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2
月
28
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
50
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满城汉墓是中国
20
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墓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这次展览,有来自河北博物院的
149
套
722
件文物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
2
件满城汉墓出土的一级文物,总数共计
151
套
724
件,一级品数量多达
62
套
(
件
),
占比
41%,
观众耳熟能详的满城汉墓精品文物几乎悉数亮相,如刘胜金缕玉衣、铜朱雀衔环杯、错金铜博山炉、错金银鸟篆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透雕双龙纹白玉谷纹璧等,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满城汉墓文物参与的国内外交流展中是史无前例的。
金缕玉衣
展览以刘胜的人生轨迹为叙事线索
,
融入西汉盛世的大时代背景
,
共分为
“盛世风貌”“王国往事”“长乐无极”“因山为藏”“发现靖王”
等五个单元。
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煌煌器物体现盛世时期非凡的创造力。刘胜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彼时正值西汉盛世时期。鼎盛的国力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造的时代风貌。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包括错金铜博山炉、“当户”铜灯、铜骑兽人物博山炉、透雕双龙纹高钮白玉谷纹璧、铜漏壶等。
错金铜博山炉
“当户”铜灯
分为“属官”“威仪”“财富”三组,讲述了西汉诸侯国从与中央分庭抗礼到在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权势不断衰落,最后“唯得衣食租税”的往事。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中山内府”铜镬、鎏金鸳鸯铜戈、错金铁短剑、玉具剑、鎏金银狩猎纹铜当卢、错金银铜锯齿形器、错金银铜承弓器等。
“中山内府”铜镬
鎏金银狩猎纹铜当卢
分为“居设”“文房”“妆·饰”“宴饮”“养生”五组,讲述了顺应时局、不理政事的刘胜和王后窦绾在封国内的逍遥生活。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炉形铜灯、豹形铜镇、玉人、蟠虎钮方形玉印、“私信”蟠龙钮圆形玉印、“窦绾”铜印、花形悬猿铜钩、铜朱雀衔环杯、幄帐构件、熊足铜鼎、蟠螭蕉叶纹提梁铜壶、铜链子壶、行酒令钱、错金银镶嵌铜骰、铜说唱俑、“医工”铜盆等。
“窦绾”铜印
铜说唱俑镇
讲述了刘胜和王后窦绾人生的最后归宿——长眠于满城陵山。依山开凿的满城陵山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这种“因其山,不起坟”的埋葬方式是效仿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铜顶门器、载柩车构件、刘胜棺上的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刘胜椁上的镂雕龙凤纹银铺首、刘胜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镶玉漆棺上的玉璧和圭形玉饰等。
镂雕龙凤纹银铺首
鎏金镶玉铜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