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被点燃的焦虑
其实,为知识付费一直都存在。从孔子开坛收徒开始,上学,买书,请家教,哪个不是为知识付费?
我们关心的不应该是“为知识付费”这个事情是否合理,而是为什么今天“为知识付费”会成为一个大家趋之若鹜的热门现象?
在我看来,今天的知识付费热潮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广泛普及,催生了这次浪潮。
🔹 因素1:焦虑普及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为知识付费的前提条件是对某个知识有需求。然而,心理学实验早已证明,人们总会自我评价偏高,也就是人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是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正如调查显示,90%的司机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开车更安全。
所以,我们通常自我感觉良好,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知识需要再学习再进步。即使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存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并不知道,也就不会焦虑。
而移动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改变了这一切。突然之间,这个世界的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信息流动速度和广度处于同一水平,我们一下子看到了,原来有太多的牛人比自己厉害很多,更可恶的是他们还每天通过微博、公众号展示着自己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比现在还要更厉害……
终于,这时人们的知识焦虑被放大了——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我不知道就算了,可是一旦看到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 因素2:消费冲动化——花钱买来的安心
然而,即使你再焦虑、再想要学习,但如果只能通过去邮局填写汇款单的方式缴费学习的话,你多半会拖沓很久也不采取行动——行为设计学研究早就发现:支付方式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愿。
幸运的是,经过支付宝多年的深耕培育,再加上微信红包一闹腾,中国人一夜之间全都习惯在手机上缴费——输入6位数字密码或者按一下指纹,钱立刻就花出去了。
这种极其便捷的支付方式,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付费打开了一条高速公路。尤其是当知识付费的产品单价往往只有几十元到199元时,人们因为焦虑而产生的冲动消费比率就会大幅提升。
这和花200块钱请路边算命大仙算一卦是一个意思:钱也不多,就听一听他怎么说,万一有用呢? 在用户知识焦虑的放大和支付方式的便捷两大背景下,知识付费的购买力就被激活了。
🔹 因素3:赚快钱的诱惑——他可以,我凭什么不行?
前两个因素主要是用户这一方面的变化,而在知识供给方——“导师”这边看到的则是另一幅景象。
由于用户的焦虑,使得在网上卖知识的第一波“导师”迅速地赚到第一桶金。而这时媒体又推波助澜大肆报道这种赚快钱的诱惑。这下好了,赚到钱的导师突然让很多人惊讶:他都可以赚钱?那我也行啊!
结果,跟风者下水尝试淘金,发现还真能赚到钱。结果,这触动了更多人:他都可以赚钱?那我也行啊!
好了,知识付费淘金热产生了。
所以,回头想想看,现在天天谈论的知识付费热,其实是被一帮技术工程师搞出来的——可是现在肚子大了,他们却根本不负责了。做一个技术工程师,真是一个挺酷的事情~
扯远了,拉回来。
第二阶段:影响力变现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现在这一波投身知识付费热的人,他们往往具备两个特征:
🔹 1、拥有位置红利
现在享受知识付费红利的人,往往是媒体人,尤其是新媒体人居多。
为什么?
倒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聪明,更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距离知识变现的位置更近——他们懂传播,有一定影响力,只要在自己的系统上添加一个付费功能,就可以直接收钱。
所以,他们在这个知识付费的生态系统中位置正好,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有更大机会享受了第一波红利。
🔹 2、影响力的建立or透支
对于一个成熟的知识付费产品供应商而言,他应该是越卖课程影响力越大——比如孔子。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反馈系统。我也认识很多好老师,他们在这一波知识付费浪潮中建立了更广泛的良好声誉与口碑。
可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却似乎没有获得这种正反馈——他的知识产品越来越难卖,获取新用户的边际成本不断增加。
最后导致获得一个新用户必须在不同平台大量买广告或者用流量置换——而没有高复购率的知识付费产品是极其危险的,用更多的广告投入来拉新用户无异于饮鸩止渴。他们不是在知识付费浪潮中建立影响力,而是在透支和变现影响力。
这个情况,似乎很多想要加入这股淘金热潮的积极分子也发现了,他们常常问一个问题:知识付费的风口你看还能有多久?是啊,要是自己刚进去,风就停了,不就把自己摔成猪了吗?!
说到这里,就基本上是知识付费风口的产生原因和发展现状了。接下来再聊的,就是我推测的内容了。
第三阶段:平行的头部力量
在我看来,新的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知识付费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用户多一些“人生导师”并没什么坏事——有人爱把这种现象鄙视为“交智商税”。如果学习是教智商税的话,那我愿意多交点。
知识付费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问题是目前这个赛道上,选手良莠不齐,所以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从网上扒下来的内容都敢直接变成付费课程拿来卖,当然是不正常的。
可是,这种浑水摸鱼的选手,在未来的竞争中,预选赛都进不去——在这个知识付费的竞赛里,最终一定是专业的竞争者的舞台。
而且,由于以电子形式保存的知识产品,其销售的边际成本极低,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知识付费的特定领域里大概率会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
但是,由于“知识”这个名词就像“水果”一样,是一个看似清晰、实则指向模糊的概念——同样是水果,卖苹果和卖草莓的方式就完全不同;同理,卖不同“知识”服务,也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用户服务方式。
因此,在“知识”服务领域里很可能会跑出多个赛道,形成多个知识服务领域中的“平行头部力量”。
如果我们再大胆地进行下一步预测,当平行头部力量的市场地位一旦确定,市场竞争就进入又一个新阶段:非标垂直领域的知识服务竞争将成为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