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控基金
首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首控基金”),经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核准,注册资本5亿元,是一家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及投资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首控基金

关于上市公司回购和股东增持这事儿,港股教育股早已“动手”!

首控基金  · 公众号  ·  · 2018-11-01 08:54

正文

就在中国平安爆出拟千亿元回购股票的新闻还在刷屏之时,证监会一纸声明,让回购火上浇油。

29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公告称,称拟酌情及适时回购公开发行的境内、境外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发行总股本的10%。截至当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报62元/股,总市值1.13万亿元。若按照10%上限计算,中国平安回购资金将高达1130亿元之巨,堪称A股史上最壕回购。

除了中国平安,近期还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回购计划,仅在中国平安“动手”的前一天(28日)晚间,A股就有4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提议或最新进展公告等。若按照回购规模上限计算,上述41家上市公司回购预案规模将达167.51亿元。

上市公司密集回购,这与A股大市跌跌不休的态势紧密相关,更与这些上市公司本身以及公司股东普遍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资金较为充裕、认可公司前景相关,但A股回购潮真正的助攻手,则是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的《公司法》,该法案对公司法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了专项修改。证监会随即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法》修改决定,依法规范与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

这还没完。30日上午10:39,证监会发布声明称,“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随即,A股强势翻红并一路走高,回购概念股成为上攻先锋队。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7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公告,其中578家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总额高达308.71亿元,是2017年全年金额的三倍,创A股市场回购历史纪录。

2018年的A股市场跌跌不休,截止30日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已分别跌去22.35%、33.20%和34.83%,进而引发上市公司回购潮一浪接一浪。港股今年也不好过,恒指较年初已跌去17.83%,较年初高点跌近8900点!

A股上市公司回购浪潮汹涌澎湃,港股上市公司回购和股东增持也是不逞多让

以港股股王腾讯控股(0700.HK)为例,从9月7日起,腾讯开始密集回购股份,到最后一次操作的10月12日共34天24个交易日内,腾讯共完成了24次回购,涉及284.8万股,涉资金额88680.28万港元——这期间,腾讯的股价共跌去19.48%,但腾讯回购的频次和力度也随着股价下行而不断加速。

在这一波港股回购和股东增持的浪潮中,内地教育股先知先觉,在8月10日司法部公布《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引发教育板块暴跌之前,以枫叶教育为代表的内地教育股,就已经开展增持或回购操作。

据首控基金统计,仅今年8月份至今,包括枫叶教育、睿见教育、21世纪教育、希望教育、新高教集团、民生教育和中国春来在内的7家内地教育股就有公司回购或股东增持,占13家内地同行总数过半。

首控基金查阅的数据显示,自7月9日起,枫叶教育以大股东任书良为首的股东就已开始大规模的增持,截止9月27日,枫叶教育一众股东累计增持的股份数量达7.7亿股,涉资金额超过35.44亿港元。睿见教育股东李素文从8月13日起连续5次增持177.6万股,涉资金额808.58万港元;民生教育4位股东8月27日共增持1700万股;新高教集团5位股东两次增持2.063亿股;21世纪教育4位股东合计增持282万股,公司4次回购合计216.9万股,回购金额199.97万港元……

上市公司和股东在二级市场回购股份或增持股份,虽然对维持股价来说只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措施,但对市场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稳定股价、提振股东及投资者信心,同时也说明上市公司价值存在被低估的情况

诚然,由于上述教育股在总股本、市值、股价、公司资金实力和股东身家等方面的客观存在的量级差,内地教育股公司回购或股东增持的力度和吸睛效应,远不及中国平安、腾讯控股等市场大鳄,但这至少表明了公司和股东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


推荐阅读

首控基金聚焦3条赛道打造三大上市教育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