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紫苏的幸福课
以TalBen Shahar的幸福课为载体,希望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与你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共同寻找人生的一种信仰和希望! Become Happier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3 天前  
阳泉日报  ·  2024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紫苏的幸福课

她们考上清华心理系研究生后,都来感谢我?

紫苏的幸福课  · 公众号  ·  · 2022-05-29 18:08

正文





其实一个月前我就收到了 4个朋友给我发的拟录取好消息,其中3个考上了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1个考上了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 ,她们发微信感谢我曾经对她们的帮助(其实没帮到什么),我特别开心,也一直想找机会跟大家分享几个我知道的考研的故事,以及我个人对考研的想法。
只是五月底正好是我在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第一年学习的期末考试时间 ,被各种ddl逼到不行,实在没有精力来梳理。我想着等考试结束再分享吧,嗯,后面就是拖延症造访,一直拖到现在(后面还会写一篇我是如何用叙事治疗法与拖延对话的)。

另外,此题目属于好奇心式的标题党(我拿来试手这篇文章的打开率会不会超高 ,哈哈),最近由于工作岗岗位有所变化,接触到了更多有关写作和市场知识,听说题目占了打开文章的50%的比例,于是我来试一试,你们有没有被吸引到了?



关 于 考 研
还记得去年的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初试,我获得了第1名,在顺利通过复试之后,我写了一篇如何考研的攻略,大家可以查看我的知乎,或点击阅读原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413649。

随后,陆续有很多的朋友加我微信,有的朋友希望能够一对一辅导,有的咨询了些许问题(我基本都有回答,除了特别忙的时候),有的加完我之后就没有打任何的招呼(多数)。
大家问了很多问题,可是有些问题没有办法回答,比如:



考研难不难?
准备考研要多少时间?
要不要报辅导班?
跨专业考研现实吗?
......





以上这些问题, 不同的人可能给出完全相反的答案 ,因为我认为这都不是核心问题。
跟我在上一次文章里说的一样,核心问题是:


你为什么要考心理学?
你愿意为考研付出多少?
如果失败了你还愿意继续吗?




如果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我相信虽然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障碍(这也是必然的),但是 心中的答案始终会引领你前行。
不仅是在准备考研的阶段,也在未来读研的过程当中(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1

清华应用心理学硕士A


这一次顺利录取的4个小伙伴中,有一位是和我一对一沟通的A。
在陪伴A考研的过程当中,我似乎又重新走了一遍来时的路。
这一次,我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一边感受着自己上课的各种苦与乐,一边看着A在这一年中的努力和变化。
如果说要总结A的三个特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自主动机+坚持+务实
  • 自主动机

在与A沟通的过程当中, 我最能够感受到她对心理学的热情

对于书中的概念和解释,她不会盲目的相信,而是始终会提出很多的“为什么”(让我无法回答),这是我要向她学习的地方;

她会把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她会非常乐于听我谈起课堂上老师们的一些观点;她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的目标,监督自己的计划。
  • 坚持

我和她的沟通频率是每周一次,一次两个小时左右。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我的时间也很紧,每个周末都有课程;她的工作、考研、生活、朋友也都需要协调安排。我们一般会在晚上沟通,有时候甚至接近12点,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讲都是很大的挑战。
可喜的是,从去年六月份到考研前夕, 这个沟通的约定几乎没有被打破过 ,到时间点,她就会主动地发起。

如果遇到急事,我们也会提前联系,通过提前或延后的方式来解决。
考研是持久战,最怕的就是半途找不到人了。
  • 务实

“真正的去做” 是非常重要的,每次沟通完之后,我们都会一起总结上一周的难题,梳理下一周计划和安排。
对于计划的执行决定着结果的成败,这些计划包括:


  1. 看重点学科的学习视频
  2. 阅读某几个具体的章节,做章节笔记
  3. 对历年真题进行横向和纵向整理,每道题都需要自己先写答案
  4. 对练习册重点题目进行整理
  5. 抽背相关重点概念

还有很多其他的任务的计划, 虽然偶尔也会不那么完美地按照计划前进 ,但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是最重要的是, 在调整过后,这些任务都“真实”的会去完成。

A回答了为什么要考心理学,以及愿意为考研付出什么。
当然,并不是做到了以上这些,就一定可以成功,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掌控那些未知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你真的明确了想要什么之后,全力准备。
同时,还要做好如果失败的准备。

2

复旦大学心理学硕士B


“如果失败” 的问题,在我这位朋友B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回答。
其实我对她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在我2018年12月份刚考完试的时候,她私信我说:她今年也考了。
我说:好啊,我们一起加油!
她说: 我今年已经考第三次了
2019年3月,分数出来了。
她来问我考的如何,我说进复试应该没问题。后来才得知, 她这次也与复试失之交臂。
2020年5月,由于疫情,考研分数出的格外晚了一些。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恭喜上面的A同学和几个小伙伴上岸。
惊喜的发现, 她在下面给我留言说:“我今年也考上了!”
天呐!该怎么说呢,我真的非常的佩服她!今年已经是她考研的 第四次 了!
如果是我,我都不敢确定自己能坚持这么久,我想, 一定是心里真的非常非常的喜欢,才能够走这么远吧。
当一个人坚定的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世界也会为她让路!
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其实上了研究生之后,很多朋友会问我,有没有想过未来考博士生?
很久之前我也没有答案,但现在我心里很确定, 如果我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浩瀚宇宙中某个领域真的非常感兴趣,我也会毫不犹豫去争取。
因为当我坚定地要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世界也会为我让路。


3

还在路上的你们



我还有四个认识的朋友 C、D、E、F 是当年和我一起考研的,19年他们在专业课的分数上欠缺一些。
当我询问C今年的情况时:“最近还好么?”(得知他今年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岸)
C说:“最近还好呀,我打算再试一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