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Cell |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RNA疫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3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基于单基因SNV对癌症进行分类 | ... ·  4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Nature: ... ·  4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玩转服务器—共享服务器之QIIME2安装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洞察

邯郸中学生杀人事件,最坏的后果!

新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3-16 19:57

正文

各位,我是太守。
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邯郸三个初中生杀害同学事件。
现在我很担心这件事情会很快被其他事情热度淹没,最终让这三个恶魔有机会重新游荡人间。
这将是这件事最坏的结果!
01
随着更多信息爆出,一些更让人悲愤的细节展现出来:
把受害孩子带到废弃蔬菜大棚,用铁锹一锹一锹砸死,然后把脸铲烂让别人认不出来埋进土里,这居然是三个恶魔多天以来的预谋;
杀完人之后,几个人回家没事儿人一样吃饭、躺床上打游戏;
警察和村支书大半夜找到恶魔家里要求配合,结果明知道他们就躲在家里,但敲了两个小时门就是不开门。理由是怕吓着孩子;
尸体找到了,那些家长带着孩子悄悄搬走了,人去楼空,连句道歉都没有留下。
他们毫无悔意。
这些细节即便有1分真实,都让人恨得牙痒无比。
这样的“未成年”,凭什么有活到成年的权利?
接下来,如果没有舆论关注了,如果没有外界压力了,这三个杀人者会不会跟很多真实的案例一样,免于处罚,批评教育,然后换个名字,换个地方,一切重新开始?
等他们以后娶妻生子,他们还会不会记得那个曾经被他们三个,一锹一锹朝脸上猛铲、猛砸至死的13岁少年么?
02
不要天真以为放过那些杀人恶魔,就会得到一个被感化的天使。
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曾经对未成年犯罪进行过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初次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放出去之后还会再犯。
曾经,有一个未成年强奸女同学未遂被一群人给抓到了,但因为他是未成年不承担任何责任,只能责令家长加强教育。
未成年当中长吁一口气,用手拍着胸口,一切都有惊无险。
而那个差点被强奸的女同学却因为无法忍受和这样的人在一个学校,被迫转学。
不要以为那个未成年有这次教训会有所收敛。
2个月后的某一天,这个未成年还是找到了女生的新学校,并且在她回家的路上把她强奸了。
即便如此,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这个案件中强奸犯的真实名字不能对外公布,但被强奸的女孩儿名字在当地却是人尽皆知。
这能不让人悲愤吗?
这也让我想起另外一个至今不知道名字的恶魔。
2019年10月20日, 11岁女孩被骗入犯罪人蔡某某家中,拒绝性行为后,被身砍7刀身亡,尸体被抛在离凶手家百米外的灌木丛中。
令人震惊的是,犯罪人蔡某某 杀人后没有感到慌乱,多次出现在围观人群中,并且在聊天群中大肆炫耀,称自己未满14岁,无需担心。
最终,为了保护未成年,这个蔡某某只是被“强制教育”。
几年过去了,现在的他已经重新混迹社会。
如果没什么意外,将来他也会娶妻生子。但谁敢说,这个强奸、杀人的蔡某某,现在已经变成了善良的天使?
每每想到此事,都会觉得甚是荒唐,但这样的事情却还有很多。在此随便摘取一二:
2004年,黑龙江13岁男孩赵某强奸同村女孩。事后,因赵某未成年被释放。女方坚持上告。结果,赵某开始对外散播女孩不检点的谣言,并于两个月后闯入女孩家中,当着她的面砍死女孩母亲。赵某还扬言:我判不了死刑。
2016年,岑溪13岁男孩日常家庭教育粗暴,常挨父亲打骂,于是常叛逆离家。某一天,男孩威逼邻居家小孩说出家中钱财位置,未得逞后将3名幼童哄骗到偏僻处杀害并抛尸废弃水井。
2017年,常州15岁男孩强奸7岁女童后,将女童从25楼推下,制造坠楼假象。事后,男孩家人说:孩子我不管。
2023年,湖北12岁男孩将邻居4岁女童扔进粪缸,看着女童“淹死”,事后用砖头填埋掩饰现场。
……
法律给这些恶魔了重新做人的机会,谁来给那些无辜的死者重新活过来的机会呢?
03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时候,给他们“做人机会”,但他们却狗改不了吃屎。
1993年的冬天,英国两个10岁的男孩儿,从一个超市里面诱拐了一个2岁的孩子,詹姆斯·布尔格。
两人将2岁的詹姆斯带到沃顿小镇一处靠近公墓的废弃火车站,然后把他 当成沙袋一样拳打脚踢,甚至在他倒地不起的时候,还用10公斤的重物猛砸他的头部。
即便是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没了呼吸,他俩还是用偷来的蓝颜料注射进孩子的眼里。为了快乐,他们把几块儿电池塞进2岁孩子的嘴和肛门里。
事后警方给出的尸检报告显示,2岁的孩子在生前遭受了42次严重损伤。这意味着他是在漫长的2个小时里被慢慢折磨致死。

