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拾遗君写了陶渊明。
陶渊明退居田园的第三年,
家中失火,房子粮食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天天过着挨冷受饿的穷苦日子。
朋友举荐他出去当官,他拒绝了。
朝廷下诏书让他当官,他拒绝了。
大家都劝他:“何必把自己弄得怎么贫苦,人活在世上,还是要有一点点妥协。”
是啊,只要陶渊明稍稍妥协一下,
看在钱的面子上委屈一下自己,
立马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但他坚守原则,一一拒绝了:“我天性如此,当官会违背自己本性,我还是做一个快乐的农民吧!”
很多人都觉得陶渊明活得很苦,
其实并不,他在坚守做农民中获得了生命的大愉悦。
我们再来讲讲屈原。
屈原被流放后,跑到江边转悠,
正琢磨着要不要跳江。
这时,一个打鱼的老者走过来问:
“你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混成了这样?”
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老者说:“沧浪之水如果清兮,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浊兮,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他劝屈原不要活得那么较真。
但屈原说:“我宁愿跳江,葬身鱼腹,也不愿让晶莹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
很多人觉得屈原活得太悲摧傻逼了,
其实并不,他在坚守做仁臣中获得了生命的大欢欣。
屈原,一根筋地坚持要改造现实。
陶渊明,一根筋地坚持要退居田园。
这两种生活方式,很难说哪一种更好。
但无论你坚守哪种,都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大欢欣。
就像辩论大神黄执中所说的:
“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可以从自己的原则中得到幸福。谁得不到幸福?半吊子的人。”
因为你既不能享受保守的幸福,
也不能享受开放的自由的幸福。
你在此岸望彼岸,最终两头不到岸。
人生,真正获得大幸福的人,
都是坚守某种生命原则不摇摆的人。
有原则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