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点
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保护。希望我们在与病毒共存的世界里,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文◈ 王璐
今天是 12 月 1 日,第 29 个世界艾滋病日。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艾滋病是一种离自己很遥远的传染病。
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
截至今年 9 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 65.4 万;
1~9 月全国艾滋病新发病例约 9.6 万例,其中 20~29 岁的年轻人大约占了四分之一;
近 5 年来,全国 15~24 岁青年学生 HIV 感染者年增长率达到 35%……
一个个数字提醒着我们,其实艾滋病一直在身边。
对于艾滋病,也许你已经有一些认识,但是我还是想再说一下这些问题。
希望大家可以了解艾滋病更多一些,对自己的保护也更多一些。
》》新疆大盘鸡上滴血能传播艾滋病?谣言!
「大盘鸡上滴血传播艾滋病」,是早在 2008 年就开始传播的一条谣言。
尽管很多部门或组织已经辟过谣,但丁香医生还是想要给大家再讲解一下:
这是谣言,这是谣言,这是谣言!重要的事情要讲三次。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艾滋病病毒在体外(体表也属于体外)十分脆弱,无法繁殖,所以并不能使人感染,吃烤串、大盘鸡,都不用担心艾滋病传染的问题。
但是!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
在罕见情况下,HIV 感染者将食物咀嚼后喂给儿童,有可能造成 HIV 传播!
除此之外,还未发现有经过食物传播的 HIV 病例。/别说这个早已被官方辟谣的消息了,即使是食物上带有少量 HIV 感染者的血液或精液,也并不需要特别担心,空气、烹饪的热量、胃酸以及食物中各种调味料都会将病毒杀死。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艾滋病?记住这张图就好啦。
》》同性恋是不是容易得艾滋病?不是!
当然不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关于艾滋病的疫情报告里,我们从来不说「同性恋」人群感染率是多少,说得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是多少多少。
这有什么差别啊?
差别可大了。同性恋指的是人们的「性取向」,而艾滋病患病率高的,是「行为」出了问题的男男性行为人群。
大概可以这么理解:
喜欢同性,能被同性唤起「性趣」的人,不一定「真枪实弹」上,所以不一定会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反过来说,有些人不一定喜欢同性,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比如远离配偶外出打工或者在监狱或部队长期不与外界接触),跟同性发生过性行为,那这些人,就很有可能成为艾滋病的「盯梢对象」。
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数目,近年上升速度是最快的,因为这种性行为方式多采取肛交。如果进行无保护的肛交,会比阴道性交更易造成粘膜出血,直肠的生理结构也更利于病毒侵入,如果肛交对象、肛交行为次数都较多,风险就更是高上加高。
安全套,是保护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最好方式。
2015 年 6 月 26 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乎宪法,白宫亮起彩虹灯表示纪念
》》献血会不会传染艾滋病?不会!
90 年代,中国存在卖血造成的艾滋病传播。那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共用一些医疗器械。
而现在,献血使用的采血针、血袋等医疗器械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我国于 1998 年 10 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了献血者及用血者。
但输血还是存在一定的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看图:
这里特别提到,为什么我们不建议发生过男男同性性行为的人献血,就是为了避免检测不出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给了健康人。
在我们的工作中,发现有一些朋友,期望通过献血来检测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我们是要谴责这种行为的!
在献血中心无法证实这些人是否进行过高危行为,完全是靠自愿提供信息,因此,这对用血的人非常不公平!
若这部分人希望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可以去疾控中心等机构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进行检测。
》》得了艾滋病可以活多久?活很久!
未来,艾滋病可能会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一种慢性可控的疾病。
得益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发展,HIV 相关的死亡率与病死率大大降低。HIV 感染者及 AIDS 病人可以活得很久,生活质量也不会太差。
当然,想要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遵照医嘱服药。
良好的遵医服药可以抑制体内病毒数量、降低耐药的风险、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以及生存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 HIV 传播的风险。
相反,不遵照医嘱服药就很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同,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即使间隔一段时间不服药,药物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依旧有效。但是,对艾滋病来说,没有严格遵照医嘱服药会导致体内病毒数量控制不住,就有可能会造成耐药(药物失去治疗效果)或是治疗失败的严重后果。
》》怀疑得了艾滋病可以去哪求助?12320!
还是用一张图说明白:
我国各省、市级疾病控制中心、县级以上医院、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各级血站和血液中心以及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等都设有艾滋病病毒检测筛查实验室,均可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上述机构在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同时,也提供有关艾滋病方面的咨询,包括电话和门诊咨询等服务。
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保护。
希望我们在与病毒共存的世界里,可以活得更好一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共同作者李萌为北京市石景山区疾控中心医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