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一家位于美国加州新专利运营公司
NovaCloud Licensing,LLC
宣布,已经启动了一项新的许可工作,以提供更多专利技术的可访问性,这些技术对推动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创新至关重要。
NovaCloud Licensing表示已从
爱立信
手中收购了基于云的技术的基础专利组合,
其中包括40个专利家族和152项全球专利资产。
这一举动虽然是爱立信将专利出售给一家专利运营公司,试图货币化其云技术的专利。但是这背后暴露出来的爱立信的野心并不小,甚至说这家专利运营公司很有可能就是与爱立信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所谓专利私掠,就是将
专利委托给
专利主张实体
,利用私人机构可以使运营公司获得更高的专利收入,通过 "隐形 "攻击增加对手的成本,并限制承担诉讼费用的法律责任。
简言之,就是拥有专利的公司(一般都是中大型公司),将其专利委托给一个专门运营专利货币化的“空壳公司”PAE,利用该PAE只有专利,而没有实体产业的特点,变成了“易于进攻”,更“便于防守”。
2023年9月26日,来自法国多家研究机构的四位学者发表了一篇名为
《专利私掠》
(
Patent Privateering
)的研究报告。
研究显示,在10对最大的运营公司-专利代理人(PAE)中的
4对存在典型的私有化转让收入分享协议,但这些公司代表了交易专利的近70%。其中就包括爱立信。
所以此次面向云计算的新许可项目,不排除是“
爱立信
-
NovaCloud
”的联合模式。
那么,爱立信为何要通过这种方式对云计算许可进行谋划呢?
根据Synergy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排名,
亚马逊、微软、谷歌
的市场位居前三位。且基本被中美企业所瓜分,中国的
阿里巴巴
和
腾讯
是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可以说,在前八名云计算厂商中,有至少六家是中、美主要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