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刀锋2020
爱股票(www.aigupiao.com):专业股市新媒体和投资者社区,汇集刀锋、天策、涅槃等诸多名家,全部内容独家原创。每日分析大盘走势,捕捉题材热点,解读财经要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国色天香彩色银币,龙头币! ·  20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21 小时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蛇钞二次预约号段公布!重点关注这些号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刀锋2020

靴子落地?下周这件大事将见证历史!

刀锋2020  · 公众号  ·  · 2020-11-01 21:46

正文

这个周末,没啥大消息!周五美股继续跌的稀里哗啦,刀锋钟爱的特斯拉和苹果股票,双双大跌5%。尤其是苹果,刀锋感觉三季报利空是错杀,毕竟phone12延期发售了嘛,短线抄底了一部分仓位,但尾盘并没有V回来,有些失望!


比较超预期的新闻,是 全面注册制的迅速推进 。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专题会议,强调要“ 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刘副总理一锤定音,A股主板的注册制,大概率明年上半年就能推出。刀锋认为市场短期影响不大,毕竟创业板已经执行注册制一段时间了,当前的IPO频率也足够高,融资额不小。 全面注册制之所以如此着急,主要还是为了尽快抹平交易双轨制,将20cm扩展到整个资本市场,防止类似天山生物和豫金刚石的投机。 长线利空小中小盘绩差股。


这次专题会议,同时强调了 要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刀锋认为这一点非常关键,但不能只打雷不下雨。 股票数量越来越多,只进不出的话,必然影响资金效率。A股未来,还是要学习美股好榜样,优胜劣汰,才能打造10年长牛,而不是类似港股的遍地仙股和僵尸股。


会议还关注了金融科技:“ 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这些话,感觉是针对蚂蚁金服和马云说的。对于金融科技,引发的讨论比较多,但上边的总体基调还是加强监管。



刀锋昨天看到黄奇帆的一段视频,讲到 蚂蚁的花呗借呗,高达几千亿的贷款规模,背后的小贷公司,最初自有资本金竟然一度只有30亿,杠杆高达100倍。 后来被一行三会强行摁住,要求提高资本金,把杠杆率控制在了10倍以内。


马云因此不太高兴,在某重要论坛各种diss,说巴塞尔协议已经严重过时了,现在是大数据为王,不能再用当铺思维经营金融企业……但很明显, 监管层没给面子,金融委专题会议表态,要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马云,就给特殊待遇。这无疑也限制了蚂蚁集团未来的想象空间。


不过, 对于下周蚂蚁集团的上市,刀锋依然认为会被爆炒。 因为关注度实在是太高了,流通盘又太少,50万的科创板门槛,根本挡不住资金的疯狂。但 理性的涨幅,50%差不多了,对应3万亿的市值,已经是宇宙行的两倍。


刀锋认为,蚂蚁的高增长,并非没有天花板,中国特殊国情,不会放任蚂蚁吞掉国有金融机构的全部地盘,能让一家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算是很给面子了!除非蚂蚁能走出国门,去抢欧美白人的生意,但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连TikTok这种纯娱乐软件都被封杀,更何况金融行业?


即便是在国内互联网领域,蚂蚁也很难做到“赢家通吃”,国人使用支付宝的频率,已经低于微信支付,腾讯的微粒贷和理财通,有分食蚂蚁蛋糕的绝对实力。而且,京东拼多多和美团,也都在搭建自己的支付体系,更不要说雄心勃勃的字节跳动了!


刀锋认为,基于稳妥考虑,如果蚂蚁集团的首日涨幅超过60%,短线不建议再追涨。若超过100%,就该小心会否成为又一个中石油了!


周末,某私募小清新就发文称, 每一个巨无霸的上市,特别大的IPO往往都是一个时代的顶点。 比如说中石油曾经上市是在2007年,对应的是大宗商品10年大牛市的顶点。而蚂蚁集团上市,很可能对应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和“居民消费高杠杆时代”的顶点。

……


周五大盘“一阴吞三阳”,技术形态比较难看,但关于下周股市,刀锋并不悲观。 导致市场近期下跌的几个利空因素,全球疫情、美国大选、巨无霸上市,三季报等,大部分都会在 本周“靴子”落地,后市已经没有更坏的消息了。3200点的箱体下轨,构成买入机会,一波中级反弹正呼之欲出!


关于全球疫情升级,外盘理论上不会重现今年3月的恐慌。 首先是因为各国的治疗方案日趋成熟,死亡率已大幅下降到流感的程度;其次,疫苗渐行渐近;第三,货币大放水和财政刺激有望因疫情得到延续,进而在资金面层面支撑股市繁荣。


更何况,其他国家因疫情陷入混乱,会更加彰显中国供应链的巨大优势,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外部订单,纷纷转回中国就是证明。外资配置中国核心资产的大趋势,未来一定会不断加强,而不是减弱。


国际资本尤其是大体量的配置型资金,都要往中国涌入,因为中国有一个特别有诱惑力的条件。《经济学人》原文是这么说的: 中国提供了眼下世界其它地方最罕见的两样东西:GDP增长和高于零的利率。


大资金寻找投资标的,选择逻辑有两条:第一是蓄水池足够大,第二是风险足够小。在滞胀环境下,以前大多数保值的投资都亿失效,比如房地产、银行、贵金属等等。只剩下一个可以实现增值的地方:那就是优秀的、具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


但资本市场也不是到处都能够避险的,毕竟你投1000亿下去,不是投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而是要投到蓄水池足够大的个股里。企业不够大,您的钱刚进去,就把股价炒起来了,当然达不到长期蓄水池的目的。


因此,大资本选择上市公司投资的条件是:公司市值足够大,未来发展有保障。不仅外资,随着内资机构资金量的不断壮大,选股逻辑也在趋同。动辄发行几百亿的基金经理,可选股票池非常有限。这也是刀锋一直强调长线价投只买千亿市值以上龙头股的主因!


关于美国大选,11月4日就要出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