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早上刷到一个帖子,说对比十年前的衣服风格,明显感觉到经济下行了。
点开来确实有种回忆杀的感觉:maje/Sandro法式名媛风的裙子,各种露肩、大印花元素,造型夸张的连体裤……
刚好上午我的搭档也给我看了她十年前穿Stella McCartney的照片,超美。我说天哪十年前感觉世贸天阶一带的都市丽人就会这么穿。
我自己大学刚毕业那一阵子,也非常敢穿爱买。那时有个海淘网站叫Shopbop,都不能退换货的,算是我的时尚启蒙网站,我在上面买了很多设计师品牌的衣服,动辄两三千。但那时候好像大家都有蓬勃的、要跟时尚风向保持一致的愿望。今年我想买一件alaia的裙子,纠结一个礼拜了。不仅是纠结价格,还会想是不是太隆重了——这个时代,隆重好像已经有点不合适了。
经济下行在女装行业还是蛮明显的。
比如我有时候去逛深圳南油的女装市场,发现那些档口的受众全是30+女性,现在有一条悄悄流行的忠告,叫做创业千万不要碰辣妹装,必死。原因很多,最根本是年轻女性没钱了,但又爱美,所以退货率奇高,还容易发生买回去拍完照再退货这样的惨案。
中女的收入相对比较好,所以成了女装商家眼中的香饽饽……
但按理说,20+年轻女孩应该是消费意愿最强的一拨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些年还鼓吹Z世代消费……短短几年,梦幻就成泡影。
流行趋势上也会有变化。现在极简风盛行,一方面是审美渐趋保守,比如我小时候真的满街吊带、热裤,现在很多人连无袖都比较介意。另一个原因,是退货率居高不下,没有人再敢做那种大鸣大放、风格强烈的衣服,生怕退回来的货消化不掉,大家都只敢打安全牌。
这也是大家总觉得女装越来越无趣的原因。
恶性是循环的,就像电影市场肯定也是大盘越好,越能百花齐放什么都有,像好莱坞有爆米花大片,老板们赚了钱,也愿意养着伍迪艾伦这种不赚钱的导演;而大盘越凋零,资源就越集中在头部,大家都只想投稳赚的项目,于是片子就越少……
行业都是共通的。
也没什么办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天上的风向变了,地上的草木就得跟着折腰,这就是生存之道。
只能说我们想办法在现实框架里做一点有趣的调整。 无论卖衣服,还是写小说写剧本。有时候看到评价,夸我们的衣服“很日常的美丽”、“好看又无负担”,我还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