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剑的角度
投研就像摄影,永远胜在角度。分析师、摄影师王剑,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王剑的角度

【国信银行】钱都去哪了:1-10月实体资金运转分析

王剑的角度  · 公众号  ·  · 2023-11-30 07: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原标题:《钱都去哪了:1-10月实体部门资金运转分析》

日期:2023年11月29日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

分析师:王剑     S0980518070002

分析师: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01

核心观点


2023年1-10月企业和居民合计获得资金约27.75万亿元,其中银行投放贷款(包括核销和ABS)约20.33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75万亿元,财政净支出投放资金5.73万亿元。资金去向来看,居民部门存款新增13.77万亿元,实体企业存款增加约3.55万亿元,金融投资净增约10.05万亿元。进一步分析表明,实体部门获得的资金总量较好,但资金主要流向了基础设施等国有企业,结构欠佳民间投资仍然不强。另外,居民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效率出现下降,居民通过薪酬福利、和分红和购货等方式从企业拿到资金,但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却偏弱,将大部分资金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在了银行,使得资金没有回流到企业,造成资金流通速度下降,弱化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02

1-10月实体部门资金运转结果


2023年1-10月实体部门资金来源和去向结果见表1(分析框架详见2022年4月报告 《静待信心重构:从资金运转理解宏观经济》 )。企业和居民合计获得资金约27.75万亿元,其中银行投放贷款(包括核销和ABS)约20.33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75万亿元,财政净支出投放资金5.73万亿元。资金去向来看,居民部门存款新增13.77万亿元,实体企业存款增加约3.55万亿元,金融投资净增约10.05万亿元。



03

结果分析:资金供给总量好,但循环效率下降


从资金来源看,呈现出总量好,但结构欠佳的格局。实体部门1-10月累计获得资金27.75万亿元,同比少增1.04万亿元,主要是2022年上半年疫情冲击下政策支持力度大且政策前移。整体来看,今年实体部门获得的资金是比较多的,较2019年和2021年同期均大幅多增。结构上,却呈现出欠佳的特征:


第一,从资金供给途径来看,信贷和财政净支出高增,但企业债券规模下降。主要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大幅下降以支持实体经济,债券融资相对贷款的性价比下降。同时,贷款额度较为充足且财政支持力度大。


第二,从居民和企业来看,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居民新增贷款处在较低水平。2023年1-10月居民新增贷款约3.82万亿元,明显低于2019-2021年同期约6.0-7.0万亿元的水平。其中,企业资金又主要流向了以基础设施类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从资金去向看,居民定期存款高增,是资金主要去向,这也反映了企业和居民之间的资金循环效率下降。2023年1-10月居民存款新增约13.77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新增约14.42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07和2.89万亿元;同期企业存款新增约3.55万亿元,同比少增约1.16万亿元。2023年以来居民存款持续高增,但企业存款增速却大幅降至低位。一般情况下,企业获得大量资金后会扩大投资生产,向员工支付薪酬福利以及、向自然人股东分红以及向个人上游购货等,相应的资金流向居民。然后,居民会进行消费、投资等活动,资金又会回流企业,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生产,形成良性循环。但目前却呈现出居民定期存款高增的现象,表明居民消费投资意愿弱,使得资金没有回流到企业。


居民和企业间的资金循环效率大幅下降,也就是货币流动速度大幅下降。根据货币数量理论:MV=PY,虽然货币供给(M2)处在高位,但由于流通速度(V)大幅下降,所以实体经济复苏缓慢。



04

投资建议(略)


05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可能从多方面影响银行业,包括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宽松对净息差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宏观经济下行时期借款人偿债能力下降可能会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等。





请参阅我们报告后文的特别提示与法律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