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药明系港股全线大涨,其中药明康德港股盘中涨幅超过12%,药明生物上涨超过10%,药明巨诺上涨超过10%,药明合联也涨幅接近5%。
驱动这一股价盛况的核心因素,仍然是因为大洋彼岸的蝴蝶又扇动了翅膀。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参议院发布了NDAA(《国防授权法案》)终稿,本次
NDAA
实际纳入修正案93个,但并未包含s.amdt.2166,也就是旨在打压中国CXO公司的所谓《生物安全法案》。
此前的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众议院在以306票对81票通过了《生物安全法案》(H.R.8333)。
该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美国联邦机构与外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商业合作,并特别提到了五家中国公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华大集团、华大集团关联公司华大智造以及华大智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受影响最大的,显然是在北美市场有相当大体量的业务占比的药明系CXO。
药明康德当时表态,对该法案在美国众议院通过感到非常失望,认为该法案目前在未经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对本公司作出了预设性且不合理的指定。
药明康德同时表示,作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的一员,药明康德始终遵守各运营地的法律法规,并接受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客户及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虽然从众议院投票结果来看,对该法案的态度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但是在最终成为法律的流程上,似乎并不那么顺利。
有分析人士称,此前美国众议院版本的
NDAA
不含
《生物安全法案》
,此次参议院版本的
NDAA
也不包含
《生物安全法案》
,意味着
《生物安全法案》通过NDAA
夹带的“搭便车”的路径至少目前是走不通的,仅剩单独立法的途径。
这也表明,对于和中国CXO彻底切割,美国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
今年5月,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审议了包括《生物安全法案》在内的
多项法案
。
在当时的投票中,该法案以40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赞成率高达97.6%。然而,仅过了不到四个月,赞成率已降至79.1%。
同时,该法案的最终版本,相比于其早期版本,也相对温和了不少。
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
长达八年的缓冲期条款,对于已经和被点名的中国CXO签署了合同的美国企业而言,给了他们根据合同期限、合作量等方面建立对策的时间,以便逐渐减少直到彻底终止合作。
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度分工的今天,和来自中国的CXO彻底脱钩,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难以做到。
虽然该法案的变化,完全是出于对美国药企的业务稳定性的考虑,但是对于药明系而言,这个缓冲期也给了企业极大的转圜空间。
药明康德2024年上半年在美国的收入达到107.1亿元,占总收入的60%以上。尽管同比下降1.2%,但美国市场依然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此外,药明合联在北美市场的表现也十分强劲,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