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一加小直屏机型再迎爆料,简约条形双摄 ... ·  21 小时前  
CINNO  ·  工信部:2024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小米 15 Ultra 开启官网预约,官宣月底发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网贷考察的一点感受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7-06-01 11:18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01


前几天有个朋友在后台跟我聊天说,小白会看理财自媒体的文章,跟着投资,但对平台本身却并不愿意了解。这往往蕴含着很多风险,比如跟号主的模式去交易,就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然而号主的投资是流动,在各大平台之间进行切换,调整投资策略,小白却不可能次次都跟踪到,如果未来发现自己跟风错了,这就容易引发口角。


因此,这位朋友建议我每次写投资相关的文章,最好做一些风险提醒,这样稳妥些。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本质上我也有两个担忧:


第一,我不希望自己成为爸爸妈妈式的人物,去一一帮助朋友排雷,其实微信公众号有这类专门写测评的号主,大家可以去关注。而我这里,仅是自己投资的一种分享,会写自己思考的思路以及投资的方式,大家可以去借鉴,但真的不建议为了省事而复制粘贴。


第二,我并不可能永远在自媒体写下去,当某一天,我将研究的重心放回到股市,那么网贷关注度会下降。亦或者自媒体式微,然后我自己的号也渐渐不写了,那时候跟风的朋友手中的钱总归要面临自己管理的那一天。


所以,每次写文章,提示风险是必要的事情。


好,言归正传。


网贷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到这个规模,也就是几年时间,但随着行业竞争得越发激烈,竞争力弱的平台会慢慢走下坡路,这时候就非常考验一个投资者跟踪平台的能力。


目前,随着国家监管上了正轨,网贷竞争会进入到红海状态,抢夺优质债权会成为常态,缺乏竞争力的平台会出现运营上的瓶颈和困难。


即便是体量很大的平台,如果没扛过红海竞争,也会出现问题,参考前几年阵痛转型的红岭创投,以及年初爆出危机的小牛在线,这时候扛过去就能熬到转型,走出困境,抗不过去,谁也不知道结果了。


这一段时间对网贷平台的考察,看到了风格完全不同的好几家平台,听他们老总聊发展的思路和运营的模式,我一方面惊讶到这个行业竟然拥有如此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担忧着快速扩张所隐藏的风控危机。


金融本身就是危险品,加上了互联网思维,危险其实是翻倍的。


对于了解网贷平台的信息,我个人有几个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手动做功课,虽然短期看起来有点累,但是坚持半年之后,会发现自己在网贷投资上有很多心得,相对于身边不懂的朋友而言,自己是成为半个专家,那时候就是别人求你给建议了。


1、关注自己投资的网贷平台每月的运营数据,最好把有数据披露的月份信息做全面的整理,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平台发展的动态趋势。


2、关注这些平台在网贷之家、网贷天眼、融360、贷罗盘(感谢后台朋友提供的渠道)、金融头条(这是个APP,也是后台朋友提供的渠道)的数据表现,还可以关注乐山大佛网贷评级、弈飞网贷评级的信息,跟平台自己披露的数据交叉对比,将每月的数据变化汇总到表格中。关注的数据包括:成交量、资金净流入变化、待还余额变化、借款周期变化、投资人数变化等等,能找到的信息都记录下来。


3、关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或者启信宝APP上的平台相关变更信息,了解股权结构的变化,以及经营异常等相关信息。


4、对投资的每一家平台建立文档库,将平台发布的公告信息、媒体通告、网络舆情、自媒体测评都整理好,尤其是看到负面信息的时候,不能听风就是雨,看到负面就相信。正确的做法是冷静地将这些负面信息梳理出来,然后针对性地一条一条找事实依据。


无论是怎样的消息源,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去消化理解,对应每一条负面信息,抱着求证的心态去看。在投资的世界里,永远是负面消息最容易吸引眼球,也最容易产生爆点,这是媒体的特性。我们能做的是参考媒体的消息,而不是被媒体的消息利用。


5、如果投资的平台有上市公司持股,那么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中就一定会涉及到平台的运营情况,这些数据也是跟踪的对象。


愿意花时间做数据统计,跟踪行业发展动态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降低投资的风险,同时提高投资的能力,人与人财务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一点点展现出来的。


