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鉴宝天下
鉴宝天下官方唯一认证账号,央视鉴宝专家组承办民间鉴宝收藏。鉴宝天下以公平公正为首是国内最权威鉴宝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2 天前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李飞飞团队“50美元”复现DeepSeek ... ·  2 天前  
昌吉日报  ·  原来昌吉人都在这里“过年”…… ·  3 天前  
双碳情报  ·  美国能源部发布《储能战略和路线图》草案 ·  3 天前  
壹股经  ·  2025.2.5智能监控预警信号,开门红!分 ... ·  3 天前  
壹股经  ·  2025.2.5智能监控预警信号,开门红!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鉴宝天下

古玩市场“捡漏”的情况是有的,但不可一味等待“掉馅饼”!

鉴宝天下  · 公众号  ·  · 2020-03-07 06:30

正文



“捡漏”是内行的买主对外行的卖主而言的,如果卖主也是内行,那么是不可能“捡漏”的。所以,一位成熟的收藏家,在确定了自己的收藏目标和方向后,凡得知其他行家可转让的藏品有相当高的品位,又是自己所缺乏的品种,这时只要你的财力承受得住,就万勿抱有“捡漏”心理,在鉴别东西是正品后,应该当机立断,洽谈妥价格后果断成交。







否则错失良机、与精品失之交臂、终生抱憾,在收藏大家中往往都曾有过这种经历。许多收藏家奉行“两原则不无道理:买十件、百件低档品不如买一件高档精品,即对低档品他们“一毛不拔”;对高档精品,他们不惜“一掷千金”。当今媒体众多,信息传播丰富而迅速,连乡间的农民伯伯们通过电视等媒体的专题节目也了解到不少“行情”。所以,应该说“捡漏”的情况是有的,但会越来越少。


1999年秋天苏南某县地处偏僻的一个村庄里,一位年近70岁的老农林某的儿子及其伙伴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不少“坛坛罐罐”,他挑了4件完整的东西拿回了家,他与其父林某通过电视介绍知道这些东西“很值钱”,但到底这是什么东西、值多少钱,他们并不明白。







于是林某兴冲冲地先拿到县上的博物馆,人家说,这东西并不值钱,4件东西最多只能给100元作为奖励费。林某泄气之余又不相信此话当真,于是又拿了回来。乡间走村串户收古董的小贩找上门来,4件东西给500元,林某不卖;其他小贩们隔三差五地找上门来,城里开古玩店的老板也来了,甚至还有带着买主上门洽谈求购的,价钱当然越出越高,似芝麻开花般。


有一位买主索性对他说,这4件东西8万元一起拿下,当时这么多的钱,足可以让林老汉把自己居住了一辈子的低矮破旧的平房改建为两上两下的楼房了,可是他还是不肯卖。


到了当年腊月中旬,藏家收到消息,说可以去看一下,随后就来到了他们的村庄。林老汉的房子确实太破旧了,他穿的还是七八十年代“蓝色海洋”中的的卡”衣服,已经蓝中发白,袖口和领子打了几个补丁;裤子的膝部露着洞,还未补上。







他中等个子,紫色的脸膛上爬满了皱纹,但说话十分倔犟:4件东西25万元,并且要一起买走,一分钱也不还价!我仔细看了4件东西,分别为西晋的羊尊、蛙形水盂、虎子和四系盘口壶。


随后我问候了他,转身就走了,因为这样的价格在当时的初级市场上是离谱了。我们还未走出村庄,林老汉的老太婆从农田里归来了,她认识王老板,打了招呼问了什么事后,不禁大骂林老汉:都到年底了,那么多债要还,那几个破烂东西早就该卖了,今天他再不卖,我就砸了它!说罢招呼我们跟她返同去。


她一路小跑到了家,4件东西还放在桌上呢!只见她操起门后一根扁担,对着老头喊:“你今天卖不卖?不卖我就砸了它!”以前老太婆唠叨赶紧卖掉,老头总是骂她“二百五”,反复告诫她:“电视上说这东两价值连城,你懂吗?”可今天见她真的动了气,来了真手段,加上又确因年关难熬,不禁叹了口气……







最后藏家以高出当时市场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买回了一只羊尊、一只蛙形水盂。这件事得出一个道理:购买高古青瓷器如同购买元明清瓷器和其他古董一样:应该坚持前文所述的“两个一”原则;“拎漏”应当分场合、分对象;“捡漏”只是相对的,不是 绝对的。这样才能把住良机,购得佳品,才能使你的收藏宝库辉煌灿烂。




推荐精选文章:

西泠秋拍:历代精美钱币大赏

收藏家:基本是物质的富翁,金钱的乞丐

艺术教育发展跟不上当代艺术市场,艺术品价格升值太快

民间文物收藏市场混乱,需要法治与人心的改变,才能清除灰色地带

耿宝昌:鉴定古玩的人要把眼睛练成X光,一眼望穿!看的快不行,一定要看的准!

鉴宝天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