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元
宵节,过完元宵才算真正地把“年”过完了,反正小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要说过年,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
张灯结彩、万人出游、猜灯谜吃糖葫芦,古时的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也时常会在元宵节发生!
元宵节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
比如:《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在元宵之夜、喧闹的灯市中摘下了薛绍的面具,从此开始了他们的
爱情故事:
元宵节的浪漫远远要超过七夕和(2.14)的情人节,只是我们现在的人没感悟而已,想要拥有一段美好甜蜜的回忆,小编建议您:
“和ta在通辽元宵节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其实说起元宵节这个中国情人节,
有许多“噱头”,说一件好多人不知道的: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在这天
老北京有一特别的习俗——摸
门钉:
明、清以来,老北京的元宵节有一特别的习俗:
妇女们结束了操持春节繁重家务,脱下围裙,冲出厨房,成千上万的女人会涌向
正阳门
参加狂欢节——摸门钉。
门钉形如男人阳物,与许多民族一样,这也是古代崇拜男子生殖器的暗俗,于是演绎成正月十五,女人们结伴到正阳门来偷着乐着抚摸门“钉”,
以求保佑家中父兄男丁们的平安。
(好污啊!)
另外还有:
在古代互相中意的男女之间,并没有送花的传统和习俗。定情之物往往是手帕、鞋、香囊等。即使是送别,也是折柳而非送花。
在民国的时候,男女恋爱是比较矜持的,女子通常是以汤圆答复的。
如果碗中的5个汤圆全有豆沙或麻糖作馅,那就是说女方完全同意;如果5个汤圆中只有3个是有糖馅的,则表示女方尚在考虑之中;如果男方吃到的汤圆全是实心,一点馅也没有,那就是说女方不同意。
其实,
元宵节不仅浪漫,它还有一个属性:
元宵节必须要闹一闹,就比如:
李逵元宵节大闹东京。。。
本身元宵节的属性就是:
绚烂而且热闹的,如果不把元宵节过得闹闹腾腾的就没了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元宵节我们怎么过?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
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
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
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
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
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
元宵节
英文名:
Lantern Festival
别 称:
上元节、上元佳节、春灯节、灯节、小正月、元夕
节日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
节日起源:
原始崇拜、信仰
节日活动:
赏灯、猜灯谜、耍龙灯
节日意义:
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节日饮食:
元宵、汤圆
元宵节作为我国传统的喜庆节日,在近年来越来越被不重视,西式的节日“得宠”,元宵节有点被打入冷宫的意思......
其实小编前面就提到了:
元宵节不仅喜庆、热闹,更是个浪漫有意义的节日,比起即将来临的2月14日情人节毫不逊色其意义和深度。
毕竟,
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连月光都是浪漫的:
南宋大词人
辛弃疾
就用诗词生动地描写了
“闹元宵”的盛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所以,为了找回那些年元宵节的意义,让我们——
“闹起来吧!”
说起元宵节,
好多可爱的小女生非要萌萌地叫它:汤圆节!
元宵,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象征团团圆圆。
元宵?汤圆?傻傻分不清?!
有人说元宵就是汤圆,
只不过是南方与北方的叫法不同而已?
NO!NO!NO!两者做法
是不同的。
汤圆是包出来的,先做皮后做馅。也叫汤团,是南方的一种日常吃食,可以有馅,也可以是无馅的;
元宵是滚出来的,先做馅后做皮。是元宵节的特定吃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但是:小编在这要提醒您:
“吃9个元宵就能抵上一天油的摄入量了,吃元宵等于吃油!”
(元宵好吃,可不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