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llStreetTequila
WSTCAREER是业内领先的结果导向型求职留学咨询平台,所有导师均来自全球知名投行、管理咨询公司、四大及科技公司。我们致力于帮助全球各地的中国学生和在职人士实现各阶段的职业发展需求,斩获高薪OFFERS。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书  ·  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入戏太深 ·  3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结婚10年依然深爱,看看这20%的人做对了什么 ·  13 小时前  
武志红  ·  你内心深处,有什么未解开的心结 ·  2 天前  
壹心理  ·  为什么你一和父母说话,戾气就很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allStreetTequila

建筑学出身的J人帅哥,打碎投行咨询滤镜,转身上岸央企...

WallStreetTequila  · 公众号  ·  · 2024-12-24 10:38

正文

*本文作者William,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说了太多投行、咨询和科技的故事

今天想和大家说点不一样的


在卷到飞起的求职世界里

什么样的人最有机会上岸?

今天这位学长的故事

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1

求职第一课:去想不如去做


hi大家好我是William,本科国内985毕业,硕士就读于曼大,不能再卷的2025求职季,拿到了包括 Civil Engineering、 Cushman & Wakefield、JLL等多家头部地产公司的Offer。


ps:有些已经拒了,没有正式的Offer Letter


今天带给大家一些求职新视野—— 一个建筑学留学生的分享 先给大家罗列一下我求职的整个时间线安排:


1

2024.1-2

1月有了求职想法,2月联系上了WST,期间做了一份英国地区的实习;

期间不间断地跟着WST导师们学习,大概维持了2、3个月后,我也就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

2月开始注册LinkedIn,不断更新内容。

2

2024.4-5

4月的时候LinkedIn已经完善,开始进行英国地区的Networking:

  • 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英国地区的校友、国内校友,公司员工

  • 约Coffee talk了,并不只为了获得工作机会,更多是了解行业整体发展方向和求职流程

4

2024.5-8

准备中国地产行业求职,开始了国内工作申请;

确定了自己要继续从事地产/地产咨询行业后,地产五大行就是我的优先选择目标:

  • JLL仲量联行

  • CBRE世邦威理仕

  • Cushman & Wakefield戴德梁行

  • Savills第一太平戴维斯

  • Colliers高力国际

个人比较喜欢实战性学习,所以在WST导师给我上课的同时,也在不断投简历找实习,找可以转正的实习。


6月开始国内的面试,7-8月开始拿实习Offer。

当时五大行中有三家给了我面试机会,其中Colliers在北京,我面到后面就放弃了, JLL和Cushman直接拿到了实习Offer ,其中Cushman明确告诉我做完实习可以转正

5

2024.8

开始国内的Networking

3

2024.9-11

决定去JLL,9月开始正式实习

国内经济不是很好,JLL也不一定可以拿到转正,与此同时我开始进行了其他行业的秋招投递;

10月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面试邀请, 包括珀莱雅在内的快消行业、地产行业、咨询行业 等等;

11月拿到了 知名央企的营销管培生项目全职Offer ,目前还在 等待其他Offer。


针对上面的时间线,相信很多同学有问题,我先预判一下,给出我的答案~


🙋‍Cushman明确表示给转正,为什么选择JLL实习?


因为Cushman拿到的是估价部的实习offer,它的工作内容更偏后端,而JLL是上海总部的商业地产部门。


找工作前大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性格到底适合什么工作? 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后台画图纸、做数据分析,更喜欢和人沟通的前端更工作,选择JLL也是出于此的考虑。


再加上我通过Network得知,当时JLL的亚太区总负责人快退休了,中国区JLL的话语权在整个亚洲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也算考虑了公司未来整体的发展。


🙋‍在英国,和本地人 or 中国人Networking体验有何不同?


毋庸置疑的是, 语言肯定能很快拉近和中国校友的关系 但跟本地人(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做沟通的时候, 最难的一点是如何让他们说实话


他们一开始会对你有很大的防备心理,会回避一些关键性问题,那 我们一定不要局限于所谓的coffee talk,必要性的付出是很重要的 ,比如可以请他喝酒,有一个印度人我甚至请他打了高尔夫。 你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跟他聊天,而不是想从他那边获取利益, 通过爱好入手拉近彼此距离后,Networking成功率就会翻倍。



🙋‍ Networking怎么联系到高层,怎么联系的?聊什么?


