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加坡眼
网站yan.sg。联络[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从 “他乡女子” 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加坡眼

来新加坡教育移民皆大欢喜?别做梦了!

新加坡眼  · 公众号  · 新加坡  · 2017-09-22 21:52

正文

点击关注新加坡眼”,输入雅思”“汇款等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01


前段时间刷屏的那篇上海外公的叫《牛蛙之殇》的文章,触动了无数人脆弱的神经,尤其是家长。堪称字字血声声泪。把深埋在很多家中心中的对教育的恐慌、无奈一下子激发出来,得到了强大的共鸣。

 

然而教育移民就皆大欢喜了吗?未必。

 

大家都知道国内教育竞争激烈。这一点我不否认,毕竟我有朋友被小学折磨了一年后,把孩子转到国际学校了。还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国外或正准备移民国外,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上海外公。可是国外就轻松了吗?

 

很多家长向往美国的所谓快乐教育,可事实上,这些年即便没有亲历美国教育,我们也能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美国也同样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简单地说,美国也存在好学校和差学校,美国的家长一样竭尽全力让孩子上好学校。也存在竞争。


02


下面着重说一说我所了解的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除中国以外唯一的华人执政国家,以其花园城市的美名、安全的环境、号称第一的基础教育吸引了大批中国人移民新加坡,他们很多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可是新加坡学校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你看到的宣传是新加坡小学只上半天课,下午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CCA(类似课外社团活动),或者回家做自己喜欢的事。听起来很轻松吧。然而事实是,新加坡的小学上学时间普遍比中国早,并且没有课间休息,孩子们一直坐教室不挪窝,除非下一节课要在另外的教室上。中途只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他们真正上课的时间一点不比中国的孩子少,甚至更多。

 

也许你要说,这样也好啊,课集中上完孩子就可以早点放学回家了呀。差矣!大部分孩子一放学就奔向遍布全岛的补习班了。新加坡号称“补习大国”绝对“实至名归”。一部分不去补习班的孩子会去学校附近的托管班。还有一部分家境好的孩子直接在家请私人补习。

 

那么有没有孩子不需要家长操心的呢?有。一种是天才,他们完全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就像我同事的孩子,考进了剑桥、国大这些名校,我问她们是怎样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她们表示很惭愧,因为她们根本就没管孩子的学习。还有一种是孩子需要管,但是家长没有精力去管的。坦白说,据我所知,这部分以马来人居多。从世界范围来看,华人还是很注重教育的一个群体。所以通常来讲,学校里面马来学生的整体竞争力要弱于华人以及印度人。所以我个人以为,从这个层面讲,华人孩子在新加坡的压力会小于在国内的压力。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新加坡有一个很残酷的分流制度。所谓分流,就是层层选拔,选出好的学生进入好的班级配备好的师资和资源。

 

第一步,幼升小,拼血统、拼学区房、拼运气,就是为了给孩子拼进好的小学,拼一个好的起点。虽然新加坡的总理说每一所小学都是好小学,但事实上名校和普通邻里小学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第二步,小一升小二的时候根据母语水平(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分班,比如华人的孩子会根据华文成绩分成高级华文班和普通华文班。而华文成绩对小六会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第三步,小二升小三的时候分快慢班。顾名思义,成绩好的孩子进快班,成绩差的进慢班。

 

第四步,小三下学期有全国统一的天才班选拔(GEP programme)。选拔考试分为两轮,第一轮选出大概10%的学生,第二轮再从10%里面选出10%的学生。也就是说最终选出1%的孩子进入天才班。全国只有10所小学设立天才班,考上天才班的孩子可以在升四年级的时候选择任意一所设立天才班的学校就读。天才班的孩子配备最顶级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也和普通班不同,政府全程跟踪天才班孩子的学习成长状况。

 

插一句,关于名校和普通小学的差距,一个朋友这样说过:她的孩子在普通小学就读,当年通过了GEP选拔第一轮考试。然后她亲自陪着孩子去考点参加第二轮选拔考试。因为她孩子所在学校一共只有几个孩子通过了第一轮,所以他们都是由各自家长自行陪考。结果他们到了考点后发现人家名校是专门用校车送一车孩子去参加二轮考试的。名校和普通小学的差距尚且如此,那么可以想象,天才班和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更是云泥之别(当然,这里的差别主要指学业成绩)。

 

第五步,小学阶段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分流,那就是堪比中国高考的小六会考(PSLE)。学生根据会考成绩进入初中的特选班、快捷班、普通班。这几个班学生的未来发展,简单来说,有的人已经一步踏进了大学,而有一部分人基本无缘大学了,剩余的一部分人是升是落看造化吧。要知道这才是小学毕业啊,在我们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这个年纪还没明白学习为何物呢!


