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刊速览
地刊速览专注科普,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对地球科学前沿进行科普式的介绍,一方面希望对地球科学研究人员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向非地学背景人员展示地学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济宁市公安局济东分局  ·  新华鲜报丨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 ·  昨天  
济宁市公安局济东分局  ·  新华鲜报丨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 ·  昨天  
天天基金网  ·  飙涨40%!资金激烈博弈 ·  昨天  
天天基金网  ·  飙涨40%!资金激烈博弈 ·  昨天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2 天前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2 天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3 天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3 天前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节假期60余次上央视,河南文旅火热开年! ·  3 天前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节假期60余次上央视,河南文旅火热开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刊速览

Nat. Commun.:刷手机会造成环境破坏

地刊速览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02 21:21

主要观点总结

最新研究发现数字内容消费对环境可持续性产生隐忧。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字内容消费可能消耗人均碳排放预算的40%,矿产和金属资源使用承载能力的55%,以及淡水富营养化的20%。研究呼吁关注数字内容消费的环境影响,推动互联网行业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数字内容消费的环境足迹以及不同国家间的影响差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数字内容消费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发现数字内容消费可能导致人均碳排放预算的40%、矿产和金属资源使用承载能力的55%、淡水富营养化的20%被消耗。

关键观点2: 电子设备的制造和运营是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

研究指出电子设备的制造和运营过程中消耗的电力是造成气候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其中台式电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智能手机虽然使用最多,但影响最小。

关键观点3: 不同国家数字内容消费对气候影响的差异性

研究强调在电力结构不同的国家,数字内容消费对气候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例如挪威和印度在数字内容消费的环境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观点4: 研究呼吁采取措施减轻数字内容消费的环境足迹

为了减少数字内容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呼吁采取减少电力生产的碳排放、延长电子设备寿命、加强电子设备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措施。


正文

刷手机竟然会造成全球环境破坏? 2024年5月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显示 数字内容消费消耗大量地球资源,对环境可持续性构成隐忧。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字内容消费可能消耗人均碳排放预算的 40%,矿产和金属资源使用承载能力的 55%,以及淡水富营养化的 20%。电子设备的制造和运营是主要影响来源。 该研究呼吁关注数字内容消费的环境影响,推动互联网行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其便利性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已有超过 60% 的人口接入互联网,平均每人每天花费超过 7 小时在线。然而,人们对互联网消费的环境影响却知之甚少。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数字内容消费对地球承载能力的巨大影响,并呼吁采取紧急措施来减轻其环境足迹。 这项 究旨在量化数字内容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估其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
数字内容消费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平台访问和使用各种形式的数字内容的行为,例如: 观看视频,收听音乐,浏览网页,玩游戏,阅读电子书,参与在线教育。

图1,评估数字内容消费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示意图

研究人员将数字内容消费分为网页浏览、社交媒体、视频流媒体、音乐流媒体和视频会议五个类别,并创建了一个代表全球平均消费模式的用户原型。
研究采用了标准化的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评估了互联网网络组件从原材料提取到制造、分销、运营和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需的自然资源和产生的排放。系统边界包括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网络、用户端设备和客户终端设备。研究人员将这些影响与人均地球承载能力进行了比较,使用了 16 个与气候变化、营养流动、空气污染、毒性和资源使用相关的指标。

图2,数字内容消费所需的碳足迹和人均承载力份额

研究发现,全球平均水平的网页浏览、社交媒体、视频和音乐流媒体以及视频会议等数字内容消费,可能会消耗掉人均碳排放预算的 40%(该预算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C 的目标一致)。 此外,数字内容消费还占据了人均矿产和金属资源使用承载能力的 55%,淡水富营养化的 20%,以及其他五个影响类别的 10% 以上。
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设备的制造和运营过程中消耗的电力是造成气候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其中,台式电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而智能手机的影响最小,尽管它是使用最多的设备。

图3,在为最终用户设备供电的三种电力组合下,互联网网络组件对数字内容消费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日益增长的互联网需求可能会加剧地球有限的承载能力的压力。 研究人员呼吁采取 减少电力生产的碳排放、 长电子设备寿 命、 加强电子设备的回收和再利等 措施来减轻数字内容消费的环境足迹。

图4,考虑到2030年发电情况,将全球变暖限制在3.5°C、2°C和1.5°C,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数字内容消费所需的人均承载力份额

研究还强调了不同国家之间数字内容消费对气候影响的差异性。在电力结构以低碳能源为主的国家,例如挪威,数字内容消费对人均碳排放预算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在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例如印度,数字内容消费则可能占据了整个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各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策略。

图5,一年内数字内容消费所需的人均承载能力与电子设备寿命延长的比例

这项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推动互联网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论文信息: Istrate, R., Tulus, V., Grass, R.N.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digital content consumption. Nat Commun 15 , 372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621-w


本文由"地刊速览"创作,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醒目位置标注" 本文来源:地刊速览 "。

END

栏目速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