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我来说,最缺的,还是时间。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如此,只是人们意识不到,以为是缺钱、缺爱。
缺钱和缺爱,都可以有机会弥补——然而你看,还是需要“机会”,而机会,有一部分存在于时间里。
归根到底,还是时间。
很多人的成长发端,其实就是从明白了时间的意义开始。
年少的时候,看不到时间的尽头,以为未来还长,有大把的时间。
年长以后,才明白,在时间的河流中,一个就算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时间,也难以把握住他人的时间。
人生终究要面对这样的阶段:
世界越来越荒凉,所爱的人越来越少。
有些人,活着却不再相见。
有些人,天人永隔。
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
不成消遣只成悲。
既然如此,那么追求“快”又有什么不对?
难道不应该被鼓励?
有人在微信上留个言问件事,你看到的晚了,回复完发出去,发现,对方已经把你删除了。
可能是因为等不及。
可能是因为,在对方心目中,你本应该立即回复,但却并没有,这表明你没把对方放在心上,你伤害了别人,还不以为意。
有人发送消息说某件事,你没及时回复,对方就觉得你可能有别的想法,然而其实,并没有。人不是时时呆在线上,不是时时要看微信微博的消息。而且线下的人,可能病了,乏力到手机扔在一边完全不看。
快时代,有很多人都缺少耐心。
所以大家才会怀念《从前慢》。
所以若有人愿意为你投入时间、耐心,这相当奢侈了。
包括人愿意面对自我的时间,同样可贵。
昨晚走在路上,仰头看天,有四颗星星,虽然少,但是,终究是有的。
前一天晚上,二刷《罗曼蒂克消亡史》出来,仰头看天,有很多颗星星,那时是23点多,城市的光熄灭的多,所以星光有机会显现。
《罗曼蒂克消亡史》英文译名是《 The Wasted Times》。
感觉很贴切。
重感冒,昏昏沉沉,裹在厚厚的大衣里,静坐于电影院,沉浸剧情中,因为看过一遍,剧情已了然,二刷是看细节,前后串联,各种蛇灰蚓线。
如果陆先生早就觉察妹夫的异状,如果动了疑窦追究司机的下落,小六就不会被幽禁4年,妹妹和儿子不会惨死,然而恍悟要在多年后,中间的时间和人命,的确是浪费了。
谁又能够有这样的洞察?
毕竟我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A面。
然后以为那是全部。
看到我在朋友圈发“二刷《罗曼蒂克消亡史》”的人,会得出我很闲逸的结论,然后如果他们有事托我帮忙,可能会愤怒,觉得我宁愿去看电影也没帮忙。
他们并不知道我病的情况。
时间是一条线,每个人在时间线里,看到片断,电影,我们可以有上帝视角,再错综断裂的时间线,也能拼起来,但生活中,我们没有。
很多年以前,有个女孩子,比较脆弱,遇事喜欢同我讲,而我也总是安慰她。
一次,我自己也遇到大麻烦,难过落泪。女孩在MSN上和我说自己的烦心事,我安慰她,她并不知道,这端的我,是流着泪在劝解她。
我并不会同她讲:“我这边也有一堆麻烦事。”
因为,一码归一码。
她始终也不知道。
后来我们生分了,是因为感觉麻烦,桩桩件件她所带来的麻烦,我担负不起,也不想担负。
时间,由此岔开了。
我没觉得可惜。
凡事,有度。
时间的灰烬捧在手中,有时候会感觉到温热感。
时间的余温。
我有回顾和总结的习惯,看我的时间是如何花费。
比如有一天,早晨发布微信图文,立刻开始准备下午的活动分享内容,然后在行学员过来,完成约见后,立刻开始准备晚上的群分享内容。然后出门,两点钟到达怡景中心城,参加在行深圳行家年会,晚餐后,提前退席,回家略事休息,九点钟进行群里的分享。
紧凑,有序。
只要花费的时间有产出,就不会觉得空芜。
2016年,快要结束了。
都有哪些产出?
和久别的朋友重聚,我想了想,说:
“在这段日子里,有两个较大的生活上的变化,对于花有了更多的涉入和研究,还有,学会了煮咖啡。”
是两件小事,然而是重要的入口。
那么2016年,都有哪些变化?
是需要好好总结了。
2017年,需要做些什么?
我要好好学烹饪,学习花艺,声音和节目制作上要有更大的进步,要钻研电影,还有新书的计划。这是大概的方向。
我喜欢规划好方向,同时留出余裕,比如在原本2016年的计划里,并没有喜马拉雅知识管理课程这一项,然而在完成其他目标的基础上,这项加进来了而且收获不错。
如果你对于如何制订计划、完成目标存在迷茫,也许你可以听听邹鑫的《小强升职记:带你六步制作可实现的年度计划》,让你的2017,变得和往年不一样。
邹鑫的《小强升职记》可以说是时间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帮助过无数的人,时值年底,邹鑫推出这个课程,我觉得非常应景。
如何不让一年又一年成为“The wasterd times”?
如何让人生的路线清朗而坚定?
如何让2018年到来的时候,可以有丰硕的成果而不是坐视一堆时间的灰烬?
也许你愿意听听小强的忠告和指引,长按二维码可识别。
或点击“阅读原文”。
(课程价格为9.9元,相当超值了,如果支付时提示不能跨号支付,请把二维码存到文件传输助手中再识别,应该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