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法治报
《贵州法治报》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办,是贵州省唯一法治类专业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法治报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来了!

贵州法治报  · 公众号  ·  · 2025-01-21 11:53

正文

2025年1月21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永金代表省检察院向大会作检察工作报告, 从政治建设、维护稳定、保障发展、法律监督、改革创新、监督制约、基层基础7个方面,全面总结回顾了2024年贵州检察工作。


报告指出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和最高检坚强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以“抓落实”为工作重心、“高质效”为工作主线、“强基层”为鲜明导向,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干字当头、奋发有为,检察工作现代化贵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指出,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检察工作方向由党指引、原则由党确定、决策由党统领,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持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 制定21条措施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通过全员政治轮训、全省检察长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强化学习,严格执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向省委、最高检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案件185次,抓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省委政法委政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协同市州党委政法委对黔东南州、黔南州检察院开展政治督察。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举办读书班、报告会、专题党课等47场次,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抓实以案促改促治,让忠诚、干净、担当成为检察人员鲜明底色。


报告显示,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65万人,提起公诉4.77万人。


严惩犯罪维护大局稳定。 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为牵引,依法从重从严惩治故意杀人、强奸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起诉4779人,形成有力震慑。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恶犯罪527人。着力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盗抢骗”犯罪,起诉1.86万人,守护群众身边的安全。


宽严相济推动犯罪治理。 对严重犯罪坚持“严”的一手不动摇,逮捕率、起诉率同比上升8.4和6.8个百分点。对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依法当宽则宽,决定不批捕9302人、不起诉1.42万人。85.94%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一审服判率90.9%,有效减少社会对立。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对情节严重的起诉2035人,对三名13岁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报请最高检核准追诉,年少绝非“免罪金牌”。


强化协作凝聚惩治合力。 298名检察人员常驻设在公安机关的“侦协办”,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5562件、提出引导取证等意见2.45万条。围绕扫黑除恶、反洗钱、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与公安、法院加强分析研判,不断规范司法办案。


综合施策防范化解风险。 抓实“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制定办理敏感案件工作办法,对近三年申诉信访案件大排查大起底。办理刑事、民事和解案件3860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620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办案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706件。

报告指出, 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助力实现贵州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愿景。


主动融入全省重大战略。 深化服务保障“四区一高地”建设,开展服务保障“富矿精开”专项行动,办理涉矿案件952件。出台服务保障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中国天眼”安全运行等意见,自觉为大局护航。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 健全 “百园千企”服务企业发展机制,以法护企安商


用心守护民生民利。 认真落实省委“护苗行动”部署,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594人,办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公益诉讼案件1005件。扎实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联合开展护航医保基金、高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专项监督,协同建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等民生保护机制82个,支持特殊群体提起民事诉讼4582件,向因案致贫致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011万元,让司法有温度。


护航美丽贵州建设。 围绕建设和美乡村, 联合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办理“遵义红”、修文猕猴桃、镇宁蜂糖李等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案,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围绕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94件。联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040人,探索“检察+碳汇”“公益诉讼+绿色金融”等生态修复模式,用严密法治守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报告显示, 全省检察机关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开展“案件质效提升攻坚年”行动, 97件案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充分履行刑事检察监督职能。 加强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监督立案832件、撤案2601件,纠正漏捕319人、漏诉882人。加大刑事审判监督力度,依法提出抗诉145件。开展拘役罪犯刑罚执行专项监督,依法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权”。


持续加大民事检察监督力度。 坚持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相结合,办理民事检察案件1.06万件,其中民事生效裁判结果监督案件3380件,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308件,再审改变率95.79%,对民事审判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985件,对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831件。深入推进虚假诉讼专项监督,监督纠正虚假诉讼案件253件。


稳步提升行政检察监督质效。 办理行政检察案件1.52万件,其中行政生效裁判结果监督案件539件,对行政审判、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681件,对履职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发出检察建议864件。加大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力度,对6377名被不起诉人提出检察意见移送主管机关处理,昭示“不刑”不等于“不罚”。


推动公益诉讼检察精准规范。 自觉扛起“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373件,提出检察建议2747件。督促和协同行政机关将97.54%的公益损害问题解决在审前;对整改期限届满后仍未解决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8件,以“诉”的确认维护公共利益。


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反腐败斗争决策部署,受理各级监委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犯罪939人,提起公诉837人,其中省管干部45人。依法加强和规范检察侦查,立案侦查司法人员等相关职务犯罪60人。


报告指出, 全省检察机关着力在改革中推动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 制定履职办案质效正负面清单,全覆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完成检察官惩戒委员会换届和章程修订,对2019年以来的50件不合格案件启动司法责任追究,让司法责任制长出“牙齿”。


优化完善监督履职方式。 制定检察监督案件和重大监督事项实质化办理工作办法。深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移送监督线索911件。强化外部衔接贯通,与省委依法治省办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衔接配合工作办法,协助各地党委依治办评查案件6681件,接收问题线索252件并以检察建议推动整改。


持续深化数字检察赋能。 自主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65个,发现线索3.09万条、成案6278件,其中26个在最高检平台上架推广、被全国1000余家检察院应用,推动法律监督“一键加速”。加强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与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融合应用,94.6%的捕诉案件实现网上流转,科技加速转化为“生产力”。


报告指出, 全省检察机关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理念,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提升检察履职水平。 自觉把接受监督做实, 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300余次,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商出台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暂行办法,对省人大常委会交办的14条建议、省政协转办的10件提案以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检察工作报告时提出的186条意见建议,逐件办理并回复。邀请代表委员深入毕节、黔西南视察,定期向省政协、各民主党派省委通报检察工作。 依法把履职制约做优, 认真审查公安机关提请的复议复核案件,改变原决定3件,对法院作出的4件无罪判决案件开展逐案评查,制定与律师互动交往正负面清单,杜绝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不正当接触交往行为。 主动把阳光检务做好, 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1.04万件次,开展检察听证7024件次,向社会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8万余件,举办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146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