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玲珑
玲珑汇聚了大量好看又有趣的女孩儿。在这里,有帮你提升自我的各种干货技巧,有让生活更幸福的精选好物,还有乐于分享的达人。玲珑陪着姑娘们一起,创造更美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八卦女频道  ·  “女霸总”登顶职场!80后女CEO上位第一把 ... ·  2 天前  
金融八卦女频道  ·  “女霸总”登顶职场!80后女CEO上位第一把 ...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宜修不是死在甄嬛手里,而是自杀 ·  3 天前  
宛央女子  ·  庆奶的那张脸谁不想要啊 ·  3 天前  
彬彬有理  ·  一群爱钱的女人 有个“三天两夜”的计划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玲珑

我留在北上广,是因为我爱这里的陌生人

玲珑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6-07 20:58

正文


你觉得孤独是什么?


可能是第二份半价没人分享,可能是做了件了不起的小事无人在身旁,可能是回家之后,觉得宠物才是最好的依靠。


这种用生活细节描述孤独的例子有千千万,每天都有网友在贡献新条目,我举的例子都已经挺过时了。


“网友孤独手册”是当下最流行的碎片时间读物。我们爱看这些细节描述,是因为享受独道的观察带来的“戳中感”。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理解孤独,这些细节举例是帮不上忙的。



所以,今天这篇推送,我们想反其道行之,把文艺化的描述放一放,试图找到孤独的本质,接着对症下药,提供一种可操作的解题思路。


“孤独”到底是什么?


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孤独感测试是当今最权威的孤独感自评表之一,其中的每个条目都是对孤独更接近本源的描述,比如“是否被理解”、“是否觉得难以融入”。但相较于具体条目,这则测试的定义更能说明问题:


“UCLA 孤独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


换言之,孤独感=社交期望-社交实际。这个差值越大,孤独感就越强烈。


我们的社交实际并没有出现大问题。虽然我们与熟人的地理距离在变遥远,但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个坑其实已经被填上了。


问题全部出在社交期望这个被减数上。


我们总说自己生在中国,是被人情社会养大的。虽然我们常吐槽它与现代性不符,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社交期望是比较合理的:无非是三五好友喝个茶,邻居之间串串门,一起吹吹牛或是跳跳舞。


但当我们中的一部分来到大城市后,一讲到社交,我们脑中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大house里的party或是五星酒店的下午茶,再不济也得是好氛围餐厅的二人晚餐;同时在社交网络的机制诱导下,我们变得比童年时更在乎「受欢迎度」,都希望自己是那种随便在朋友圈吆喝一声,就能找到人出去喝酒撸串的主。



这也是大城市社交的诡异悖论:一方面,成年人交心本来就困难,从前的知心人一大半又不在身边;但在影视剧和社交网络的双重攻击下,社交期待却如火箭般蹿升。


更惨的是,在一个浮夸的大环境下,我们都怕被人瞧不起,没胆子出来说公道话。于是我们要么假装如上是自己的真实生活状态,要么就干脆采取“抵触”这个策略。


我们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干脆宣布自己拒绝社交、做彻底的御宅族。而当我们给自己盖上了这个戳之后,类似于第二件半价没人分享这种事,也就很自然会被扣上“孤独”的大帽子。


孤独的连缀效应:

一旦给自己盖了戳,事情只会越变越糟


如果事情仅仅停留在这里,好像也没什么:有人爱热闹,有人爱独处,世界挺和平呀。


但这显然是自欺欺人。“孤独是一座冰山,它埋藏的危险远比我们想象得深。”


这是芝加哥大学的认知及社会神经学教授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得出的结论。卡其波教授是一位花了21年研究「孤独」的学者,在他的著作《孤独:人类本性与社交需求》中,他对我们有这两点提醒。


首先,孤独是会对我们的生理健康造成影响的:它是抑郁症的主要刺激源,同时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脆弱,直接影响我们的寿命。在一些调查中,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孤独的致死率和吸烟持平。



其次,孤独还存在一个连缀效应,是一个会不断恶化的下行螺旋。面对畸高的社交标准,逃避社交逐渐成为我们应对孤独的主流策略。而越是逃避社交就越是害怕社交,孤独感由此持续遭到恶化。


“当人们感受到被拒绝、被落单时,他们往往会变得更激进,展现出更强的自毁倾向。他们会变得更加没有合作精神,也无法拿出更多精力对事情有更准确的思考和判断。”


所以,城市人的孤独还有药可医吗?


还是有的。


尽管话说的这么残忍,但孤独说到底还是一个主观选择。当我们能够明白当代孤独感从何而来,以及孤独连缀效应的背后机理,就有可能展开下一步自疗。


大部分的孤独都是正常的“瞬时孤独”


不要轻易给自己确诊,是抵御孤独的第一步。


大部分知乎、微博上文艺化、细节性的孤独描述,实际的孤独感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卡其波教授将他们描述为“瞬时孤独”,它们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但如果你听信谗言,对这些“瞬时孤独”开展精神反刍,不断自我暗示“天呐我一个人出去吃饭真的好惨哦”,日积月累之下,瞬时孤独升级为慢性孤独,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识破他人的滤镜化社交


这一条之下,本来想说的是“降低我们的社交期待”,但一方面觉得这不言自明,另一方面社交期待的83.56%其实是强加于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我们想降就能降的。


但有一件事,我们或许可以做到,就是不要掉入滤镜思维的陷阱。


滤镜是社交软件最可怕的一项发明。它一方面蚕食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总让我们为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到自卑,好像非得蒙上个滤镜才能拿得出手。不知不觉中,“滤镜思维”不断入侵你我的真实生活,人类古老的攀比心理焕发了新生机。


当然了,不太能指望这件事得到根本解决,但至少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美美的照片我们都爱看,但是被它气到,就非常不值当了。


利用好城市的“陌生人资源”


抵御孤独的最好办法,是有那么一两个随时保持联系、能开展实质性谈话的知心好友。


如果你非要嘴硬,说自己就是没朋友,那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没有知心朋友,还有陌生人。


我们有时将自己的孤独归罪于大城市里陌生人太多,但细想一下,这也没那么成立:每次出去旅游,街上也都是陌生人啊,怎么他们都显得那么可爱,冲我们笑一下、扶我们过个马路,就能让我们回味好几年呢?


对于自己常驻城市的陌生人,我们总会区别对待,有不太好的预设。对人有所提防可以被理解为成熟的标志,也可能是求生本能:毕竟错把敌人当朋友在狩猎时代是致命的。但提防过了度,苦的还是自己。


不需要对陌生人掏心掏肺,但至少可以开展些“当下真诚社交”: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多和同行车主聊天、夸奖路上的姑娘今天穿得漂亮,或是独自遇到第二份半价时直接请后面的那个人吃,都是特别有满足感的事。


当然了,上面说的这些,我嘴皮子动动,都很轻巧。但实际的操作需要真实付出的努力,我也一样需要继续努力。


一起加油吧。


别多想啦,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K计划小组长微信,拉你入群!



更多情绪管理干货,请关注K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