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钢印
雪球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用户,私募基金经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者荣耀  ·  国色锦绣新版本2月13日开启!【西施-续相思 ... ·  7 小时前  
叶子猪游戏网  ·  三法都能秒伤百万!这枚大话2水炮为何如此暴力 ·  3 天前  
叶子猪游戏网  ·  把梦幻西游当单机玩,这个天科五庄真有想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钢印

股市不差钱,只怕货比货

思想钢印  · 公众号  ·  · 2024-12-29 20:28

正文

价格玄机系列之二




1 /3

钱多货少


A股总市值约100万亿,其中30%是产业资本,基本被锁定,相当于市场上可“卖”的“货”为70万亿市值。


M2为311万亿,就算只看可投资的钱,M1中的企业存款32万亿,加上个人定活期存款136万亿,再加上13万亿货币类基金, “钱”的总量远远超过“货”。


“钱多货少”是所有股票市场必然存在的现象,当然,这些钱只是理论上可买,实际只有一小部分会进入股市, 这个比例代表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 ,A大部分提振股市的政策都旨在提高这个比例。



由于M1/M2是宏观经济指标,跟GDP规模有关,所以它可以变成一个大家很熟悉的 “市值与GDP的比例”,也就是所谓的巴菲特指标。


所以巴菲特指标其实就是“钱货比例”,巴菲特指标越高,代表市场整体估值偏高,代表市场风险偏好越高,如果还原到“钱货关系”,就是 一国的钱不足以支撑当前的市场规模。


顺便说一句,巴菲特自己已经不用“巴菲特指标”了,因为美国上市公司现在赚的是全世界的钱,美股吸引的是全世界的资金,所以打破了“钱货比例”的天花板。


其他所有股票市场,包括A股都不具备这个条件,中国的资本管制可以让小票估值虚高,但大票的估值仍然受到“巴菲特指标”的约束。


“钱货关系”其实就是股票价格的供需关系:

钱是需求——投资需求

货是供给——上市公司的供给


在价格玄机系列的第一篇,我从数学的角度,介绍了基于数学规律的投资方法,以及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对这些方法的应用产生的困扰,而第二篇,我将回归价格的经济学层面, 从供需与竞争层面,理解股票价格与证券市场的一系列现象。


而钱多货少,正是这些理解的出发点。



2 /3

货比货


“钱多货少”,钱不光可以买股票,还可以买其他投资品种,以及任何商品,这就引发了钱货之间的两重关系:


关系1、钱与货之间的选择

关系2、货与货之间的竞争


一切宏观现象,都是从这两个关系出发,而宏观 最核心的两个分析因素:一个是利率,另一个是经济 ,也分别对应了上面两个关系。


当利率为宏观主导因素时,就是“关系1”,钱与资产的选择 ,比如美股市场这两年,大部分时候都是美元涨,大部分资产跌——钱涨货跌,美元跌,大部分资产涨——钱跌货涨,这个关系如果从传统金融学视角解释就是“美元是分母,其他资产价格是分子”。


如果当前的宏观由经济为主导因素,那就“关系2”,即各资产之间的竞争 ,最典型的是股债跷跷板,股票涨债券跌,股票跌债券涨,比如A股这 两年,核心矛盾是经济,货币政策是调节因素,大部分时候都是股债跷跷板。


那为什么以经济状况为主导因素时,各资产之间会出现此消彼涨呢?


股票在面对与其他投资品种和消费品的竞争中,有一个很大区别: 大部分的商品价格有下限,而股票价格没有上下限。


以商品期货为例,期货给人的感觉是那种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倾家荡产的高风险的投资毒品,一定要敬而远之。


实际上,就价格的构成而言,期货基本上没有什么泡沫, 价格涨跌都是跟着实际商品价格走,而实物价格都是代表真实的买卖。 所以期货是和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产品,而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如果短时间跌20%,行业的天就要塌下来了。


期货唯一的风险来自于高杠杆,但这并非是品种本身的风险,而是一种操作风险。



所以商品期货价格的一个特点是“下限不低”,商品的下限由生产企业的“现金流成本”决定 ,生产需要组织资金,很多商品在特殊时期可能低于制造成本,但如果现金流断了,就无法生产了,供给出现自然淘汰,改善供求关系,所以生产企业的“现金流成本”是商品价格的铁底,这个价格底不会太低。


当然,企业的产能退出有一个时间,商品市场的熊市后半段,经常会出现长期“磨底”现象,就是价格从“涨一跌二”到“涨一跌一”到“涨二跌一”,正是不同成本企业分批达到“现金流成本”而不情愿的退出,像橡胶这种长周期商品,底部有时候长达数年。


其他投资标的,包括债券、房地产,甚至消费商品,价值都与商品类似有“下限不低”的特点,唯独股票的价值有非常大的弹性。


股价的弹性来源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 ,现在的企业大部分有杠杆有复杂的投资结构,可以复杂的财务报表掩盖长期亏损,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价值最终的归宿就是“退市归零”,就算是巨型企业,也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倒闭。


股票与其他商品上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对“钱”的竞争, 在经济上行周期,股价“上限更高”的特点,吸引了更多资金的加入,而下行周期,股价“没有下限”的特点,让一部分资金流入其他市场。


正是这资金的流动造成了股票估值的波动, 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只要没有交割限制,升贴水很少超过10%,而股价的估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一般都是净资产的一倍多到几倍、十几倍,这么大的区间提供了股价涨跌的巨大弹性空间。


股票估值的波动并不完全是自身的原因,更是“货与货之间比较优势”的变化。


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不但不同资产有对“钱”的竞争,股票内部也存在着竞争。



3 /3

股票比股票


前面我提出,美股打破“巴菲特指标”的一个原因是吸引了全球的资金,但钱可以进来,“货”(上市公司)也可以进来(上市),比如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都在美国上市,为什么打破“钱货关系”后,钱比货更多了呢?



这里就是有了“钱比货多”引发的资源配置总量——货比钱更稀缺。


货比钱更稀缺,更确切的说,是优质上市公司比资本更稀缺,优质上市公司比一般的公司更稀缺。


股票资产内部也有竞争,最典型的是优秀公司与平庸公司的竞争。


这些都不难理解,优秀上市公司=资本+高性价比的资源+领先的技术+卓越的管理。


证券市场本质是中介业务,撮合钱与企业,优秀上市公司喜欢到流动性好的市场上市,以获得更高的估值,而股票市场又需要优秀的上市公司吸引全球投资者,增加流动钱,由于“货比钱更稀缺”, 所以一个市场能够吸引的企业上市的数量决定了这个市场的规模,也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可投资深度。


由于股市天然对本地企业有吸引力,所以本国企业强的,股市自然也弱不了,这是美国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股市,成为全球大盘指标股估值最高的市场的原因。


而中国作为全球500强企业数量排名第二的国家,再加上资本管制,理应也能有相应的优势;而且美股的大部分股票也都是“平庸之股”,罗素2000成份股中,今年亏损公司占比高达43%,而中证2000公司中亏损公司不到三分之一。



为什么A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不但不如美国,甚至还不如印度日本呢?


问题出在 我们的资本市场对“优秀企业”的定义标准上,并不符合投资者的要求。


什么是优质的企业?除了规模毛利率这种财务指标,除了业务垄断性、产品护城河这些业务指标,除了企业管理公司治理这一类管理效率指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