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韩国棋院,改规则了!迅速告知中国 ·  22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帮DeepSeek获得芯片”?新加坡回应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拘留所内,尹锡悦叮嘱幕僚——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伊朗“首次公开确认已采购”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国“蛋荒”,白宫:都怪拜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最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也把摩拜单车扔进了河里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7-17 13:25

正文

麦吉

我的同事快快前几天从自行车上掉下来磕坏了下巴,因为其他共享单车逆行占道;我在一个月前骑共享单车时撞到了树上,因为沉重的车把和不太灵的刹车让第一次骑车的我过于紧张。因此我们开始痛恨一切跟共享单车有关的东西,尤其是当它们以各种方式挡你的路,干扰你的生活的时候,我希望它们通通消失。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一个自行车王国大概是实现不了的。这些共享单车公司正在变本加厉、以匪夷所思的噱头吸引眼球、拉拢更多车友:彩虹车、土豪车、甚至连小黄人车都闯入了视野之中,我只能在烈日和高温的推波助澜下向这股恶势力低头。而当我得知中国的摩拜单车已经到达8、9千公里之外的英国,甚至有些自嘲地觉得 “中国人就是有钱有面儿!” ——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想法还是在英国用支付宝的时候。

伦敦裸骑活动中,共享单车的车座能接触不少纯粹的屁股

跟伦敦的共享单车 Santander 和 Barclay 相比,6月29日进入曼彻斯特的摩拜单车没有麻烦的流程,使用更便宜,并且还没有经历过任何裸骑活动。不过,共享单车似乎到哪儿都有遭人膈应的时候,橙色的小车还没开始在曼彻斯特挡着人行道,就已经被人扔进了运河里。于是当初因为共享单车在国内遭到恶意破坏而高呼 “中国人没素质” 的众网友们,只好将这句话隔空抛给了一向以绅士风度著称的英国人民。我们问了几个曼城当地的英国人和华人,他们对这事儿都是怎么看的。


Kate 27岁,博士生在读

我已经骑了几次摩拜了,特方便。大家对这些橙色的小自行车非常感兴趣并且很愿意坐上去试一试。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用,就问了一个正在骑摩拜的中国人。他帮我下载了 Mobike APP,但是全中文的,我根本看不懂。除此之外,这个 APP 还总出故障。但是摩拜真的比伦敦那些出租的自行车好多了,也比我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骑过的自行车好用很多。而且它真的很便宜,每小时才1镑,还可以提前15分钟预约。我看到有人把摩拜扔在运河的新闻真的惊了,这么牛逼的公共设施不应该这样被对待。


Chris 30岁,大学助教

曼城的市中心很小也很繁华,人们很乐意在这尝试一切新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城市应该设置一个比较完善的自行车共享计划去鼓励更多人使用这项交通工具,它能让城市变得更友好和自由,鼓励更积极的生活方式。骑上摩拜,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探索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有些年轻人恶意破坏摩拜的行为,我觉得挺丢人的。我喜欢这个项目的原因是,我觉得它一直在根据人类最基本的意识需求推陈出新。Mobike 公司的人又不傻,他们肯定预料到会有一些破坏行为发生。但我希望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在 Mobike 的新鲜感褪去之后能减少发生。 


Alex 26岁,英国华裔

摩拜单车是这座城市很棒的一个新元素。 提高自行车的使用率是一种可以受益大众的好现象,而单车共享则是一个正确的策略,可以让这座城市发展出像荷兰和丹麦那样的自行车文化。

由于取消了固定停靠点,摩拜单车的使用相比起传统公共自行车来说,更加简单和方便。更重要的是,由于租金十分便宜,人们可以使用共享单车进行短途旅程或者娱乐放松。共享单车的公众反响普遍是很积极的。

大量单车被损坏这种现象是很令人遗憾,但我希望像摩拜单车这样的企业可以在计划运营时考虑到这部分风险。如果无法应对这种问题,这些公司也不会成功运营。

曼城市中心的摩拜单车共享地点


Ricky 24岁,BBC

见过,还没骑过。国内骑过,不过次数不多,就是感觉在市中心逛街啊什么很方便,不想走路的时候可以骑车。国外虽然整体素质可能偏高,但是我在这边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是,素质高的全部体现在老一辈的人身上,甚至有的中年人素质都很差 —— 英国并不是国内人想的那么绅士,那个绅士的英国已经不存在了。 

那些小屁孩搞破坏就是好玩,觉得这样自己很酷,我经常看到一些公共设施遭到人为破坏,比如公园设施。如果是几十年前的英国,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中国和英国相比,虽然整体上来讲素质可能还是低了点,但是距离已经不是那么大了,我刚开始回国的时候帮人顶住门,有些人会完全无视我,现在回去同样的举动会有人说谢谢。

感觉中国人的素质有进步,虽然不大,但是总比没有好,不过这个是问题跟环境也比较重要吧。英国的环境不得不说,跟那些老一辈得相处的话,他们的素质的确非常高,而虽然现在的英国年轻人素质低,但是一些细节还是存在的,比如帮人顶住门,下公交跟司机说声谢谢,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Anna 19岁,学生

当然骑过!我觉得 Mobike 应该被所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用户可以在使用时扫描 QR 码解锁自行车,但是这个 QR 码应该在锁定自行车的地方而不是自行车上。用户账户停止支付账单直到自行车被锁定到制定的位置。

不好评论素质的问题,但哪儿都有傻逼。可能中国人太多、车也多,比较挤吧。我看到了一些共享单车多到霸占人行道的照片,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也挺烦的。


Allan 34岁,IT行业

我只试过一次,就想体验一下这个服务。使用很容易,令我惊讶的是在短短几周时间居然有这么多人已经在使用它们了。我们当然欢迎更多的自行车,因为对我来说,5分钟的步行距离是我考虑使用共享单车服务的最大距离。关于受损的自行车,我觉得应该采用更先进的机制来降低责任,比如提高押金。但无论如何,还是很难防止一些损坏这些自行车的变态行为。


Una 34岁,银行职员

我觉得自行车是最棒的交通工具之一,它能帮我们在城市短途旅行。在我准备买自行车前摩拜就来了哈哈哈,不过没有一些固定的地方可以锁定这些自行车,有人把它扔在任何地方。所以当自行车损坏,需要修理的时候,没人能即使找到它们。而且没有真实姓名认证,就会造成用户不用对损害负责。 

北京三里屯霸道的共享单车们


刘子扬 21岁,高中留英 

第一次在曼城看到摩拜的感觉就是,我操竟然曼城都有了?是不是有人从中国骑过来了!我本身就是一个骑行爱好者,所以在国内经常骑。第一次在国内见到共享单车时觉得很牛逼,再过几年可能就要统治全球的单车市场。

我用的就是国内下载的 APP,当时同学还在说都是中文外国人怎么用,应该有英文版 APP,或者跟手机的语言设置有关。我上回骑摩拜是去曼大参加毕业典礼,骑上车的瞬间恍惚有种在国内的错觉。曼城街头很多外国人在骑,画风还挺奇特的。

当初在国内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人搞破坏,还是因为坏人哪里都有吧,但总的来说还是爱护共享单车的人占了大多数。英国的这些搞破坏的应该就是本地的小青年,毕竟这些小青年坏起来还是非常坏的。我高中开始就在英国念书,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在街头跟本地小青年干过架,但干完一架大家还是好朋友。最近发生的这十几起恶意事件不能说没有种族歧视的因素,但为这个去搞破坏也没必要吧。素质低的人哪都有,不能一概而乱。国内有素质好的人,就像我跟你,英国也有素质差劲到没屁眼的人。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 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