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北京“空中花园”来了!在哪?长什么样? ·  昨天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开年必入联名·肯定是哪吒啊! ·  2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接下来的北京好美!2025春日赏花时间表来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写在98年职场新人加班猝死之后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1-01-05 13:00

正文

文丨Sean Ye   图丨源自网络

欢迎关注

猎聘视频号开通了! 每天都会分享求职攻略、求职案例,以及数据报告。以及大家关心的所有跟求职有关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问题哦!

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
↓↓↓




今天凌晨1点多,从职业社交平台脉脉上传出消息,拼多多远赴新疆支持「多多买菜」业务的98年的姑娘,因连续加班过度劳累,在下班途中猝死。


消息传到知乎,拼多多被广泛声讨。


在2021年的元旦假期里,一个鲜活的年轻生命走到了尽头。


她的个人签名是「为多多守新疆」。


这激起了网友们对于互联网大厂们的常态化996的愤怒。


我之前就在公众号里和粉丝调侃过: pdd外号黑洞——钱多,要命,没有个人生活。





1

pdd承担什么责任


大家忙着声讨,但很讽刺,也很让人愤怒的是,从法律角度来说,下班路上猝死,连工伤都不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举个例子,下班路上出车祸,工伤赔,有明确关联性;但下班路上猝死,却不会赔偿。


因为无法证明「猝死」和「工作」有直接的相关性。


很多网友说什么尸检证明过劳导致猝死,都非常理想化。事实上,我也希望能认定工伤,给姑娘的家属适当的补偿。


但是我说的不算,法律说的才算。


如果PDD给员工买了商业保险的话……


寿险是2-3倍年薪,意外险是5-20万。


如果企业再购买了企业责任险,被员工家属起诉赔偿的话,还能赔个几十万吧(连工伤都不算,怎么赢官司)


也就是说,运气好100万+,运气不好60万,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值这么多。


随后也有PDD员工反馈,公司没给买过保险……


这真的是非常有趣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分享过:

高薪但福利差的去处,往往意味着三高:高强度、高预期以及极高的不稳定性。

Sean Ye,公众号:瞎说职场 如何精准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


一个愿意提供高薪,但是不愿意给予员工基本福利保障的公司,不是好公司。


事实上,这么大的事件发生,根据PDD内部消息,公司并没有给自己的员工一个官方说法。


所以,这真的是值得加入的优秀雇主吗?


它真的在乎你的健康吗?



2

关于996



PDD的工作制度是11.11.6 ,一种变相的996。


据说为了争取社区团购的份额,部分员工甚至忙到好几天不睡觉。


对pdd,我丝毫不同情。


记得去年初全民防疫的时候,在国家要求延迟上班的背景下,很多pdd员工也是老早就开工了。运气好,当当暴雷了,他们没事。


但你们不会总运气那么好。


996是企业对员工搞涸泽而渔,这种工作方式是变态的。


996对于员工来说,凭借996挣钱是饮鸩止渴。


对企业来说,同样是饮鸩止渴。


这么消耗员工,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


我在之前的文章《 面试中被HR 问如何看待 996,该怎么回答? 》提过:

996的真相是:

老板/管理层不知道如何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也没有清晰的工作量规划,只能靠制度化的加班,让员工背锅,缓解自身的焦虑感。

企业看到的员工医疗成本只是表面上的,比如这位员工猝死,来年的保费可能要上涨了。但是这种明面上的成本只占到总成本的25%。


你这么消耗员工,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员工太累了,上班的效率极低。



以英国为例:

  • 每年因为员工生病请假导致的效率损失:1.31亿天;

  • 其中,因为心理健康导致的请假,超过1430万天;

  • 有1/3的用长期健康问题的员工,并没有告知雇主;

来源:英国公共健康政府网


996这种涸泽而渔的工作方式,是以损害人才健康为代价的。而企业同样会为此付出代价。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了跑得快,拼命压榨效率。


但是你总归会慢下来的。

到时候你会发现996对企业的伤害就更明显了:

  • 伤害企业生产力,本质上没有提升效率,反而伤害企业雇主品牌;

  • 伤害优秀员工积极性,导致劣币驱除良币,降低企业竞争力;

  • 996的偷懒做法,让很多公司不愿意去着手解决核心的提升人效问题,反而耽搁未来发展;

  • 人口红利大趋势+新时代员工的强烈个性化,只会让坚持996的企业越来越举步维艰。


到时候,贵司怎么办?


3

996的offer我该接


我从 2017 年开始就写过各种吐槽996的回答和文章:

给多少钱,能让你心甘情愿996

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能搞996

养生996的崛起:马云给他最痛恨的「兔子」站台?

面试中被HR 问如何看待 996,该怎么回答?


另一方面,我也有1000多单的付费咨询,遇到过不少offer选择问题,比如:

996的互联网大厂 vs 小公司甚至非一线外企offer,应该怎么选?

而我通常会问两个问题:

  1. 身体好吗?扛得住996甚至797吗?

  2. 家里急需钱吗?挣钱对你来说是不是非常重要?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会建议他们去996大厂。


在那里,他们至少有以「身体健康换阶层提升」的微小机会。


但我还会补充一句:

尽早掌握可迁移的核心技能,找机会转型。


如果这家公司对人才的第一要求不是能力,而是996的工作方式,那么职场人的保质期最多10年。之后你就不再是人才了,你是药渣。


关于35岁后被淘汰,40岁失业的话题屡见不鲜,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是「能996,能加班」。


这种竞争力门槛太低了。


我读大学的时候,一两晚不睡,还是能坚持下来,现在这么搞分分钟死在工位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