注:以上所述分流制度可能因学校不同略有偏差。

 

新加坡分流的残酷之处不仅仅在于过早给学生贴上标签,更残酷的是它以因材施教、精英教育之名剥夺了一部分人本可以拥有的机会。对于一些晚熟的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它的每一步分流对应的就是配备差别化的师资和资源。这个差别有多大?我记得曾经知乎上一个作者写道:她当时在新加坡的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有一次考试,他们学校最高分都没有某所名校的平均分高。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这个差距是巨大的。


03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觉得不自在,会怀疑新加坡的教育。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理智的心态接受我们未知的一切。我认为新加坡的教育即便有宣传过度之嫌,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只是想逃避国内的教育压力,那么出国留学真的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所以我们更应该探讨的应该是哪一种教育模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更适合自己的家庭。毕竟哪一种教育模式都不乏成功的例子。

 

曾经在新加坡遇到一个来自东北的阳光大男孩。他的基础教育是在国内完成的。然而他是个妥妥的学渣,中考的时候考得一塌糊涂,几乎无学可上。他爸急了:这可咋整啊!这样下去这孩子不废了吗!不行不行,得想办法让他出去读书。于是他们选择了新加坡。短短几年,曾经的学渣完美逆袭,考上了国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拯救了他。

 

然而也不乏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例子。比如新加坡的SM1计划,每年从中国一些特定的初三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赴新加坡公费留学。这些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相当优秀的。然而到了新加坡后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孩子适应不了多方面的转变,成绩一落千丈,默默无闻,甚至有的出现了心理问题。人生命运从此被改写。

 

所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里的适合不仅是指教育本身,还要适合家庭状况。有的家庭为了孩子出国留学砸锅卖铁,牺牲了全家的生活品质;有的家庭为了陪读,牺牲亲情、牺牲夫妻感情,个人觉得代价太大。

 


04


当然,上面所讲的都是相对来说比较显见的利弊。然而我今天特别想说一说那些没有办法拿出来比较,个体感受差异又特别大的一些东西。

 

比如情感疏离,比如文化认同,比如身份认同,比如归属感。

 

首先,一旦选择教育移民,就意味着孩子及其主要抚养人和已经存在的亲情、友情的一定程度的疏离。就好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外公,一旦外孙移民,他和外孙接触以及见面的时间会很少。对于一个一直陪着外孙成长的垂暮老人而言,何其痛苦。而且,他还要面对和自己女儿的分离。而对于孩子和妈妈来说,放下国内的一切,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也一样不容易。

 

其次,不管你去哪个国家留学,不管它的教育多么优越,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会牺牲孩子的中文,牺牲程度因留学国家不同以及家长对中文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不同而不同。比如说留学新加坡肯定比留学欧美拥有更好的中文环境。家里重视中文的孩子也比其他孩子的中文更好。但是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跟国内同龄孩子一样的中文水平,几乎不可能,无论你怎样努力。这就是环境的力量。就好像国内的孩子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国外孩子的英文水平。

 

留学孩子的中文能力自然也难以支撑中国文化的深入学习。孩子跟你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成长,自然会跟你越来越不一样。你会发现,即便他能讲中文,但是很多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他理解不了。你一句简单的玩笑话,他可能听了半天一头雾水。因为这中间隔着文化,隔着长长久久的浸润。当然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所谓有得有失,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取舍了。

 

再者,关于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以及归属感。我觉得这种感觉很难描述。而且个体差异太大。

 

比如,我看着两岁多的女儿把小手握成拳头放在胸前,熟练地、一脸认真地唱起新加坡国歌,我的心里会不舒服。那一刻你会觉得,纵使你的国家再不好,可当你真的要让自己的孩子远离那片土地的时候,心里会有不安和不舍。

 

比如,当你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见到同胞会产生天然的亲近感。你对你的族群有着天然的认同,身处这个族群中,你会天然地安心。

 

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有记忆的。那些生命早期刻进去的东西慢慢地变成了习惯,变成了脾性,变成了你不可描摹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感觉就是你闻到红烧肉的味道会兴奋,而不是咖喱。

 

这种感觉也是当我身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听到国歌会感动,听到普通话会觉得亲切。

 

当你看到飞檐翘角,看到朱门微启,当你听一首曲,看一出戏,或者仅仅是目睹一件旧物,你的思绪便会飞回那个有金戈铁马、有歌舞升平、有戎马一生、也有儿女情长的世世代代。

 

还有那些杨柳青青,草木枯荣,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桨声灯影,门前小路……

 

记忆里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让我很有感触。作者讲到她有一个朋友,一直在办移民,在好不容易拿到登陆纸的时候,却选择晚几年再走。原因是,她希望孩子长得更像一个中国人再出去。

 

这里的像是指精神和内心发育得更像中国人。那么精神和内心发育得更像中国人会怎样呢?我想,这样的人即便以后走遍万水千山,他的心是有着落的,那就是他的祖国,是他生命的最初阶段成长的地方。

 

就像曾经胡*锦*涛在海外留学生座谈会上讲过的:树的影子再长,根都在那里。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海外华人,戏称《舌尖》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一碗热气腾腾的美食,翻腾着多少海外华人记忆中的味道。

 

有人说,你尽管给孩子插上翅膀,等他长大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是亲爱的,有些东西,一旦割裂,便渐行渐远。

 

05


心之所向,何枝可依。

 

也许拨开浮躁和功利,我们也该思考内心归属这个问题。

 

最后,我想引用和菜头的一句话: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作者:清月,感谢过走心生活写走心文字的公众号“清月说”分享)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新加坡最大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