等到玩够之后,两个10岁的杀人凶手确认小詹姆斯真的死了,他们冷静想好了处理办法——把他抬到铁路上,并用砖头和垃圾覆盖,试图伪造成一桩意外。
就这样,他们看着一辆火车驶来,小詹姆斯的身体被轧成了两半,然后才若无其事回到家里。
两天后,尸体才被人发现。 经过6天的侦查,他们被带到了警察局。
但因为是未成年,两个人都故意不配合询问,连他们的父母也坚持以“未成年保护”为由拒绝孩子接受调查。
但就算拒不配合,警方还是在他们家中已搜出杀人的证物——包括沾有蓝色颜料的衣服,上面还带着小詹姆斯的血迹和手印。
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1993年11月1日,庭审正式开始。法庭外站满了愤怒的人群,他们挥着拳头怒吼要求法官重罚这个杀人犯。
迫于压力,经过20多个小时的审判,法官宣布这两个10岁的杀人犯犯下了“无比邪恶和残暴”的罪行,而且事后他们的行为“狡猾且非常恶毒”,从重判处8年监禁。
但即便如此,这也不能平息人民的愤怒。将近30万人团结起来签名请愿,要求重罚这两个败类。
迫不得已,这两个杀人犯的刑期被增加到了15年,而且直接向公众公开了这两个杀人者的姓名。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几年之后,一群爱心泛滥的人就以“保护人权”的名义把两人释放出来,改名换姓重新回归社会。
这些“善人”以为自己做了好事,保护了人权。却不想两人出狱之后不久,就重操旧业开始贩卖毒品、强制,参与各种暴力犯罪,热衷儿童情色,短短一两年时间便祸害了一大批无辜的人。
这些“善人”,让我想起了一些人。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善”,就把一些毒蛇放生到了人群密集的生活区。
据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方便毒蛇觅食。
04
没有霹雳手段,难显菩萨慈悲。
对待这些小小年纪就穷凶极恶的人,一定要坚持除恶务尽,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所以,我们就回归到法律层面:
刑事犯罪的责任年龄,到底能不能再调低?
还是先反思一下,用事实说话吧。
至少从1979年开始,我们已经花费了海量的精力和资源,在未成年犯罪问题上进行立法。而 林林总总的法律,其实都是想通过法律的形式给那些犯罪的未成年留一点人生的希望。
所以,我们在法律庄严的文本里写明:
要保障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要立足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仁者之心,天下可见。 但事实上却一言难尽。
缺乏霹雳手段的慈悲,使得爱护更像是纵容。这些年各种青少年犯罪不但一直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而且所涉及的罪行也逐渐越来越宽泛,越来越严重。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寒的现象:
某种意义上,社会给他们的机会变成了鼓励他们犯罪的免死金牌。
这些年愈演愈烈的校园霸凌,越来越多的未成年惨案,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国家都在做出调整,不再纠结于年龄是否达到标准,而是更倾向于“心理成熟”程度。
换种说法就是, 如果控方举证证明该未成年人在实施严重不法行为时具备“恶意”,即意识到行为的错误性且故意而为之,则视其已达刑事责任年龄。
比如,德国规定:少年在实施行为时,其道德和精神发育已经成熟,应负刑事责任。
美国《模范刑法典》规定,7至14岁为推定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如果控方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责任能力的,要负刑事责任。
这些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纳入法律,比如同为亚洲国家的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按照“心理成熟”的标准,邯郸这3个蓄谋杀人,还能心安理得回家打游戏的“未成年”,是不是能妥妥适用死刑?
05
法,绝对不能向不法低头。
否则,法律能把好人逼“坏”。
1980年5月5日,单身母亲玛丽安·巴赫迈尔7岁女儿安娜的尸体在一个废纸箱里被发现。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