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清晨五点多,被手机振动吵醒。
“喂……”我把这字拖得老长,算小小地抱怨被吵到,“老爸,现在才五点多”。
“你还没醒?”,他语气里都没有半点歉意的,更像是震惊于我没早起。“等会儿天亮了,我去给你顺丰寄点月饼和板栗,记得去拿”。言简意赅,挂了电话。
九点多,放书桌一旁的手机又震了一下,是他发来的微信消息。也很简洁,就一张快递单号的图片,寄件人写的是“陈先生”。
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是在图书馆这样的公众场合,我还是没忍住有些鼻酸,眼泪就顺势落下来。
其实,“陈先生”这个寄件人称呼,还是我提醒他改的。学经管的人可能对个人隐私信息都很敏感,鉴于他经常给我寄快递,劝说好几次,终于得到了同意。
其实,老爸一开始对微信是无比拒绝的,他说自己已经很多年不用拼音了,不会打字的。上个假期,他要用我平板看书,我趁机谈了个条件。
“那你让我教你把微信学会,可以不发文字呀,用语音,用图片,用视频都行的。当然,红包也接受。”
“而且,话费很贵的,每天一个电话,都够我回家机票钱了。老爸,你就当为自己省钱吧。”
其实,陈先生,忘了给你说,我也给你和老妈寄了月饼的。当然,还有你爱吃的蛋黄酥一起的。
2.
和很多年的中秋一样,今年的中秋,还是不会和家里一起过。
昨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电话里老爸习惯性问我,“今天过得开不开心?有没有吃到喜欢的菜?”
我想都没想,直接开启委屈模式,“肯定不开心啊,离家近的都回家了,有钱的都出去旅游了,而我,看了一天的论文。太惨了太惨了”。
电话那头,他还不厚道地笑了,提醒我昨天才发了奖学金,“你想回来就回来,想出去玩就去玩,不要把生活过得那么惨嘛”。是的,我就知道,他能听出来我那是随口的玩笑,就为了听他说这句话。他也知道,那笔钱,我有其他预算了。我这么说,就纯粹是撒娇抱怨,肯定是不会买机票回去的。
“老爸,你记得今天什么日子么?”
“嗯?”
“今天,是你和妈妈的结婚纪念日呀!她刚才都给我抱怨了,你都没表示的么?”
挂电话之前,耍赖要求老爸谢谢我,提醒了他这么大一件事。心满意足结束对话之后,暗戳戳在愿望清单里写上,“陪老爸老妈去拍结婚二十五周年纪念照”。
3.
每次回家,重庆到昆明数百公里,行李箱都是自己拎的,却在到家门口后,看到你的那一刻,委屈巴巴把行李箱直接递过去,“老爸,这个真的超级重,你帮我拎到三楼吧”。然后看着你上楼的背影,莫名觉着幸福。
在家的时候,听你说起这段时间看书喜欢的观点,或者看你展示最近的锻炼成果,总是会像个小迷妹一般,忍不住地夸“我也觉着有道理!”、“老爸,你柔韧性比我都好!”
想让你带我去以前很喜欢的一家小餐馆吃早饭,也会闹着让你承认“爱我比爱我弟多一些”,得到满意结果后,很得瑟表示明天早饭我请你了!其实,花的还不是你给的钱。
我后来都在想,是不是你在身边的时候,我总是像个小孩子,一直吵着让你帮忙,让你关心,让你陪伴……以至于,你到现在都觉得,我出了家门就不能照顾自己了。
有次除夕,我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还擦伤了右手。回家后,年夜饭上你一直在看我很艰难用左手使筷子,问我为什么突然想学自行车。其实,你不知道,在那天之前很久,我就会骑着自行车去跟同学玩了呀。对,那时候,小学三年级。
有个冬天,突然降温,你来学校给我送被子,刚好看到了我和同学很吃力搬着桶装水上楼。你说很意外,觉着我肯定做不了这种事儿。其实,你不知道,我那会儿一个人往饮水机换桶水,已经很轻车熟路了。对,那时候,初二。
上个暑假,回家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晚点,出了机场就已经挺晚了,我打电话给你说今晚不能按时到家了,让你和妈妈先吃饭,早些休息。可你还是唠叨了好久,问要不要让大伯来接我,还顺带埋怨说我不该为了省一百多块钱,买那么晚的机票。其实,如果不晚点,那趟航班到昆明也才下午五点多,真的不算晚;而我,也没有那么“傻”,在起飞之前就和同学联系了去借宿一晚的。对,那时候,我都大学毕业了。
4.
你在身边,我就只想当个孩子,而你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父亲。
你不在身边,我也有努力生活的,毕竟,成人的世界,还是挺辛苦,挺不易的。
这些年,听过很多人对我的期待,对我的要求,也试图去努力达成一些目标,获取一些认可。
可你说得最多的期许,是“健康、快乐、能照顾自己”,再无其他。
陈先生,谢谢你。
给了自由,却一直以爱护航。
尽管我跟你吐槽了很久,寄份月饼而已,不用选顺丰,但是,碰巧我也寄的顺丰。
想到今年中秋,还和以前一样,吃到你寄来的月饼,也算开心,希望你也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