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刻画
原创短视频节目,聚焦生活方式及艺术,致一切美好事物。
51好读  ›  专栏  ›  刻画

大盘点!日本人气陶艺家

刻画  · 公众号  · 视频  · 2017-07-15 12:44

正文

“作家之器=食器”这一定式,其实也就形成于最近的30年间。 现代日本社会中,陶艺与生活的关联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一次我们对日本各时代的人气陶艺家进行一次大盘点。 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也能看到日本陶艺的发展与变化。



1920-1945:史上最初的“个人陶艺家”诞生


这一时期,原本只被称为“陶工”的手艺人,首次被命名为“个人陶艺家”。这些不同出身的陶艺作家,构筑了近代陶艺史的基础。这其中,有民艺出身的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梦想复兴桃山茶陶的荒川丰藏、加藤唐九郎。研究中国和朝鲜的古陶器的石黑宗磨。研究西洋艺术样式的板谷波山、富本宪吉。影响后世,被称作“器的革新者”的北大路鲁山人,茶艺家陶艺创建者川喜田半泥子等人。当时陶艺作品的买手一般是茶人或实业收藏家。


北大路鲁山人作品


荒川丰藏 作品


滨田庄司 作品


1946-1979:“陶艺=教养”的70年代陶瓷器高峰期到来


这是大量个人陶艺家陆续登场,谱写近代陶艺史大幅篇章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派系,同时作为买手的茶人也开始崭露头角。作品以茶道用品、壶、花器、艺术造型物为主。在70年代,陶瓷器成为了文化的标志物。当时派系主要有以从“日本传统工艺展”、“日展”、“日本手工艺品设计展”等公开征集的展览中展出的陶艺家为中心形成的一派,和以京都的年轻陶艺家群体“走泥社”等前卫陶艺家形成的一派。主要成员有铃木治、八木一夫、鲤江良二、加守田章二、辻清明等人。


鲤江良二 作品


加守田章二作品


辻清明作品


1980-1989:消费社会化到来,“器”成为“用品”


随着消费社会、亚文化时代的到来,陶艺也开始逐渐从“教养”的代表物成为了日常的“用品”。这个时候的人们购买陶器,不再是单纯地将它们用来品鉴“美”,而是想着怎样将这些器物使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与此同时,陶艺作家们也开始从过去单纯学习名品,转向了以个人的小世界观或通俗文化来制作陶器的方向。这一时代,出现了使用“粉引”、“刷毛目”等工艺制作食器而大受欢迎的花冈隆、以制作砂锅出名的“土乐窑”的福森雅武、川渊直树、正木春藏、黑岩卓实等人。

花冈隆 作品


川渊直树作品

黑岩卓实作品


1990-1999:“器作家”受到注目的时代


食器作为可使用的陶器,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形成了潮流。几乎所有的女性杂志都制作了相关的企划文章。以黑田泰藏为代表的一系列“器作家”开始受到关注。这个时代的陶艺家最关注的,就是“对质感的追求”。代表作家有青木亮、村木雄儿、小野哲平等强烈表现土与火的自然性的器作家,也有复原古道具、古民具质感的浅井纯介、藤塚光男、内田钢一、安藤雅信等人。

小野哲平 作品


浅井纯介 作品


村木雄儿 作品


2000至今:从时尚和建筑中获得灵感


以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出生的年轻器作家为首,陶器的参照物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美术、现代建筑,文艺、音乐、时尚也开始成为了获得灵感的途径。在这一时期,日本人基因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工艺之美的欲求,也变得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手艺人与年轻买手合作,设立展览馆和商店。代表人物有村上躍、大村刚、吉田次朗、村田森、西川聪、石田诚、青木良太等人。


村上躍 作品


大村刚 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