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保
230 万用户信赖,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同居不领证”了? ·  1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了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我亲自设计了一套积分制度 ·  21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打工十年,月入三千真的很平常 ·  2 天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当AI成为“免费家教”,教育会变得更加平等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保

收入再高,也不要随便给家人买保险!

深蓝保  · 公众号  ·  · 2024-06-08 14:00

正文

因为每个人的收入、健康等情况不同,给家人和自己配置保险的思路自然也有很大差别。

不少朋友都有这样的疑惑:究竟选哪种保险最好?怎么买性价比更高?

为了帮大家少走弯路,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给自己和家人 配置保险的思路和技巧 ,主要内容如下:

  • 买保险前,这些情况要弄清!
  • 一家人的保险怎么买?这样实用又全面
  • 什么都保的“全家桶”保险,真的好吗?
  • 保障型和储蓄型保险,如何科学配置?


买保险前,这些情况要弄清!


我们人生中会面临的风险,可以简单概括为 3 大类: 疾病、意外和早逝

  • 大病风险: 罹患重大疾病,需要高额治疗费,有可能 3-5 年无法工作、没有收入,还需要一笔用来康复疗养的费用。
  • 意外风险: 车祸、溺水等都是意外,轻则磕碰擦伤,重则可能导致残疾、身故等严重后果。
  • 早逝风险: 成年人如果不幸早逝,赡养父母、抚养孩子、偿还房贷等责任也会落在另一半身上。

遭遇这些风险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那么,配齐哪些险种才能最大限度地转移风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但要提醒大家,表格里列举的是常见保障责任,具体保什么,还是要以自己买的保险为准。

对普通人来说, 最好能配齐表格中的四大险种,这样疾病和意外风险都能覆盖

但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年龄、收入、健康情况都不同,对应的保险配置思路也不同。具体该如何配置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家人的保险怎么买?这样实用又全面


一家人的“角色”和分工不同,要优先配置的保险也不同。

  • 成年人(18-55 岁): 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四大险种都要配齐,这样才能更好地转移疾病和意外带来的经济风险。
  • 小孩(0-17 岁): 不承担经济责任,只需要考虑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和意外险。
  • 老年人(55 岁以上): 不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所以不需要定期寿险,但意外险和百 万医疗险一定要买,如果因为身体情况买不了百万医疗险,也可以考虑惠民保、防癌医疗险。

了解了家庭成员该配置哪些保险后,我们再结合下面的表格,一起看看四大险种具体怎么赔,保额要买到多少?


保额具体买到多少,还是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来看, 建议大家可以在预算范围内先把四大险种配齐,之后经济条件允许再考虑加保


什么都保的“全家桶”保险,真的好吗?


买保险是件麻烦事,产品很多,条款密密麻麻。很多人为了省事,就干脆买了份什么都能保的保险,即 “全家桶”保险

一份保单包含了定期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但它的保障真的全面吗?我们列举了 2 种不同的搭配方案,一起来看看:

  • 方案一: 同家公司,「重疾险+多款附加险」组合
  • 方案二: 不同公司,「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医疗险」自由组合


从上图可以看出,“全家桶”保险在 购买时很省心 ,所有险种一次买齐,保障看着也很全面。

相比多家投保,它在 理赔的时候更方便 ,都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提交一次资料就可以。

只不过看似完美的保险,如果细拆下来,往往还隐藏着以下不足:

缺点1:价格没有优势
同样是 30 岁男性,在保额、交费时长和保障期限相对接近的情况下,“全家桶”方案少了百万医疗险的配置,合计保费却更贵。
缺点2:附加险受主险限制
附加险通常无法单独销售,只能和主险捆绑购买,如果主险赔完了,附加险大多也会随主险合同终止而结束。

但如果分开买,万一不幸患病,符合重疾条件即可赔一笔钱;如果因疾病身故,寿险还能再赔一笔。相比捆绑的保险,自由组合可以赔两笔钱,对我们更有利。

缺点3:虽然保障全,但保额低
很多 “全家桶” 的保单看起来保障全面,但每一项的保额都不高。我们常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保额太低很难真正转移经济风险。

比如下面这份保险:


这份保险看起来很齐全,但 重疾险和定期寿险的保额都只有 20 万 ,万一面临大病风险,这笔钱可能不足以支撑巨额医疗费,无法真正转移经济风险。

另外, 意外险也只有 10 万保额 ,如果不幸发生伤残,按比例赔付后也是杯水车薪。

“全家桶”保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省不少心,却会让人误以为保障已经很足够了。

还是建议大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四大险种进行组合。如果不清楚怎样的配置思路更适合自己和家人,也可以 点击这里 ,有专门的规划师帮忙分析。


保障型和储蓄型保险,如何科学配置?


保险的种类有很多,在给自己和家人配置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五大原则:


直接说结论:

优先配齐保障型保险(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再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配置储蓄型保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

也就是说,在做好自己和家人的疾病、意外风险保障后,再考虑教育金、养老金、资金保值升值等。

但在配置储蓄型保险时,这 3 点要留意:

1、合理规划保费
一般来说, 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 5%-10% 是比较合理的,这笔钱在配置好保障险后,余下部分就可以用来买储蓄险,保证资金稳健升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