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货币资金造假:胆大包天的财务“魔术” ·  昨天  
python自留地  ·  1个月存100元,1年1200元,大约83年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浙江女孩长假被强制加班,当场辞职: 中国人,没有下班自由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10-16 07:23

正文

作者:唐一(富书主笔), 来源:富书(ID:kol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尊重员工的公司,运气一般不会太差。


1

没人性的企业

迟早要玩完


前两天,有条新闻在假期里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一位浙江义乌的姑娘,因为假期里领导让她回去加班,她直接辞掉了工作。



长假期间,这位姑娘正在外地游玩,玩得好好的,分管领导突然来找她,说十一假期选两天值班,非常突然,好像是说有个人临时有事,要顶上。


这位姑娘和领导说明自己在外地玩,并不在家,本想着领导能理解,谁知领导立马就说: “公司大于个人,把行程取消!


这姑娘一下子火了,直接开怼,说自己再也不干了!


之后,姑娘把这个经历放在网上,说“这是我最近最硬气的一次了”,很快就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围观。


网友们一边倒地站在了姑娘这边:


这是什么单位能干出这么不懂人情世故的事,应该曝光一下,让这单位以后都招不到人;


放假期间就过分了啊,这种事情应该放假前说的;


加班为啥不早说,或者就有轮班制,早把规定下来也好,现在计划都订好了,论谁都得冲动,有怨气。



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力挺这姑娘,无非就是这姑娘骂出了大家的心声,做了大家一直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


在微信普及的年代,不少人不仅天天加班,难得放一次假往往也不得安宁,不少领导会通过微信,给你布置各种工作。


有这样一个段子:“如何毁掉你的假期?


只要老板和你说一句:8日早上交给我就好。”


但员工并不是公司的奴隶,他只是把自己的时间卖给公司,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卖给了公司,工作本来就繁忙,需要假期歇口气。


有句话说得好:公司对待员工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格局。


格局即结局,如果一家公司连员工本来就少的休息时间都要想办法剥夺,又怎么能期待员工用心为它卖力?


世界上所有事情,无非都是真心换真心,不谈关怀,只谈付出的企业,迟早都会走下坡路。



2

中国人

没有下班自由


最近有一个词语,叫做“ 下班自由 ”,一下子在网上火了。



所谓的“下班自由”,就是说下班就下班,不受工作的打扰,能享受个人的生活状态。


《南方都市报》曾就“你实现了下班自由吗?”这个话题,做过一个调查。


结果3000多名网友投票,超过8成没实现下班自由。


虽然大家都非常讨厌下班后还要工作,但 90% 的人表示,自己会在个人休息时间回复工作信息,甚至有 40% 的网友,会对工作随时保持待命的状态。



网友“林烽” 表示:自从有了微信,生活和工作再也分不开。无论过节还是假期,手机就是‘恋人’。”


网友“藤梨星球”说:作为一名教师,她根本没有业余生活,哪怕下班了也一直有家长杂七杂八的事情来找,出于责任感一般都得给解决,毕竟都是和孩子有关的不能敷衍。


有人甚至因为没有及时回微信,就被解雇、罚款。


《山西晚报》曾报道过一侧新闻。


一家公司技术部五六个同事加班到晚上9点,当天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就一起去吃宵夜、喝喝酒。



后来领导在微信群里问了几个关于工作的问题,发现没人回复,接连发了30多条信息,但还是没人回复,最后领导发飙了,最后一条信息是:


“鉴于你们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你们的工作汇报结果,你们这个月的绩效记为0,之前的也全部无效。”



可以说,类似的案例,实在数不胜数,“下班还要谈工作”,已经成为了职场潜规则,甚至被不少老板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问题是,大家上班已经够忙,个人的空余时间已经被压榨得所剩无几了,结果连那一点时间都要被占据,这样真的说得过去吗?


如果下班也要谈工作,那下班的意义在哪呢?


3

最坏的人生

越加班 越焦虑


有人说:


中国的职场人真的很辛苦。 菜鸟时,你大气不敢出一声,生怕实习期就被辞退。


中年时 ,你早已没有了议价的能力,能够保住饭碗不被虎视眈眈的后辈抢走,已是万幸。

于是,只能心甘情愿被压榨,一边加班,一边焦虑。


我的大学室友阿强,毕业后和我一样在广州打拼,但我很少和他见面、联系,原因无他,他实在太忙了。


每次约他吃饭,他不是在开会、加班就是出差,仿佛永远没有空下来的时间。


有一次好不容易我们终于约上了饭,还没等我们聊上几句,他就开始看手机。


他一会打字,一会听语音,往往是右手随便夹点东西往嘴里送,左手飞快地在键盘上打字。


吃着吃着,他干脆从包里摸出电脑,连饭都不吃了,噼里啪啦地就在打字。


我有点生气,他也有点无奈,连忙解释:“ 不是我不想下班,是我不敢下班


结果有一次,客户有一个信息需要确认,却找不到他,第二天客户找上门,他被狠狠批了一顿,当月的奖金也泡汤了。


在那之后,他就像有了“心理阴影”,哪怕没事也要时不时看下手机,一有关于工作的事情就赶紧处理。


现在,他升到了负责人的职位,更不敢不看手机了,用他的话来说:


“底下一堆年轻人等着抢我的位置,老板也在看我的表现,要是敢不回群里的消息,估计我也快凉了。”


问题是,这样的工作状态,真的对工作有帮助吗?



很多时候,我们被迫加班真的没有什么效率可言,因为太多琐碎的事情占据了时间。


一不小心,还染上了不少病: 失眠、胃病、脱发……



吃饭也尝不出吃饭的味道,玩耍也不知道玩耍的乐趣。这真是每个职场人的悲伤。

4

员工不是机器

需要的是被尊重


其实,很多人希望得到“下班自由”,并不是对工作不负责任。


如果工作真的很紧急,那么员工哪怕在下班期间,出于责任感,也会选择把事情做好。


就好比消防员、警察这些职业,一般都是24小时待命的,他们也一定会理解。


问题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白领,真的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在下班后还要处理吗?


很多时候,员工们被迫在下班时期继续工作,并不是因为工作内容有多重要,而是因为老板个人的喜好。


很多老板,他们把员工的时间当做自己的时间,把员工当成了自己家随叫随到的仆人。


他们最缺乏的,是对员工的尊重,是把员工当做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个体去对待。


所有事情,无非就是一句“真心换真心”,你尊重对方,对方也一定会尊重你。 如果都不把员工当做人对待,那么员工自然不会真心为企业打拼。


说到底,“我能随时在线”也许是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但任何一家成熟的企业,都不应该仅用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员工的真正实力。


真正成熟的企业,往往都是尊重员工的企业。


在制度上,他们往往能够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让员工能最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光靠低效率的加班;


在个人感情上,这些公司的领导往往能体谅员工的努力,不空喊口号,而是用各种福利和补贴去奖励员工的付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亲爱的,这是为什么?
8 年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人工智能像空气和水,是不可逆的趋势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