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前段时间,
cindy
帮土根刷牙时发现土根上面乳牙磕掉了两小块,原本就小的门牙变得更小了。
妈妈傻眼了,整天像只小猴子上窜小跳的土根什么时候、在哪磕的啊?
怎么办?
土根在意大利有自己的牙医,
cindy
赶紧拍了照发过去问。
牙医回复说:
观察段时间,看看会不会影响土根正常吃东西,有没有不舒服,如果没有,就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如果有,就要进行修补。
这么小的乳牙也能补?!
cindy
有点惊讶。
对乳牙的印象,很多大人都觉得反正要换的,坏了就等换牙呗。
事实上,这是蛮大的
误区
。
我怀瓜瓜时坏过一颗牙,吃足了苦头(那时不懂孕前要提前检查牙齿,孕期、哺乳期牙坏了也可以处理,拖了快一年,彻底坏了)。不得不做根管治疗(抽掉牙神经)、套上个假牙套,反复折腾跑医院。
健谈的女牙医和我,一来二去成了朋友。那时瓜瓜还没出牙,我打算提前做功课,就向她讨教。
她说:很多大人都不把宝宝乳牙当回事,坏了就等换。其实,
乳牙要好好保护,特别容易坏,最常见的是蛀牙和磕坏,都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孩子换牙、吃东西等,对生长、发育,甚至心理都有影响
。
宝宝出牙有早有晚,一般
6
、
7
月,但也有早的
4
个月,晚的要
10
个月。如果超过
1
岁还没动静,建议去牙医那检查下。
一般2岁左右出齐,共
20
颗。
左右牙齿对称发育“排排坐分果果”。有些宝宝的出牙顺序可能不按套路萌出,只要最终不影响牙齿排列就没事。等到6、7岁开始换牙,到12岁换完。
宝宝乳牙
发生蛀牙的概率很高,其次是磕坏。
容易磕坏的原因有两个:
·乳牙比较脆
小小的乳牙和宝宝一样,很娇嫩,尤其是门牙,一般都很小,坚固度也远远不如恒牙(成人牙)。
·宝宝特别好动
摔一跤磕掉门牙、甚至整个折断的的事很容易发生。
至于蛀牙,原因就更多了:
·宝宝的饮食习惯
一般都吃得比较软烂,容易黏在牙齿表面,也喜欢吃糖、饮料等甜食,细菌更容易附着在表面形成牙菌斑。尤其是睡前喝奶和长期喝夜奶的宝宝,更容易长蛀牙。
·宝宝睡觉时间长
睡觉时唾液分泌就会变少,冲刷细菌的功能也就减少了。
·没能及时清理口腔
不少宝宝还没怎么吃辅食就出牙了,很多大人都觉得喝奶的宝宝不用清洁牙齿。等宝宝长大一点,好好刷牙又总是显得很困难。
加上我们
还没养成像国外那样从小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
,所以,乳牙坏掉的宝宝越来越多。据统计,
我国
5
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七成多,也就是说
10
个宝宝里至少
7
个蛀牙。
牙医朋友说见过太多一口坏乳牙的宝宝,长得漂亮又可爱,但一笑就会露出黑黑的门牙。
有个
3
岁的小女孩给她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妈妈和奶奶一起陪着孩子来看牙医,医生表示孩子蛀牙太厉害,需要做修补,奶奶马上表示:乳牙要换的啊,补了不是浪费吗?
