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几天你一定在关注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
下面这张图已经在网上疯传:
一位无助的母亲抱着儿子遗像、瘫坐地上,身后是大门禁闭的学校,教学楼上“求真求实、至善至美”(seek truth from facts, pursue perfection from average)显得那么突兀。
事件目前还在发酵,舆论处于分裂状态,谁都说服不了谁。
大部分当然是同情和支持母亲讨真相的,还有人认为家长和学生被捂嘴了,
还有人认为校方做得没问题,
还有人认为有境外势力参与操控舆论。
舆情滔天,校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一开始,校方就能积极面对、坦诚公开细节和真相,那么我相信事情不会闹成这样。
平息重大舆情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而不是藏着掖着,这只能滋生出更多谣言和恶意解读。
事情发酵到如今这个程度,网上大多数人现在已不再相信最后的结果是不是真相了,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已经低到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这让我再次想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The Tacitus trap)。
塔西佗
塔西佗是古罗马历史学家,他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塔西佗陷阱”学说:
…describes a situation where an
unpopular
government is hated no matter what it does and whether it is right or wrong…
“塔西佗陷阱”指如果gov失去其公信力,无论如何发言或是处事,社会均将给予其负面评价。
当然,“塔西佗陷阱”不仅适用于gov,也适用于个人、组织和机构。
比如特斯拉,对于“刹车失灵”维权事件的公关一直没做好,以至于后续每个跟特斯拉有关的事故都要被扣上刹车失灵的帽子了。
这就是“塔西佗陷阱”。
这里需要解读一下刚刚维基百科提到的一个单词:
unpopular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流行的”,因为我们都背过 popular(流行的)对吧?
但你有思考过 popular 的本意吗?“流行”到底又是何意?
popular 其实来自于拉丁语 populus(=people),很多相关的英语单词都是基于这个源头,再如:
populist: adj. 民粹主义 的
population: n. 人口
populous: adj. 人口稠密的
public: adj.公众的、公共的
所以 popular 的本质就是“得到人民欢迎的”,简单来说就是“得人心的”,你想一个东西如果是“得人心的”,自然就“流行了”。
而 unpopular 的本质就是“不得人心的”。
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当一个人欺骗过你一次,你就不会再相信 ta 了是吧?
人的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会不断提醒大脑,把这个人对你的任何一次好,识别为伪装起来的欺骗。
然而,对抗“塔西佗陷阱”最好的方法,正是成都四十九中教学楼上的那句校训:
求真求实
(
S
eek truth from facts)
不要求至善至美,但至少要求真求实,从一开始就要真诚沟通、如实相告,不藏掖、不隐瞒,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道理说说简单,有时很难做到,但只有这样做了,才会逃离塔西佗陷阱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