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五言
只欢迎有格调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可怕!出租屋里竟堆满了肉毒素 ·  23 小时前  
浪潮工作室  ·  广东为什么有那么多麦当劳 ·  昨天  
新华社  ·  这部舞剧,凭什么火? ·  5 天前  
人民日报  ·  “幺儿,以后莫再屏蔽妈妈了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五言

敦刻尔克谜团:为什么希特勒丢掉了唾手可得的胜利?

十五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03 11:57

正文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大片《敦刻尔克》7月21日在北美上映,9月1日登陆中国。片如其名,它以一名青年士兵的视角叙述了二战中的著名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文预告片中称这是塑造现今世界的重要事件,诚然如此,正因为这个“敦刻尔克奇迹”,让英国人保存了实力,在四年后的反击中,彻底击败了德国人。不过,盟国能够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离,却是缘于希特勒的一个致命的失误。




法国腹部的坦克奇袭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随即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在与苏联瓜分波兰后,德国人掉转矛头,于1940年三、四月间控制了挪威。紧接着,1940年5月希特勒开始进攻荷兰和比利时。


荷兰与比利时两个中立国是法、德两国之间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如果它们投降,德国人将轻而易举地侵入法国。英、法两国于是将重兵陈列在荷兰、比利时的左翼战线,却忽视了法德之间的右翼防线——阿登地带。


坦克这一新生事物,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出现,但如何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装甲部队,对于二战初期那些老将领们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利用独立的装甲部队作深入战略性贯穿,即使用坦克长距离驰骋切断敌人后方的大动脉,这在当时还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概念。虽然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在军事演习中使用出来,但当时的将领们对此能否应用于真正的战争都深表怀疑。有一个人却不是这样,他是德军军事奇才古德里安,一位狂热的装甲兵爱好者,他认为这一概念在德法战争中完全能够使用。


▲  德军将领古德里安


法国人认为,阿登地区密布森林,德国人无论如何不会选择如此崎岖的山路推进过来。当盟军把3个法国军团和一个英国军团都放在左翼的比利时防线时,右翼的阿登只有少数几个素质较差的法国师防守,他们不但人员较老,而且缺乏战防炮和高射炮这两种最需要的武器。


5月10日拂晓,德国人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部队集中在阿登对面的卢森堡境内。它由3个装甲军组成,排列成三层,前两层是坦克装甲师,后一层是摩托化步兵师。随即,古德里安发动奇袭,在空中掩护下,很快穿过法国国境,至14日突破长约70英里的阿登地段,到达马斯河河岸。到14日黄昏时段,已有3个装甲师渡河,前面一片开阔直通英吉利海峡。阿登茂密的森林不但没有阻止古德里安的坦克,反而成功遮掩了德国人前进的行动和实力。


古德里安的部队乘胜长驱直入,到5月20日他已到达海峡,切断了比利时境内的交通补给线。后路被人抄了,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无计可施,只能选择撤离,而撤离的港口选在了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事实上这也是英国人唯一能够逃走的港口。



▲  敦刻尔克大撤退示意图



史上最大的军事疏散行动



到5月22日德军距离敦刻尔克只有10英里,已经将这一地区包围起来,如果继续进攻,纵然不在海岸歼灭英军,也会给予对方致命损失。但就在这时希特勒突然下达命令停止进攻。前线将领立即纷纷向上级提出紧急询问和抗议,但所有得到的答复是,这是“元首的命令”。


5月20日,丘吉尔就批准征集大量小船运送到法国沿岸的港口。当时的计划是英国主力军队向南突围进入法国,剩下一些零星残余部队由海军接回来。但几天后情况直转急下。5月26日英国内阁批准全面撤军。海军想在2日内救出45 000人,但直到28日夜间,只有25 000人在英国上岸。最初的5天里,由于缺乏小船把滩涂上的士兵运到大船上,行动进展得很慢。


▲  不断遭到空袭的英军


海军部门到处搜寻能够运输的小船和驾驶人员。大批平民自告奋勇地加入撤退行动中,包括渔民、救生员、游艇船主等等有驾船经验的人,据记载伦敦消防队的消防船员表现极为优异。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在港口上船撤离的,在滩涂撤离的人约占1/3。


德国地面部队虽然停止了进攻,但敦刻尔克上方的空袭却一刻没停。据估计,撤退行动中,英国损失6艘驱逐舰,8艘运输船和200余艘小船。英国的战斗机部队也不断从英国南部机场出发与德国空军周旋。侥幸的是,德国并没有出动海军进行袭击,撤退的几天里天气也异常得好。


▲  撤离中的英军士兵


到6月2日午夜,英国后卫部队也上船,英军一共安全撤出224 000人,有2 000人左右丧生在撤离的航程中。以法国为主的同盟国部队撤出95 000人。但仍然有不少法国部队在抵抗,次日又撤出26 000人。到6月4日上午,敦刻尔克战役结束,一共有338 000名同盟国人员登陆英国。英国的主力部队得以保全,四年后同样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海岸,盟国又回到了欧洲大陆。


▲  德军的投降宣传画



希特勒的失误



至于为什么希特勒突然下令停止进攻,丢掉了唾手可得的胜利,至今还是一个谜团。但有以下几种猜测:


首先是希特勒的高度紧张与神经质,他被轻而易举的胜利吓坏了。5月17日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的次日,德军将领哈尔德记载:“相当不愉快的一天。元首神经紧张到可怕的程度,他被自己的成功吓坏了,他害怕接受任何机会,并尽量控制我们。”


希特勒对于德军南面的侧翼安全形势非常忧虑,“他大声怪叫着说我们会把整个战役都搞垮。”他害怕法国人会从南面给予他袭击。同时,希特勒对于装甲部队极为珍惜,他认为长途奔袭已经让它的装甲部队蒙受损失,而英国人又是特别顽强的对手。他想保全坦克部队的实力供接下来的战役使用。


▲  《敦刻尔克》剧照


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也让他对于敦刻尔克所处的法兰德斯沼泽充满恐惧。而空军司令戈林又让希特勒相信,仅靠空军就能够封锁英国人海边的退路,完成最后的合围。事实上,这一点远超德国空军的能力。


还有一种有意思的猜测,是希特勒政治上而非军事上的考虑。希特勒曾谈到,相信战争在6个星期内结束,届时可以和法国签订和约,继而与英国也达成协议。他对于大英帝国极为赞赏,认为大英帝国和罗马教会二者对于世界的安定极其重要。他想做的就是让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而已,甚至英国在任何地区遇到困难,他愿意提供武力支援。希特勒觉得夺回一战中德国失去的殖民地固然好,但那不过是个关乎声望的问题,因为在战争中殖民地是无法守住的,也鲜有德国人愿意移民去热带生活。


因此,他希望在英国认为没有受到名誉损害的基础上,和英国谋求和平;而一旦英国军队在敦刻尔克被歼灭或者被俘虏,那么英国的名誉显然因此受损,就要一雪耻辱了。希特勒让他们逃走不过是为了安抚在乎声望的英国人。


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可能是多重因素促成的。但无论何种因素,都使得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了,为几年后纳粹帝国的灭亡留下了致命的祸根。



参考文献 

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可怕!出租屋里竟堆满了肉毒素
23 小时前
浪潮工作室  ·  广东为什么有那么多麦当劳
昨天
新华社  ·  这部舞剧,凭什么火?
5 天前
人民日报  ·  “幺儿,以后莫再屏蔽妈妈了哈”
6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君子成人之美
7 年前
洞见  ·  有福之人的10种心态
7 年前
点点星光  ·  40岁后有九不要!(致中年的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