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予心之乐
码字是一场修行,让我们共同提高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星球研究所  ·  星球研究所2025新春招聘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灾害原因公布!初步核查29人失联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云南,隐藏的吃辣大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予心之乐

省委宣传部部长2500字介绍词从讲故事切入,好文风、好文采,概括有节奏、思想有高度!

予心之乐  · 公众号  ·  · 2025-01-10 09:04

正文

中共贵州省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 上的主介绍词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
2024年12月30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贵州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有关情况。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一座桥的故事: 90 年前的 1934 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贵州黎平高屯少寨。在当地,红军战士深入群众宣传党的纲领,恤民、爱民赢得了群众拥护。战士们看到进入少寨必经之路的桥破败不堪,便与群众一起搭建了一座新木桥。此后,当地村民便把此桥称作 红军桥 ,并世代守护着这一珍贵的红色遗迹。 90 年后的今天,贵州已是一片崭新天地,全省遍布 3 万多座桥梁,全世界前 100 座高桥近一半在贵州, 万桥飞架 突破山水阻隔,演绎着发展的奇迹。 红军桥 的历史记忆,到 万桥飞架 的现代奇观,一座 承载着我们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 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红军长征足迹遍及贵州 9 个市(州) 60 多个县(市、区),留下丰富文物资源。贵州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 750 多处,可移动文物 2500 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70 多处。此外,还有抗战 西迁 三线 建设、脱贫攻坚等丰富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 近年来,贵州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要用心用情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等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 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 的遵义会议精神,以尊崇礼敬之心,有力统筹,强化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考谋划和创造性落实,作出了实施 四大文化工程 的战略部署,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 四大文化工程 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 红色资源是我们的 传家宝 ,红色基因深植于贵州各族儿女血脉之中。 在贵州,有许多保护红色资源的感人故事。 比如,六盘水盘州市邹广阳一家五代人为红军烈士守墓八十七载,遵义仁怀刘福昌、郭德刚两位老兵接力守护鲁班红军烈士陵园五十余年。这些故事生动说明,保护红色资源已经成为贵州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对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具有广泛的基础。 我们压紧压实保护责任。 率先在全国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深化保护红色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保护职责。 我们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省市两级均建立了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首批 25 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重点红色纪念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项资金。 我们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 出台实施《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将于 2025 1 1 日起正式实施、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是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使命所在,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在今天的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一条嵌入大地的 红飘带 格外耀眼,这就是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 红飘带 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广大观众透过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盛宴,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红色历程。这是贵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创新之举和生动缩影。近年来, 我们持续深挖 红色富矿 ,推动红色资源全景呈现 。深入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在加强红色资源挖掘、研究阐释的基础上,指导优化遵义会议纪念馆等 10 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整体呈现水平。 我们建好用好 红色阵地 ,推动红色火种生生不息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构建以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为龙头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各地以 开学第一课 、红色主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我们做大做强 红色品牌 ,推动红色故事深入人心。 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了 红飘带 、《伟大转折》剧目,形成了呈现长征文化的 双子星 、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精品力作,让红色文化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三是始终把用好红色资源作为力量所在,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