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行
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告诉我们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一、
根据报告,2023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96.5%,比上年末高11.6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为168.0%,比上年末高6.1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为56.1%,比上年末高5.6个百分点;住户部门为72.4%,与上年末持平。
宏观杠杆率相当于社会的总负债率,去年宏观杠杆率为296.5%,相当于社会上的总债务接近
GDP
的
3
倍,
2023
年宏观杠杆率达到
11.6%,也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速。
宏观杠杆率主要是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政府部门,二是企业部门,三是居民部门。这三大部门中,企业部门杠杆率最高,居民部门次之,政府部门最低。这说明,过去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企业以及居民加杠杆。企业主要是扩大投资,这里的企业包含国企和民企,居民主要是通过买房加杠杆。
2023
年居民杠杆率持平与房价降温有很大关系。
目前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杠杆率在高位,处于低位的政府部门加杠杆的空间很大。国家已经明确
2025
年提高财政赤字率,本质上是政府部门在加杠杆。
过去二十多年,主要是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发力,未来
10
年,政府部门杠杆率有望发力。
二、
根据报告展望,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
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会下降,我们预计
2025
年贷款利率下降
50
个基点左右,但有一个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前提,所以存款利率必须要同步下降,
2025
年存款利率大概率也会下调
50
个基点,
银行
1
年期存款利率大概率降到
1%
以下。
三、
根据报告,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4%,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2.1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5.06%,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2023
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69%,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太低会影响贷款发放能力,也会影响金融稳定。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有一定的要求。
2023
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6%,相应的商业银行需要补充更多的资本金,过去补充资本金主要是利润转资本,但前提是有较好的净息差。
这注定了第
1,未来存款利率将继续下降,不然很难保持银行净息差稳定。
2、IPO
和再融资也是补充资本金的有效方式,但前提是银行股不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