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甲
成甲,罗辑思维“得到”APP《成甲说书》节目作者;罗振宇、脱不花、万维钢、李笑来联袂推荐的最具实操性的学习方法专著《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红星新闻  ·  沈阳一副区长搭档网红主播卖房!本人回应 ·  14 小时前  
红星新闻  ·  沈阳一副区长搭档网红主播卖房!本人回应 ·  14 小时前  
申妈的妹子圈  ·  抖音发布公告:将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 ·  16 小时前  
申妈的妹子圈  ·  抖音发布公告:将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 ·  16 小时前  
高校人才网V  ·  长沙理工大学2024年人才招聘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成甲

我为什么钦佩那些不捡便宜的人

成甲  · 公众号  ·  · 2017-05-01 20:29

正文

先插播两条消息:


一、《好好学习》电子版已经在"得到"APP独家首发。一个月后,将在其他平台陆续上架。


二、4月29日(周六)下午1:30,我将在广州购书中心六楼尚文馆进行新书分享签售。届时彭小六老师也会一起,我们一块儿和大家聊聊。

活动具体情况,看今日公号第二条消息。



历史就像一个周而复始的大转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当初的盘面,而“淘金热”就是转盘上一个重要的刻度。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身边就会出现一股“淘金热”。在我的成长记忆里,看到过:90年代末的直销淘金,2000年后的矿产淘金,2005年后的地产淘金,2010年后的创业淘金……最近似乎又看到了一个新“风口”:知识付费淘金。



这些事情之所以为成为“淘金热”,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蜂拥而入。

 

这半年来,网上突然冒出了很多“人生导师”为世人点迷津。导师们有听说过的,也有没听说过的;有的来自北上广,有的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当然,还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


如果导师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就罢了,可神奇的是,他们往往宣称能帮助你掌握各种让人快速改变自己的能力,广告词的大意基本是:让你21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当然,我并不是要讨论出现的这些导师的对错,我只是说,这种现象真实发生了。


而这时,很多人开始困惑于这种现象,但更多的人决定投身其中。因为事实上,加入这股“知识付费淘金”热潮人群的人,总是或多或少有所斩获的。


我曾经与某业内资深人士私下聊天时,他给我算了一笔账:


对大多数人而言,出一本书是很难的;就算写出一本书,能卖出1万本也是很难的;就算是卖出一万本,自己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的,可能都不到1万来块钱吧……


可是如果他去一个平台开设一门99元的课程,只要卖出100份,就能赚到1万元——知识变现的效率比传统出版业高了10倍。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突然间那么多人涌入其中——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只不过,我们的生活里突然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人生导师,学生都快不够用了。不少人开始发出质疑:“知识付费是个骗局”、“内容付费是个伪命题”等等声音开始浮现。

 

其实你说知识付费是骗局也好,遍地人生导师是一夜长出来的也罢,事实上,他们今天就这样硬挺挺地立在这里了。


比起大家热衷于对这个事情进行各种评论的态度,我倒是更关心另一个话题:这个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以及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


1

知识付费的兴起原因与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被点燃的焦虑


其实,为知识付费一直都存在。从孔子开坛收徒开始,上学,买书,请家教,哪个不是为知识付费?


我们关心的不应该是“为知识付费”这个事情是否合理,而是为什么今天“为知识付费”会成为一个大家趋之若鹜的热门现象?


在我看来,今天的知识付费热潮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广泛普及,催生了这次浪潮。

 

🔹 因素1:焦虑普及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为知识付费的前提条件是对某个知识有需求。然而,心理学实验早已证明,人们总会自我评价偏高,也就是人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是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正如调查显示,90%的司机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开车更安全。


所以,我们通常自我感觉良好,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知识需要再学习再进步。即使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存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并不知道,也就不会焦虑。


而移动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改变了这一切。突然之间,这个世界的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信息流动速度和广度处于同一水平,我们一下子看到了,原来有太多的牛人比自己厉害很多,更可恶的是他们还每天通过微博、公众号展示着自己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比现在还要更厉害……


终于,这时人们的知识焦虑被放大了——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我不知道就算了,可是一旦看到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 因素2:消费冲动化——花钱买来的安心


然而,即使你再焦虑、再想要学习,但如果只能通过去邮局填写汇款单的方式缴费学习的话,你多半会拖沓很久也不采取行动——行为设计学研究早就发现:支付方式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愿。


幸运的是,经过支付宝多年的深耕培育,再加上微信红包一闹腾,中国人一夜之间全都习惯在手机上缴费——输入6位数字密码或者按一下指纹,钱立刻就花出去了。


这种极其便捷的支付方式,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付费打开了一条高速公路。尤其是当知识付费的产品单价往往只有几十元到199元时,人们因为焦虑而产生的冲动消费比率就会大幅提升。


这和花200块钱请路边算命大仙算一卦是一个意思:钱也不多,就听一听他怎么说,万一有用呢? 在用户知识焦虑的放大和支付方式的便捷两大背景下,知识付费的购买力就被激活了。

 

🔹 因素3:赚快钱的诱惑——他可以,我凭什么不行?


