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蛋爸
原创地产评论、读书笔记及各种心血来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日报  ·  国家保密局公告! ·  6 天前  
利维坦  ·  欧洲与日本中古小仓库年底清仓 ·  1 周前  
FM93交通之声  ·  恭喜,他们结婚了!网友:缘分妙不可言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蛋爸

“双重性格”的文官集团

我是蛋爸  · 公众号  ·  · 2017-05-09 00:08

正文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它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治国理念,也将儒家文化的“阳”与“阴”的矛盾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个朝代,既有嘉靖、万历、崇祯等充满传奇帝王,亦有张居正、王阳明、海瑞等富有个性的文人官员。而它的覆灭,与其说是亡于满清,不如说是亡于流寇,亡于帝国运行机器的崩溃。基于此,研究明史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且有趣味。

 

近期重新翻了两本书:《万历十五年》和《潜规则》,对明朝的政治体制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两位大师的文字,更能感受到,隐藏在儒家传统道德观念背后的,“双重性格”的折磨,“阳”与“阴”的矛盾。

 

“阳”,指的是口头上公认的理想和道德观念,是文官集团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四书五经上的圣人名言,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理论工具。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拥有数千个郡县,如何以清晰的标准管理好每一个角落?答案是依靠精神的力量、道德的旗帜、理论的教导。“施政的要诀,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针为主,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

 

“阴”,指的是不能告人的私欲,是藏在道貌岸然背后的内心、是为人处世的利益衡量,是日常生活的事实准则。

 

饱读圣贤书的文官,一旦登科及第、拥有了“合法伤害权”以后,是否还能继续言行合一、践行书上的道德标准,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

 

普遍流行的务实看法是,与其暴露个人的阴,毋宁提倡他们的阳。“如导之以诚意,一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如邹元标辈,又真能不顾一己安危荣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能在存亡于发肤之间击退北方游牧民族的内犯,也能在万千辛苦中修复黄河的决堤。”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极其痛恨,立下了非常严格的酷刑、以及非常低的官员俸禄标准,导致在帝国的实际运转中,官员的名义俸禄早已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了。“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明朝的县太爷每个月实际领导的薪水,其实际价值不过约1300元人民币。”

 

精明的文官集团总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比如“常例”。“地方官的常例是一种不成文制度,亦即在规定的税额之外抽取附加税:征收白银,每两附加几分几厘,称为“火耗”;征收失误,也要加征几匹几斗,称为“耗米”、“样绢”。除此之外,一个地方官例如县令,其家中的生活费用、招待客人的酒食、馈送上司的礼物,也都在地方上摊派。”

 

存在即合理,中央既不能推翻太祖立下的规矩、重新制定合理的官员薪酬制度,又不能违反表面的“阳”,将这种“阴”公开化,只能采取默认的方式。“对这种似合法非合法的收入,中央听之任之而又不公开承认。在各地区之间,这种收入则漫无标准,因为一个富裕的县,税收上稍加几分,县官就可以官囊充裕,而一个贫困的县要征收同样的数字,则已是极为暴虐的苛政了。这些情形使得所谓操守变得毫无实际意义。”

 

“整个官吏集团已经把俸禄外的收入列入了每年每日的生活预算,列入了十年八年甚至整个生命周期的预算,没有俸禄外收入的生活和晋升是不可想象的。”

 

“官员本身向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则各有不同。大多数人觉得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补助官俸的不足,以保持他们士大夫阶级的生活水准,于清操无损。另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则声名狼藉,其搜刮自肥的劣迹令人愤慨。再有一部分极端人物,则属清高自负,一介不苟取于人,这绝对的道德观念,可以由古怪的南京都御使海瑞作为代表。这三者的差别,也就是文官之间不能和谐的一大原因。”

 

“俸禄外收入已经在事实上获得了合法地位,以不同的名目、按不同的数量收受财物,已经成为未必明说但又真正管用的潜规则。这就意味着清官从上到下全面消失。与此同时,正式俸禄制度则成了名存实亡的制度,这套正式制度也确实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它就像善于将老百姓逼上梁山一样,善于逼官为盗。”

 

“道德操守是官僚集团自始至终卖力挥舞的一面大旗,它翻滚的如此夺目,根本就不容你不重视。我完全承认,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的刚直不阿可以为证;但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罕见和盛名也可以为证。”

 

一世盛名的海瑞去世时,到过他家的人纷纷落泪,有人写诗道:“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正因为他廉洁,坚持原则,分外之物一文不取,便闹得妻子儿女“菜羹麦饭常不饱”,家里人跟着他饿肚子。这就是辛勤节俭了一生的清廉正直的官员应得的下场么?

 

不同的人,在“阳”与“阴”之间摇摆的幅度不同,既有固执的海瑞、也有灵活的胡宗宪。整体而言,由于制度的缺陷,文官集团正在变得越来越分裂,越来越双重性格,进而陷入无穷无尽的党争之中。

 

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另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空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难。”

 

与文官集团相比,皇帝又能好得到哪里去呢?他们背负着更多的道德压力,却不能有一点的私欲。“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他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对国家做出贡献皇位是一种社会制度,他朱翊钧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道德规范的解释权却分属于文官。他不被允许能和他的臣僚一样,在阳之外另外存在着阴。”

 

当“阳”与“阴”仍处于不可调和时,只有利益是最为可靠和值得依赖的,更为关键的是,你孤独的守着“阳”,依然阻挡不了别人的“阴”。“那些为天子牧民或者牧羊的肉食者,都知道羊是狼生存的根本,简称“民本”。大家都懂得爱护羊群的重要意义。奈何抵挡不住眼前绵羊的诱惑,也抵挡不住生育羊崽子的诱惑。这也是有道理的,我不吃,别的狼照样吃;我不生,别的狼照样生。个体狼的利益与狼群的集体利益未必一致。如果我的节制不能导致别人的节制,我的自我约束对于羊群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徒然减少自己的份额而已。在老狼们忍不住饕餮的时候,我可以听到一声叹息:他们要是变成刺猬,俺们不就变成清官了么?”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读史的乐趣在于,你时常会发现,过去的故事仍然在不停的轮回。《人民的名义》中的大贪官们,何尝不是接受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的徇私枉法。电视剧总是有着光明正大的结局,可现实呢?当下的政府官员,是否还在承受“双重性格”的折磨,是否还在“阳”与“阴”中徘徊。但我们是否能从制度上,彻底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注:正文中引用文字均来自于: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吴思,《潜规则》

 

延伸阅读:

大城市的“崇祯死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