耍筷子、叉子、牙签等尖锐的餐具,容易发生戳伤意外。

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此类餐具吃饭时,大人一定要在一旁看护。

外出吃饭需要注意


1、 选择适合孩子的餐厅

选择餐厅要留意是否安静、宽敞、干净、有卫生许可证等,是否配有儿童座椅和适合儿童的食物。 要注意周围是否有可能伤到孩子的危险品,如玻璃装饰、尖角状物体等。

孩子太小时,尽量少去火锅店、烧烤店等热汤热食较多的餐厅。

2、选择适合孩子的位置

在外就餐,一定不能让孩子坐在靠过道或上菜附近的座位。

如果餐厅地面有水有油导致服务员上餐时摔倒,很可能将高温的饭菜倾倒在其附近的客人身上,靠过道或上菜附近的座位发生此类意外的几率很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