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界 作者:郭玉卿
合理用药,医者仁心。
2017年恰好处于我国医改攻坚期,新政频频出台,其中“医药分开”无疑是医改核心观点之一。北京市作为“医药分开”试点城市,4月8日起,全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其中“改善医疗服务”作为此次改革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医务人员“加强药品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意识,促进合理用药”。
不止北京,全国的医务人员在面对标注相同适应症状的“琳琅满目”的药品时,如何做才算是合理用药?在用药前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不合理用药又会出现什么后果?......
近日,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健康界传媒、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主办,住友制药支持的2017健康界峰会“药物质量与临床合理用药”分论坛上,两位专业临床药师带来了不一样的用药视角。
某种程度上 仿制药质量无法匹敌原研药
业内人士悉知,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其中药理学作为药物本身特征,在正常的合理用药中占有不可比拟的地位,因为即使是医务人员,也常常面临“是选择原研药还是仿制药”的尴尬,此时药物本身的质量和疗效或应是首要考虑因素。
原研药,亦即原创性新药,是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最终得以获准上市的药物,研发周期通常在15年左右,所耗经费高达数亿美元,目前只有大型制药企业(以国外为主)才有能力研制。
因此,为了鼓励这种创新,原研药上市后往往有一定时间的专利保护期,在保护期内原研药企可以独享专利红利。
但在中国,庞大的患者人群和高昂的原研药价之间的矛盾,为一些药企带来了希望和商机,于是出现了仿制药。
“由于平均研发周期仅为3年,平均投资200-300万美元,因此仿制药投入非常少,仿制已成为制药产业中被允许的普遍做法。” 国家卫计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如是说。
仿制药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历史并不短,对于各国而言,仿制药皆不可或缺,甚至与原研药处于相同地位,并且WHO也鼓励各国生产仿制药,使用仿制药,目的是解决广大患者的药物可及性,但前提是要保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基本一致。对此,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孙新生持同样看法。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在加入WTO之前,国内药企基本上是以生产仿制药为主,原研药并不受重视,并且大众对原研药和仿制药疗效的差别也无概念。但在发达国家,这种差别却深入医生和患者头脑中,因为仿制药不可能100%模仿原研药,“在某种程度上,仿制药疗效甚至无法同原研药相匹敌”。
张菁:严控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评审标准
国际上一项潜规则是,由于没有专利,仿制药的价格只能是原研药的1/6-1/3。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基于这个价格区间的部分仿制药确实给临床和患者带了实惠。
“这要得益于各国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规范和一致性评价,评价标准只有一个且通用,那就是生物等效性(BE),只有生物等效性合格的仿制药才能批准上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国家卫计委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菁,倾向于在挖掘现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基础上,对目前的药品说明书所标注的给药方案合理性进行评价,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同时降低耐药细菌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