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工信  ·  最新解读!事关湖北汽车以旧换新 ·  昨天  
中国市场监管报  ·  最新召回!涉及这些品牌 ·  昨天  
小新说车  ·  新增2座版,还有开孔机盖!小米SU7 ... ·  昨天  
汽车最前线  ·  买车比买iPhone还便宜?补贴完不到1万, ... ·  3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管理的无用功:靠加班、靠讲道理、靠个人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09-19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做管理时不能靠加班、靠讲道理、靠个人的观点,并详细解释了这些行为的弊端和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团队管理。文章提到了无效内卷、驱动员工的方式、管理者的素养和体系建设等关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无效内卷靠加班带来的问题

管理者不应依赖加班来提高业绩,长期加班会导致员工生产力达到极限和身心疲惫,失去对工作的激情。有效的管理应找到突破增长极限的杠杆,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观点2: 驱动员工的方式

管理者不应只依赖讲道理来驱动员工,而应挖掘员工需求,描绘共同梦想,培养员工能力,建立团队归属感,从自主性、胜任力、联结感三个方面来驱动员工。

关键观点3: 管理者的素养和体系建设

管理者应具备管理的意识和体系,不断修炼自己,学会管理意识,具备管理体系和学习管理方法。管理者不应依赖个人,而应培养团队能力,通过复制经验和方法来提高团队整体业绩。


正文


导语: 为什么说做管理,不能靠加班、靠讲道理、靠个人?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很多管理者虽然坐在管理岗位上,却缺乏管理的意识。


正是因为他们对管理存在着错误认知,导致走入了误区,做了很多无用功。


靠加班、靠讲道理和靠个人,是管理者做无用功的常见现象。


靠加班,只会让团队内卷


很多管理者业务做不出来,团队的业绩完不成,这时候他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卷加班,卷态度。


他幻想用增加工作时长的方式,来提高业绩。所以他要求所有人加班,他发现要是谁准点下班,第二天他就找到下属,对下属说:“你昨天是最早走的,没有加班,你的态度有问题啊。”


在管理者的强压下,一些员工只好加班。短期来看,增加工作时长,有一定的效果,经过大家的努力,业绩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长期加班,员工的生产力会达到极限,总产出再也没有什么变化。而且长期加班,会让员工身心疲惫,失去对工作的激情。


慢慢地,他们加班就变成了应付领导,看似正襟危坐,但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在工作上,而是在刷网页,玩手机等等。


你看,这就是无效内卷。靠加班,不仅没有带来任何价值,反而消耗了大家的精力。


所以,做管理,一定不能靠加班。管理者一定要知道,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也看的不是加不加班。加班的人不一定产出就大,不加班的人不一定价值就小。


因此,与其靠加班,还不如有“不鼓励加班”的文化。无印良品本部就制定了“18:30后”不加班的决策。这就会让员工自己开始思考:“为了不加班该优先做什么工作,又该省去什么工作”,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展开提高工作生产效率的行动。


因此, 当业务做不出来的时候,业务不增长了,靠加班是没有用的,你要把它当成调节反馈,去找到突破增长极限的杠杆,管理者不能卷加班,更应该去找方向、找方法,去想办法提高管理效率。


靠讲道理,无法驱动员工


工作中,当员工对目标不兴奋,缺乏动力的时候,有些管理者总喜欢长篇大论地给员工讲道理,谈情怀,一味地强调奉献、奉献、奉献。


但是,员工对此完全不买账,一点作用都没有,依旧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事实上,在职场中,最没用的行为,就是讲道理。


为什么?


因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所在的位置、所求的利益、所处的处境不同,看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你所认知的道理,别人未必认同。


比如,你是老板,你认为员工做事的时候不要考虑利益,也不要关心钱。但你要清楚,你们的回报是不一样的,一旦真正赚了钱,你是分得最多的。而一旦投入很多没有回报,对你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所以,如果你一味地讲道理,把“应该”加诸在员工身上,而忽略了“真实”,就很难真正地说服员工。


因此,驱动员工,不能靠讲大道理。那该怎么办?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要从这3个方面去驱动员工。


1.自主性。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为别人工作,他只会为自己工作。因此,你一定要去挖掘他的需求,将他的需求和团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描绘共同的梦想,让他为了自己奋斗。


自主性,解决的是员工愿不愿干的问题。


2.胜任力。


面对挑战时,如果他觉得自己能力达不到,无法胜任,就不会去做。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这时往往会有强烈的欲望想去挑战。


因此,你要培养员工的能力,做好传帮带,具体怎么做?我在 《一线管理者的实战指南》 中详细讲到过,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胜任力,解决的是员工能不能干的问题。


3.联结感。


什么是“联结感”?通俗一点说,就是做这个事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如果一个团队里,总是互相拆台,动辄就被“穿小鞋”“背黑锅”,又怎么会有自驱力呢?反之,一个团队里,所有人为了一个目标,各司其职,互相合作,不断打胜仗拿到结果,员工对团队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联结感,解决的是员工可不可以干的问题。


你不靠讲道理,而是能让他们自我驱动,这时候你只需要一点点管理就够了,管理成本非常低。


靠个人,管理者缺乏水平的体现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很多管理者在团队中依赖个人。


1.依赖自己


的确,他曾经是一个明星员工,是因为业绩能力强被提拔上来的。


他看团队的业绩完不成,非常着急,或者觉得下属干得不够好,所以总是自己上手去干。


但团队目标非常高,而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哪怕你马不停蹄地跑客户,人快累死了,依然完不成整体目标。


你快忙死了,而你的下属却无所事事。


2.靠明星员工


也有的管理者,靠的是团队中的某一个明星员工。


如果明星员工的业绩好了,团队的业绩就好了。他的业绩差了,团队的业绩就会差。


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 “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有,那么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所以重度依赖某一个人,对团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你也不能用一个人的业绩优秀,而掩盖了团队的问题或个人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上面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依赖个人导致的。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作为管理者,你要深知, 管理是通过团队拿结果,通过结果培养人。


所以,你不能依赖于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要培养一群能干的下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