医生耐心地解释:首先,孩子的乳牙基本全部全部蛀了,现在才
3
岁,
乳牙要
6
岁才开始换(有些早的
4
、
5
岁,晚的
7
岁也有),到
12
岁左右才全部换完。
其次,如果现在再不补,
会疼不说,还会影响她吃东西,几年下来,可能会营养不良。
然后,虽然乳牙会掉,但
恒牙是在乳牙的根基上长出来的,如果根基不好,会直接影响恒牙生长。
还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
牙髓炎、牙根尖周炎
等口腔疾病。
所以,
发现宝宝的牙齿有蛀牙,就要尽快找牙医处理。蛀牙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千万不要想着乳牙反正要换,而耽误了治疗。
宝宝牙不好看,会影响自信。前两天,
有个小朋友的妈妈在
幼儿园的家长群说:自己家的小男孩
本来性格很阳光,最近突然变得沉默了
,见人会低下头,也不肯喊人。妈妈批评他没礼貌,他伤心地哭了半天,说出了原因,原来孩子的上下门牙有点烂了,黑黑的,被小伙伴笑话了。孩子伤心地说:
别人笑我烂牙好难看,我不想让别人看到
。
太心疼了!孩子的妈妈说,本来以为宝宝门牙有点蛀,也没说疼,反正最早换的就是门牙,就没在意。没想到居然给宝宝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牙外伤
80
%发生在上前牙,
牙齿折断后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容貌美观、发音及咬合功能。
我把土根的照片发给了国内的牙医朋友,她的观点和意大利牙医一致:门牙缺口目测不算大,
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对吃东西没影响,可以不管,等换牙
。
但是,
如果影响吃东西,就要修补。最好是把原来的牙粘回去,找不到就用其它材料
(
如瓷牙、树脂补牙等)
代替进行修补
。
牙医还告诉了我,遇到宝宝牙齿折断时怎么正确处理:
1、
最好能
找到掉落的那部分,并保持牙齿的湿润,可保存在清洁的水中。
如果是完整脱落的牙齿则最好保存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以保证牙根表面细胞的活性。然后赶紧带上孩子一起去看牙医。记得别让孩子拿,防止不小心吞吃了。断的牙齿实在找不到也没关系,医生会有材料补。
2、修补后小心保护,定期检查
牙齿再接或修补后,牙齿强度肯定没有本来的坚硬,所以,要小心点,尽量避免再次磕撞到或撕咬很硬的食物。平时更要注意好好刷牙,
3~6
月定期复查,看看修补的牙齿是否会脱落
。
写在最后: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就要开始认真护理啦。
千万不要等到宝宝牙齿长得差不多了再开始,那时宝宝牙齿可能已经有很多问题了。
具体的方法我之前写过一篇(
《
蛀牙居然会影响大脑发育?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就应该刷了!妈妈千万要重视!
》
)
最佳的清洁牙齿的方式是
电动牙刷
+
牙线
。
大多数宝宝都不太愿意老老实实刷牙。
我一开始就想办法让瓜瓜对这件事的初印象尽量美好点:
给他选了可爱的牙刷,和他喜欢的水果味牙膏;把刷牙当成是一个游戏介绍给他;刷牙时给给他唱儿歌当配乐;刷完再好好表扬:你好棒呀!
刷完后,还要再仔细给他检查,有时会再用最细的牙线帮他清洁牙缝里的残留物。
除了认真刷牙,最好能像国外那样
定期带宝宝看牙医
,
1
岁开始去牙科进行保健检查,每隔
3~6
个月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治疗。
记得一定要去正规的牙科。
尤其是去牙科诊所,得事先确定卫生条件过关。虽然小的牙科诊所比去大医院的牙科方便甚至便宜,但是,如果器械消毒不够卫生而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看牙很多时候会见血,如果消毒不够彻底,就有可能传染疾病。
悉尼牙科诊所消毒不严,导致数万人有感染艾滋、肝病的危险
牙医还提醒了一点,我也觉得宝宝从小要注意点:
宝宝长牙后,要给咀嚼硬一点的食物,比如
2
、
3
岁后自己啃整个苹果、梨吃,不要一直切成一块块吃。
因为喂养太过精细,硬一点的食物吃得少,乳牙得不到充分锻炼,就容易在
6
、
7
岁换牙时发生
乳牙滞留,
就是乳牙还没掉,同一位置上的恒牙就长出来了。
朋友的6岁宝宝,乳牙还没掉,恒牙长出来了
现在的宝宝发生乳牙滞留的情况越来越多,到时候不但可能得拔掉乳牙,恒牙还容易长歪。
瓜妈补充说:
上个礼拜我们发起了关于
垃圾分类的倡议
(
联合国警告,我们的孩子或将面临高温毁灭性气候?这真不是科幻片!
),收到了好多特别正能量的留言,文章最后有一个
送绘本的活动
,我们已经在昨天下午抽出了40位获奖的妈妈,发布在我的朋友圈了,大家可以关注下我的微信查看中奖信息。(还没有我微信的妈妈欢迎加我“
guamaw
”)虽然这个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倡议是永久有效的。
另外周末跟大家分享了一个
双十一的抽红包码
,
最高有1111元,
每天有三次机会,抽中的红包可累积使用,大家别忘了每天去试试,能省一点是一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