前两个因素主要是用户这一方面的变化,而在知识供给方——“导师”这边看到的则是另一幅景象。


由于用户的焦虑,使得在网上卖知识的第一波“导师”迅速地赚到第一桶金。而这时媒体又推波助澜大肆报道这种赚快钱的诱惑。这下好了,赚到钱的导师突然让很多人惊讶:他都可以赚钱?那我也行啊!


结果,跟风者下水尝试淘金,发现还真能赚到钱。结果,这触动了更多人:他都可以赚钱?那我也行啊!


好了,知识付费淘金热产生了。

 

所以,回头想想看,现在天天谈论的知识付费热,其实是被一帮技术工程师搞出来的——可是现在肚子大了,他们却根本不负责了。做一个技术工程师,真是一个挺酷的事情~


扯远了,拉回来。

 

第二阶段:影响力变现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现在这一波投身知识付费热的人,他们往往具备两个特征:


🔹 1、拥有位置红利

现在享受知识付费红利的人,往往是媒体人,尤其是新媒体人居多。

为什么?


倒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聪明,更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距离知识变现的位置更近——他们懂传播,有一定影响力,只要在自己的系统上添加一个付费功能,就可以直接收钱。


所以,他们在这个知识付费的生态系统中位置正好,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有更大机会享受了第一波红利。

 

🔹 2、影响力的建立or透支


对于一个成熟的知识付费产品供应商而言,他应该是越卖课程影响力越大——比如孔子。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反馈系统。我也认识很多好老师,他们在这一波知识付费浪潮中建立了更广泛的良好声誉与口碑。


可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却似乎没有获得这种正反馈——他的知识产品越来越难卖,获取新用户的边际成本不断增加。


最后导致获得一个新用户必须在不同平台大量买广告或者用流量置换——而没有高复购率的知识付费产品是极其危险的,用更多的广告投入来拉新用户无异于饮鸩止渴。他们不是在知识付费浪潮中建立影响力,而是在透支和变现影响力。


这个情况,似乎很多想要加入这股淘金热潮的积极分子也发现了,他们常常问一个问题:知识付费的风口你看还能有多久?是啊,要是自己刚进去,风就停了,不就把自己摔成猪了吗?!

 

说到这里,就基本上是知识付费风口的产生原因和发展现状了。接下来再聊的,就是我推测的内容了。

 

第三阶段:平行的头部力量


在我看来,新的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知识付费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用户多一些“人生导师”并没什么坏事——有人爱把这种现象鄙视为“交智商税”。如果学习是教智商税的话,那我愿意多交点。


知识付费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问题是目前这个赛道上,选手良莠不齐,所以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从网上扒下来的内容都敢直接变成付费课程拿来卖,当然是不正常的。


可是,这种浑水摸鱼的选手,在未来的竞争中,预选赛都进不去——在这个知识付费的竞赛里,最终一定是专业的竞争者的舞台。


而且,由于以电子形式保存的知识产品,其销售的边际成本极低,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知识付费的特定领域里大概率会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


但是,由于“知识”这个名词就像“水果”一样,是一个看似清晰、实则指向模糊的概念——同样是水果,卖苹果和卖草莓的方式就完全不同;同理,卖不同“知识”服务,也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用户服务方式。


因此,在“知识”服务领域里很可能会跑出多个赛道,形成多个知识服务领域中的“平行头部力量”


如果我们再大胆地进行下一步预测,当平行头部力量的市场地位一旦确定,市场竞争就进入又一个新阶段:非标垂直领域的知识服务竞争将成为新战场……


2

知识付费热的背后——谁最受伤害?


每一股“热”的背后,都是某个或大或小的泡沫。


泡沫之所以能够吹起来,往往是因为某些不应该加入的力量加入了其中。比如,那些宁可透支自己影响力也要加入其中的人。


我其实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人愿意透支自己的影响力去赚钱呢?因为,在我看来,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一边赚钱一边放大影响力,为什么要拿真正有价值的影响力直接贱卖换钱花?这不是杀鸡取卵吗?