02


说完上面的部分,简单说说这次考察的三家平台吧。先要跟大家表达歉意,随着我实地接触的平台越多,越有一种艰难感,开始意识到想把一个平台了解透彻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我只能说这一次深圳考察,让我加深了对网贷这个行业的敬畏心,接触多了,并不会更加乐观,而是觉得需求旺盛的这个市场,蕴藏着很多的风险,对于平台的运营人是一个考验,对于平台的投资人也是一个考验。


我在深圳总共接触了三家平台,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分别是团贷网、友金服和理财农场。


团贷网的大体情况,我之前写过,不赘述细节了,这里就重点讲讲实地到平台的感觉。


第一,平台的工作人员数量庞大,光资产端的分公司就有40多家,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线下门店,在人力成本上是个大数目。


第二,平台的业务线很多,比如 定期理财里的债权走金交所渠道,主要债权的形式是车贷和房贷,平台俞总介绍说房贷这块的盈利空间非常可观。P2P这块要符合国家监管的要求,涉及到的债权主要是小额信贷、消费贷,电商供应链、仓储金融,以及针对 三农的金融服务 从平台资产端的结构来看,团贷目前是走多条战线同步发展的思路,哪个盈利面更大,带来的利润更多,就重点走哪个。


第三,平台线上和线下走的是闭环,资产端要么是自己开发,要么是以全资收购或者入股其他公司的形式去拿。


第四,早期扩大的是规模,现在调整思路,更多的是看重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利润,至少张林张总跟我聊的时候,说的最多也是这几个方面。


第五,平台杠杆问题,我个人比较在意, 目前交易额快要接近800亿,待收金额有122亿,这其实很考验平台的兜底能力。沟通的时候,平台负责人对于这方面表示乐观,事后 网贷之家传出团贷网会有一轮金额很大的融资,如果这个消息真的落地,那么平台杠杆这个方面会得到很大的缓解。此外,外界一直很关注的股权问题也有可能有新的解读。


团贷在我个人投资的网贷平台中,属于收益率最高的一家。但风格上的确偏激进,杠杆比较高,比较适合在网贷投资上有一定经验的老用户,可以利用平台的长标+债权转让的模式,将收益率做大最大化。


有一点需要提醒,今年平台已经有2轮降息,如果后续还有新一轮降息的打算,年化收益率从12%左右降到10%甚至更低,从投资性价比来看,的确会大打折扣。


03


团贷结束后,我先后去了友金服和理财农场,这两家就跟团贷的风格完全不同,走得是稳健低调的路线。


先说友金服,它就是过去的友金所,属于用友网路旗下的互金平台,用友网络持有60%的股份。由于 本身有庞大的集团用户作为种子用户,所以在获客方面不是特别的着急,不缺人投资嘛。平台的高管团队很多出身银行体系,对风险问题非常看重。风控比较严,平台整体的收益率偏低也是自然的。


从投资角度看,它家比较适合看重平台资历背景的保守型网贷投资人,加上有上市公司的控股,所以在信息披露和财务数据查询上,会比较方便。


我本身没有在友金服上投资,但因为朋友的邀请,登门了解一点情况,整体印象很好的,但具体平台的运营情况,还需要挖掘,如果哪天我决定要投资了, 会做功课的。


友金服之后是理财农场,它家不是插曲之行,而是深圳之行的重点考察的平台。


在春节期间,我了解到这家平台在垂直领域做得特别好,专注做农业“农资消费”和“农资供应链”金融服务,理念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风控的方式,一方面为农户或者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理财收益,享受到农业发展的一个红利。


简单说,典型的垂直领域、小而美平台。


因为今天文章篇幅太长,我无法将理财农场的情况展开说,所以先简单说点感受,下周抽个时间详细测评。


第一,创始人团队背景很好 ,创始人是上市公司诺普信的高管、银行基金公司的高管, 很好地将互联网金融和农业结合在一起。


第二,融资情况来看,有上市公司诺普信参与,有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创投参与,也有全球顶级科学家参与,这三块背书有很高的含金量。


第三,团队高管出身银行,对风控非常重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家平台的风控体系参考的就是银行的风控体系。


第四,合规性来说,平台已经完成了国家目前所有的合规要求,5月中下旬跟上海银行对接的银行存管也上线了。


第五,在深耕农业金融这个领域,平台的 业务辐射全国27个省区,服务7000多家农场,垂直领域市场份额最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