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后浪
~先读书,后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微电子院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后浪

永恒之城的艺术家与赞助人|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

后浪  · 公众号  ·  · 2024-08-03 09:58

正文



本文节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永恒之城的艺术家与赞助人》引言。




鸟瞰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罗马又被称为 永恒之城 ,作为世间罕有的保存着众多不同时代名胜的城市,这一称号恰如其分。不过从建筑上看,这座城市的现代风貌却极少向普通游客展现出文艺复兴风情。


古罗马广场 万神殿 斗兽场 都宣告着罗马古老的过去。尽管梵蒂冈的 圣彼得大教堂 可能始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巨大穹顶在1590 年时也已经建成,但它的立面、大量内部装饰和贝尼尼设计的广场都修建于17 世纪。游客集中的 纳沃纳广场 特雷维喷泉 西班牙阶梯 也来自巴洛克时期。在贾尼科洛山顶俯瞰罗马的中心地带(见下图),更晚修建的穹顶和巨大的白色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纪念像 占据了视线。然而,如果说罗马的重要建筑极少来自文艺复兴时期,那么当走进 梵蒂冈博物馆 ,参观有拉斐尔绘画的房间或西斯廷礼拜堂时,游客将会邂逅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至高结晶。


对一座坐拥如此丰富的文艺复兴文化遗产的城市来说,众多它最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丰碑却隐藏在晚期重建的教堂或宫殿之中,且需要仔细探索才能见到,这无疑有些讽刺。不过, 这正是罗马这座城市的本质,它如同一张巨大的复写纸,过去、现在、永恒在此碰撞。


从贾尼科洛山上看见的罗马风景


罗马拥有光辉的过去,也拥有不断变化的未来。


与那些被同一王朝长期统治的城市不同,在罗马,每一任教皇的离世与其继任者的选举在本质上都意味着 新统治集团的诞生 。罗马出身的教皇相对较少,因此新教皇的幕僚、亲族和 其他地区的艺术家 也会与他一起到来,为罗马带来源源不断的赞助人和艺术家。


教皇不仅是教会的领袖,也是罗马的 世俗统治者 。那些最富野心和最世俗化的教皇会修建既能美化城市又能长久留存个人形象的纪念物。在教皇及其家族的引领下,其他教会成员(特别是枢机,他们往往是统治其他城市的富裕家族的幼子)也修建了众多礼拜堂,并充实他们的领衔教堂。



罗马本地也有一些家族,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家族具有类似男爵的地位,他们争斗频繁,在各自的城中领区内修建防御性的宫殿。这些显贵家族随着教廷和教会在罗马日益壮大而扩张,宫殿建筑也与宗教建筑一起发展, 进一步使罗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罗马还接待了数量众多的朝圣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开始实行 圣年制度 ,使朝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因为在圣年前往罗马可能获得全部罪行的赦免。圣年使罗马城区得以改造重建,携款而来的朝圣者为这类项目提供了资金。


道路、桥梁和旅社是接纳人群的基础设施,而那些存放着基督教最神圣的遗物的古老教堂(见下图)则是虔信者拜访的重要地点。这些教堂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3 世纪, 出于保护和将其当代化的目的,对它们的修缮工作一直在进行


《罗马的七座教堂》,来自安东尼奥·拉费雷里出版的《罗马辉煌鉴》, 归于乔瓦尼·安布罗焦·布兰比拉名下, 1575 年, 蚀 刻 与 雕 版 画,39.7 厘 米 × 50.9 厘米,耶鲁大学英国艺 术中心,保罗·梅隆收藏(Folio C Cabinet F)

这份地图为 1575 年的圣年而印刷, 记录了朝圣者在一天内参观七处主要 教堂的通用行程。


朝圣者提示着人们, 罗马是一处圣地 ,一处远离尘世其他角落的存在,曾居于此的圣人、被带来此地的圣像和圣遗物,以及与这些圣物有关的神迹都令它神化。而且,罗马不仅是一座圣城, 还是“世界之都”


它曾是古典时代最伟大的帝国的所在地,也是耶稣指定的承继者圣彼得建立教会的地点。据信,当君士坦丁大帝前往东方时,他将西罗马帝国授予教会。伪造文书《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支持了这种说法,使教皇将自己视为 同时握有世俗与神圣权力之人 这座城市自身就是此类权力的象征,它的建筑和装饰其间的绘画与雕塑都体现出对此的不断声明。



在文艺复兴期间,教会在罗马拥有决定性的力量,但城中的古典遗存也并不逊色。 遗迹无处不在。


万神殿(见下图)等古代建筑被改造为教堂并大部分保存完好。 它们标示着这座城市古时的壮丽,也提示着它失落的荣光。 有人会说,文艺复兴的诞生伴随着一种信念的觉醒,即古典和近代之间的数个世纪是黑暗的时代。认同这一观点的人文主义者以传世的古代文献为指导,坚信思维模式的改变将带来古典荣光的重生与复兴。尽管人文主义和所有新事物与自由运动一样遭到一些质疑, 但它和基督教之间并没有内在的不可调和性。


为哈德良皇帝而建造的万神殿 ,118—128 年


就像人文主义者变成重新发现遗失文献的贪婪猎书者一样,艺术家自然也开始复兴对古代遗物的研究,旨在发掘古典艺术新范例的挖掘工作也开始了。重新发现一件《观景殿的阿波罗》这类作品的兴奋感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产生的影响却显而易见。结合对文本和实物遗存的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人按照古典时代的模式(all’antica)来创造艺术品、建筑,甚至生活方式。






“文艺复兴”一词的局限

与罗马文艺复兴艺术史


“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这类术语都是历史学的 标签 ,而非当时的人们使用的词汇,或至少与今天的使用方式不同。 这里采用本类词汇主要是出于便捷的目的,而非对某个时代或其作品进行不容置喙地绝对性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对不同学者来说代表着 不同的时间跨度 。许多学者认为 15 世纪初教皇从阿维尼翁归来才是这段历史的开端,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结束于反宗教改革运动。


这两种观点的理由可能是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理想似乎不符,或者这一时期的艺术与后来的巴洛克时期一起更便于讨论。 本书所讨论的文艺复兴是指从略早于 1300 年到略晚于 1600 年的这一时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