 

这个问题,我在看到一篇新闻故事后突然想明白了。

 

某地从事能源行业的很多民营企业家都发了财,各个身价过亿。不过他们虽然钱多,但花钱的地方也多,所以经常要借钱周转资金。


可是,后来国家调控,行业不景气了,民营企业银行贷款不好拿,就常常从民间借贷。


我原本以为这个时候借钱给这些老板的人会少很多。可是我发现,借钱给他们的人反而更多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突然伸出援手了呢?

仔细一看,原来是老板给的借款利息极高:借款50万,一个月就给2万的利息,一年光利息就是24万啊~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些人把家底全拿出来借给煤老板——结果可想而知,老板还不上钱,跑路了。

 

这个事情和知识付费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看来,参与“高息揽储”的用户和参与“透支影响力”的导师一样,他们掉进了一个组合心理陷阱:错误的短期激励+易被忽略的长期影响。

 

我们的行为往往会在系统的不同层面产生多种影响。


比如你在田里认真种地,短期的结果是觉得很累,可长期的结果是能秋收吃饱饭。这就是努力种地这个行为的多重影响。


对于种庄稼这件事情,我们很熟悉,很容易想到它的长期影响。可是,当我们处理一些不那么常见的事情时,往往考虑不到它的长期影响,而会更关注眼前的结果。而当眼前结果的利诱更大时,我们的这种心理倾向会被进一步放大。

 

高息揽储的资金供给方,不是不知道这个钱借出去有风险,可是当看到别人每个月什么都不干就能收入高达2万元的利息时,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么长时间都没事,以后也不一定有事,坚持2年就回本了,到时候就是纯赚的。他们的短视行为被高额利息激励后,显得特别划算,而风险就看起来小了很多。

 

而把影响力拿来直接变现的人,也是看到别人“知识收费”一下子就能赚好多钱,放大了短期行为的激励。而未来影响力受不受损,还是不一定的事情呢。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他也就加入其中了。

 

这不由让我又想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文革时候农业放卫星,亩产一万斤。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一方面,政治形势扭曲,放卫星能够获得立等可及的政治利益;

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想,到时候有问题再想办法,大家都这样,说不定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再一次:错误的短期激励+对长期影响的忽略给人们造成损失。

 

想到这里,我就挺佩服那些明明现在能捡“便宜”而不跟进的人。其实他们要克服各种诱惑,理性地想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后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3

延迟的负反馈


不过,其实如果我们多一点系统思考的能力,理解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一个基础模式——延迟的负反馈,那么这个问题可能就更容易看得清楚一些。

 

所谓“延迟的负反馈”是指,我们的一个行为导致的结果,有时候不是立刻带来反馈的,而是要延后一段时间。而如果我们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就会被误导。


比如此前我们提到魏则西事件时进行的分析——百度在医药板块的竞价模式很长时间没有问题,其实不是真的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反馈出问题——系统反馈延时了。


(相关文章: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

 

如果再考虑到一个行为在系统不同层面、不同时期的影响效应(二阶效应)以及心理学中的激励扭曲效应,发现和认识到延迟的负反馈就更难了。


比如,“吃亏是福”这个概念就是一个很容易听懂、但很难践行的概念。因为,吃亏行为本身带来的是惩罚效应,而吃亏之后未来会不会真的有福是一个长期看不确定的事情,那么当我们要吃的亏越大,我们就越难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假设我们一吃亏,第二天就会有福报,恐怕愿意践行这个道理的人会大增。

 

可是真实的世界往往要复杂得多,各种短期的因素,长期的因素,扭曲的因素,误导的判断都影响着我们。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到现在势头好,就要赶紧加入,也不要看到现在形势不妙,撒腿就跑。

 

要知道,你现在看到的“好”,可能只是未来的“不好”还没到;你现在看到的“不好”,却是给未来埋下“好”的伏笔。


换句话说,你不要简单地根据事情现在的结果做判断,而是要站在结果现象的背后,思考它的原因是什么,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真正影响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对问题表象做出反应,就好像医生在根据药片的颜色来给你开药——只看现象,不问原因,极其危险。

 

前天,又有人问我:你看知识付费的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我说,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与其猜测追这股热潮,还不如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实在。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周华健的那首《难念的经》,作为本文结尾,正是合适: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

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

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


·如何把读到的内容化为己用?

跳出读书的“低水平勤奋”陷阱


·相关文章:

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