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哥的小黑屋
互联网公司的野望,线下零售的忧虑,商业地产的彷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必看”小程序:精准捕捉资讯脉搏,个性化信息 ... ·  2 天前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雪花纷飞,寒意未减!未来三天这些地方雨雪持续……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铁路部门通报孕妇乘车被砸致胎儿早产去世事件详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AI公务员”上岗,分析DeepSeek对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哥的小黑屋

2021年面对不确定性,理财计划如何调整?

家哥的小黑屋  · 公众号  ·  · 2021-01-20 17:43

正文

2020年的年末很特殊。

很多人年底看到奖金,容易冲动,我很理解:

  • 半年多时间拼全年的业绩,拿到年终奖肯定要犒劳自己 ——是真的累坏了;

  • 过去一年响应号召少出门、少旅游,到了年末有更多探亲访友和旅游的打算 ——是真的憋坏了

  • 欢度春节的消费欲望积攒了2年,无论是给服务还是带孩子出游,两年的春节放在一次过 ——是真的“想死了”


很多人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也有犹豫,我同样理解:

  • 市场不确定性大,复工复产后各行各业的格局都有不同程度变化—— 未来收入变得不确定了;

  • 职场不确定性大,大家也观察到2020年人员流动变大了—— 是不是要准备换个地方或者准备下突发情况。


一边是需要消费、一边又有犹豫,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如何确定今年末、明年初的消费和理财比例。

1为什么要先设计消费计划再研究理财?

消费和理财密不可分,没人为了理财而理财,所有的理财最终也是用来自己消费的, 先设计自己需要哪些消费后,才能做出合理的理财选择。

一般来说消费分成这3种:

(这个表格只是一个平均水平的参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版本)

投资+年底的工资奖金,要最大概率满足第一类需求、以高概率满足第二类需求、以一定概率满足第三类需求。

综合考虑手里的理财和未来几个月工资奖金,把资金分成三类: 要花的钱、求稳的钱、生钱的钱 ,分别满足上面的需求。

如果我们发现投资+工资奖金不能实现上面的目标——我们就需要调整一下消费计划了。

2020年底,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作为正常上下班的“打工人”一员:
  • 减少年末和明年初炫耀性、非必需消费VS增加以投资自己为目的的消费;

  • 提高中短期稳健型投资比例;


2为什么要理性消费、提升自己?

最近我和很多忙碌了一年的朋友聚会,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今年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很大。

虽然中国在主要发达国家里是恢复最好的,但是架不住国外面对疫情,明明可以抄作业,但是非要自己“一通操作猛如虎”,现在对明年的经济形势确实判断不清楚。

我们确定的是中国一定比平均水平好,但是这个平均水平什么时候回到正常,再资深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也纷纷表示:

这个场面真没见过,还是问问研究疫苗的分析师吧。

年底和明年经济形势不确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两个挑战:

2-1明年各行各业的业务变得极为不确定。

我们很难像以前几年那样,估计出明年是否涨薪、奖金是增加还是缩水,甚至对很多行业来说,明年的工作岗位是否还稳定,都是巨大的问号。

当我们对收入增长,收入稳定性比较乐观的时候,发了奖金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多买一些非必需消费品无可厚非,比如犒劳自己一件高档首饰、来个高规格的旅行。甚至收入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某些超前消费也可以考虑。

如果看不清楚明年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很多炫耀性消费和非必需消费就减少一些吧。

比如拿到1万块奖金,按照前几年的消费习惯可能就飞出去滑雪了,反正来年工资也不会出问题,说不定还能涨薪。今年一方面疫情的阴影仍在,去旅游还是有风险,另一方面2020的各种不确定性给很多人上了一堂现金管理课,还是多留点钱在手里,求个心安。

2-2大多数行业,疫情也酝酿着巨大的机会。

经济学历史不断告诉我们,每一次经济的大波动,既是危机也是机会。大家翻看过我之前的一些点评,今年各项促进经济的政策,整个中国经济都会迎来一些前所未有的机会。

分析师和大型企业对这种机会非常敏感,就我身边的例子: 出口型企业 转向国内市场,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实业型企业正在加快互联网化转型; 消费行业 ,大厂正在加快下沉市场布局; 投资行业 开始寻找RECP成员国的投资机会; 传统地产 行业的朋友在加快运营、物业管理的投入。

这些长期战略的转型,是新一波职业发展的机会,会给充分准备的人丰厚回报。

年轻的朋友,要提早规划、投资自己,争取抓住新一波机会 。锻炼身体、补课看书、参加培训,提升自己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

个人发展和投资一样,抓住大机会,才有大回报。

3我们的理财计划要如何进行调整?

如果我们之前有一个消费与理财的比例,只需要在 原来的计划上进行微调。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提高中短期稳健型理财的比例:

在理财通这样的综合性理财平台上,我们可以寻找合适的产品,完成新的理财规划。

来分别说说我的建议:

3-1要花和求稳的钱

万一2021年的工资和奖金下降,我们不能出现必需消费,钱不够花的局面。为了准备明年初的一些考试,我们需要也需要多拿出一部分钱交学费。这两类需求要求我们投资的目标就是风险要小、存取方便、期限可控。

我给大家推荐的是理财通中的两个操作:

1)年终奖拿出一部分做6个月以上的低风险投资,确保灵活性。

防范工资奖金下降,一般来说也是防范几个月以后发生的事情,如果投资传统的货币基金,其实浪费了我们可以长期投资的相对优势。

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风险介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的大类产品。

比如在理财通上面的“汇添富理财加”,短期收益有波动但是持有期较长时有望获得稳健回报。
2)安排提升个人的钱,接受一定的封闭期

如果你是过年随时要花,那货基和货债组合是比较好的选择,但 如果是那些报名时间比较固定的考试,大家可以选择有固定的期限的理财产品。

举个实际的例子,很多人今年咨询我CFA考试的问题,准备通过获得证书提升个人背景,这就比较适合第二种操作。一般来说CFA考试的报名周期很长,如果你希望报名2021年11月份的CFA一二三级考试,从2020年8月24日到2021年5月4日之间老考生的报名不含税费用(电子版教材)都是700美元。

所以我们要现在把钱直接交给CFA Institute么?当然不,他们并不提供我们利息或者收益。同时一旦交钱,未来几个月工作有突发情况,还要操作退款。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持有周期稍长、回报也越高的产品,比如短债类的基金,或者有封闭期的基金。举个例子,理财通上有一个基金是“汇添富90天短债A”,有一个固定的封闭期90天随后随时赎回。 对看备考计划再付款的朋友们,把考试报名费准备好,先投资这类产品可以提升资金效率。
总之,如果你金融知识不多,也不想为了理财操太多心,就可以在理财通稳健专区里面看看重点推荐产品,理财通特别贴心地在各类产品旁边提示了建议持有时间,挺适合作为理财替代。

3-2 生钱的钱

其实,生钱的钱也可以分两类来看待。

1)想要多赚一点,但又不希望大起大落

有的人确实想多赚一些,但权益类基金动辄十几个点的回撤,也确实看着心惊肉跳,尤其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可不敢把自己防范职业生涯风险的准备金放这里。

我的建议是一般情况下要拿出覆盖6~12个月必需消费的资金作为防范失业的准备金,年轻人可以略少、年龄大要多一些。在2020年年末,我建议大家增加3~6个月的资金作为储备。

结合减少可选消费省下来的钱, 这两部分都是可以长期投资的钱,如果不希望大起大落,那固收+ 都可以考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