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游客去到圆明园,大家都知道景点「大水法」,但它在整个圆明园只占1.5%不到,
如果只在这里一览便走,错过了
2000
年后才重新恢复的那个山形水
系
,那就太可惜啦。
”
姜松
(看理想音频主讲人,节目有《漫游全球博物馆》《漫游世界遗产》)
这样说道。
去过圆明园不下几百次的姜松老师,对园子里的每一处古迹、每一件文物,
哪怕是一方草木中的断碑或是遗留下来的水井盖儿,都有大把鲜活的故事,随时能把前世今生道来。
(照片来自姜松老师夫人王海凌老师散步时随手拍)
乾隆时期,圆明园是皇家游园的重要场所,也是乾隆经常前往纳凉的地方之一。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景色优美,它的叠山、理水、建筑理念、植物配置等造园的审美,
为清朝皇帝们消夏纳凉营造了诗情画意的空间。
盛时的圆明园,
被称为夏宫。
(照片来自姜松老师夫人王海凌老师散步时随手拍)
在这座承载清朝皇帝无尽浪漫和遐想的夏宫里,
四十处园景,既有艺术创造又有人为写意,更有唐宋诗人词家的诗画意境。
水木明瑟、澹泊宁静...为何建筑各有别名?
如意、长春、蓬莱
...
众湖泊又呼应着什么?
皇室不在的秋冬春,那给谁住了?
在这个盛夏的周末,
看理想邀你与姜松老师一起
,
6月16日下午4:30-7:30
,
随姜松老师一同去到园子里,一探究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