我都是直接联系校友,或者通过一些本地的朋友去联系公司高层。


一定要目标明确 ,你要明确自己做什么行业,哪怕不是相关专业的人,你和校友联系的时候也一定要抱着想进这个行业的目的去沟通,哪怕他给你推荐了一些正在做地产的朋友,那也是很值得的。


第二是花时间 ,地产行业的圈子很小,你只要多做努力,一来二去自然会打探到一些相关性的key person。当你去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你不能只停留于他所属的行业,而是去了解他的关系网,如果他有关系网可以帮到你,你就可以有意无意提到这些东西。


Networking很多时候是情商的问题 向他展现你的能力,同时也要表达你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所以Network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他知道你对这个行业有清晰的认知,未来会给公司带来利益、财富、价值。 如果看到了这些,作为一个公司的高层,自然会愿意跟你多说两句。


2

小众专业?跨专业?其实都不重要


当初秋招的时候,我其实还投了不少其他行业的工作,也建议大家多去尝试。


我求职从不局限于「建筑学」


跨专业一个必须要准备的东西就是Networking其他专业的人 ,并且从他们嘴里了解一些他们专业的认知,然后把这个东西回馈给面试官。


我在英国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是金融专业的,甚至还有地理专业的, 毕竟对于英国来说我们才是外国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抱团取暖”就非常必要,只用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和他建立联系。 我来说,这也是一个跳出自己舒适圈的好机会, 这也是一种另类的Networking。


我当时面珀莱雅的时候对快消行业一无所知,那时我就去咨询了一些学艺术的女孩子,从她们那了解到这些东西后,和面试官一对一也能做到侃侃而谈。


最大的难点就是 竞争问题,毕竟群面时,你不是这个专业出身,就一定会面临面试官的拷问: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那你就要展现你的优势所在,这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建筑学」给了我什么?


学建筑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求职也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很类似,都是拉长线钓大鱼。


学建筑我学会了放平心态,哪怕不停有人在拒绝也不会放弃 ,就像我把建筑图纸交给老师,他也会一遍遍打回来,让我一遍遍重做,把我的 情绪 打磨得非常稳定,在我面临求职种种拒绝和困难时,也不会气馁。


建筑学也让我和其他求职地产的同学不一样。作为一个销售,别人面对客户只能聊一些浅显信息,但我站在客户面前, 甚至可以告诉他这栋楼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用的是什么材料?它的钢筋结构是什么样的?它的地基是什么样风格?它整体的建筑立面,所有的门窗设计来源于哪些地方?


建筑学要学建筑史,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其实涉及到了很多其他相关的东西,包括美学,艺术绘画作品,各种历史杰出人物等等,这个是建筑学最与众不同的,也最有魅力的地方。



抛开地产行业, 咨询行业最重要的也是你肚子里要有东西,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你能跟客户侃天侃也是咨询行业最重要的一点, 建筑行业让我什么都略知一二,哪怕是枯燥的计算机、 Python,Hoper等也是建筑学让我学会的, 这些东西对于求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财富。


求职,重要的从来就不是专业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也许大家的不自信来源于你觉得自己在金融/咨询行业竞争不过那些金融/商科学生,但哪怕像我做地产行业,我的生活也并不全是地产,它只占了其中很小一部分,学金融也一样。


大家可以自信一点,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别人看,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学识,是那些学金融/商科的人所不具备的,这些东西也会在你的工作上起到帮助。


如果你觉得你学的东西实在太偏了,那你可以去挖掘一些对你求职或者未来规划有帮助的东西,这样你也有底气站在那些所谓学金融/商科的同学面前,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3

不慌,因为我打的都是有准备的仗


我之所以撒得开手放心去跨专业求职、去英国中国双线同步求职,都是因为我有底气,打的都是有准备的战。


来自自己的底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