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散伙?
2013年,一部《中国合伙人》火遍大江南北,无数的年轻人也奔走效仿,梦想自己的团队成为第二个“新东方”。
三年后,资本寒冬冷却了创业热潮,无数的团队也难以为继走向散伙。泡沫退去,《中国合伙人》变成了《中国散伙人》。
反讽、暗喻,作为36氪首度参与的网剧,《中国散伙人》满满都是互联网才懂的槽点。
起风的时候,人人都想创业,顺丰小哥想的都是整合中关村快递资源。这就是创业大街,号称中国硅谷的Chuangye Big Street。
「这个痛点好!」你只要在Big Street任意一家咖啡馆打着电话一拍大腿喊出这句话,就立即会有十几桌触电似的扭头看你,眼神里夹杂着贪婪和嫉妒的目光。
鲜为人知的是,北京城有不下十个这种喊出特定咒语就能触发的隐藏事件。再一个就是在早高峰的西二旗地铁站,大喊「Python是最好用的编程语言!」不过这个涉及极为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强烈不建议尝试。
创业大街的人常把西二旗的人约到五道口U-Center的韩料店,一边捞着部队锅里的打糕一边说——
「我有个特别好的idea,已经谈到了两百万的天使,现在就差程序员了。」
看着乔帮主演讲视频长大的一代人,谁能忍受日复一日的疲惫生活。搭台唱戏,撸袖子开干,无数中国合伙人甩膀子辞职住进了孵化器。
月活多少?竞品分析做了吗?合伙人们见了假格绿杉也见了一名片夹的不知名投资机构,星巴克的中杯冰拿铁喝到吐。
然而即便这样,依然只有4%的团队能活到A轮,Big Street的孵化器见证了太多的96%。Big Street最不缺的就是失败故事。
创业,就是创造事业,比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不同的人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有的人成功了,但资本的寒风一吹,更多的人半路散伙。据过来人讲,创业散伙这事儿和分手有几分相似:
和分手一样,最后财产清算时曾经的合伙人们站在办公室里
「那我们就此别过?」
「后会有期。」
这却已是最好的结局。
本来就是来创业的,还怕什么失业。
前些日子冯大辉和丁香园的期权之争在互联网圈子闹得沸沸扬扬。前网易主编们与老东家之间的爱恨纠葛也不禁让人唏嘘。就连李开复老师也曾经与老东家微软产生过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
大多数的散伙并非是以「相忘于江湖」结尾。
明晚大料,我们将一起来聊一聊——
如何优雅地散伙?
特邀嘉宾:
-
主演 张可(演艺小天后·知名段子手@除了我都是猪)
-
编剧 罗珍妮(都市丽人·赤脚编剧·亚洲舞王@野生珍妮)
-
特约客串投资人 36氪董秘 王镜宇(茶水间主任·36氪第二帅)
我们将讨论:
-
「散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都见过哪些奇葩的散伙?
-
如何优雅地散伙?
-
我们能不能不散伙?
-
片场花絮
你都知道或经历过哪些奇葩的散伙?我们将从本文留言区中精选评论放到明晚直播中,敬请关注!
预告片: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预约直播,明晚九点,我们不散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