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砍柴网
国内知名科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上调!机构行动 ·  1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最高大涨190%!基金赚钱效应回来了 ·  16 小时前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国君研究|全行业周观点0224-0228 ·  18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就在下周!事关A股,重要变化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关注】金价,涨了!中国资产,爆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砍柴网

外卖小哥连吐4次口水,涉事骑手被永久封号!中国一天外卖规模20亿,食品安全如何保证?

砍柴网  · 公众号  ·  · 2019-10-18 20:07

正文


来   源: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综合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新闻今日说法、北京头条(戴幼卿)、潇湘晨报、微博、中国新闻网、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周到上海APP等)

10 月 17 日,一条视频被上海媒体曝光,内容是外卖小哥往食物上连吐 4 次口水,直接原因为:买家不愿意下楼


戳这里看视频↓↓
(来源:央视新闻今日说法)


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此外卖订单来自美团外卖
但外卖员并非该平台的配送员
而是商家自行联系了
顺丰的快递员配送


据了解,9月24日,顾客薛女士在美团外卖买了一份煲仔饭, 后来收到外卖吃了整份外卖。事后经别人告知才知道自己的外卖中被配送员吐了口水。

▲视频截图

视频中,外卖员拍着外卖单和外卖,自言自语称, “我到楼下给她打电话让她下来拿,不下来拿,说人家都给她送上去”,说话间多次向打开的外卖中吐口水,并辱骂顾客。


据外卖单显示,点外卖的是在上海徐汇区某大厦三楼的薛女士,该大厦系商场大楼,有电梯。

买家:平台已陪同其做检查

协商解决问题


买家薛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看完这个视频我觉得我都要站不住了,实在是太恶心了,也有点哭笑不得。”


她告诉潇湘晨报记者, 平台方已与其接触、协调解决了,陪同其去医院做过检查,事情已过去,具体解决方式不愿再多说。

顺丰:骑手系同城平台供应商员工

账号已封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了解到,此外卖订单来自美团外卖, 但外卖员并非该平台的配送员,而是商家自行联系了顺丰的快递员配送。

10 月 17 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了顺丰集团,一名公关人员称知悉此事,看到这个视频时也很震惊。


上述工作人员确认, 骑手是顺丰同城平台一个运力供应商的员工,违规行为被发现后,其账号当时就被封停了。


他说,“ 我们已为此开过电话会,很快将会给大家一个标准、负责任的答复。”

看了小哥吐口水的视频
很多网友直呼“不敢点外卖”
但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个送外卖的小哥
竟是来自顺丰

在微博上
很多网友近期点外卖
都遇上了顺丰小哥
均是“惊讶脸”


外卖被“加料”
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相关部门已经“出手”了
您的外卖将被打“封条”!
八部门联合给外卖系上“安全带”

据中新网6月20日报道,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下发《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


指导和督促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加强分支机构、代理商、合作商管理,主动向监管部门报送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数据和平台分支机构、代理商、合作商等信息,加强餐食配送过程管理, 逐步推动外卖餐食封签,确保食品配送过程不受污染。

一天外卖超20亿元!

中国外卖行业火爆


一到用餐时间,拿起手机、打开外卖订餐软件,几十分钟后热腾腾的美食就送到了家门口……这已成为许多国人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之一。


“中国人又叫了近2000亿外卖!”近日,这一话题瞬间在网络上引发网友热议。


研究机构易观日前发布的《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数字化分析》估算,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餐饮外卖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达1952.9亿元,同比增长35%。换算一下,中国一天的外卖规模就超过了20亿。


分析报告中指出:这得益于订单量持续增加和客单价微涨,虽然正餐餐饮品类仍为主体,但新零售品类的订单量明显提升、增速较快,三线及以下城市也成为外卖产业新的增长点。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4岁以下人群是外卖订单的主体,其中24岁及以下用户在饿了么平台占比高达65.27%,美团外卖上则占比52.59%。 “95后”“00后”实实在在地撑起了外卖订餐的“半壁江山”,成为外卖经济的主力。


事实上,年轻消费者的确越来越喜欢在外卖平台上消费,这也促成了交易规模的扩大。如今很多外卖平台不只可以送餐,生鲜美食、代购送药、送花上门、便利店配送生活用品……这些都已成为平台上可供选择的服务门类。


毫不夸张地说,依靠手机和网络,足不出户也能“吃好、喝好、用好”的确成为了现实。


在叫外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同时,外卖“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上海首批23个商圈试点“食安封签”


实际上,上海从2018年起就逐步试点外卖“食安封签”,到今年下半年起更是进入了推广的加速期。值此当口,却又爆出疑似违规事件,消费者或许想知道,为什么“食安封签”尚未被强制使用?

2018年,徐汇区恰恰是全市第一个组织设计防拆卸的一次性密封包装“食安锁”的。今年6月更形成了《外卖食品包装件》团体标准,由“美团点评”“饿了么”在本市外卖配送中试点推广“食安封签”。


“食安封签” ,顾名思义就是在为了保障外卖的食品安全,而给包装进行密封处理的一道标签。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一旦撕开容易损毁,无法重复使用,可降低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人为污染的可能性,也有助于明确商户和外卖骑手之间的责任划分。


今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食安封签”外卖食品守护行动新闻通气会,宣布在本市徐汇、浦东、闵行等区的23个商圈进行首批试点推广,截至当时已投放220万个“食安封签”。
从8月试点商圈投放220万个,到10月单平台投放超1000万个,以及平台与商户的“联名封签”试点投放,可见上海的“食安封签”工作是在切实且迅速地推进中的。
那么,为何还是会出现近日视频中所出现的情况呢?

外卖送餐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一个特大城市来说,外卖送餐已成为许多中青年务工者非常青睐的职业。近年来,主要送餐平台对自身配送体系中的外卖骑手多有培训,并有各种规章制度加以管理,每天送餐前也都有晨会“耳提面命”,试图将外卖送餐员因素质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但与此同时, 外卖市场也还存在着商家自行配送的情况。此次视频中的那名自拍者,就是来自商家自选第三方配送系统的人员。

不过,即便如此,对消费者来说,认准的更多是平台,谁上门送餐不重要,重要的是手上那份外卖餐食的安全。


对于外卖封签,许多外卖骑手也十分欢迎。一名骑手小哥表示:


“‘ 食安封签’既是保护消费者,也是保护我们骑手。对于认真工作兢兢业业送餐的人来说,‘食安封签’反而能厘清责任,降低我们的风险。”

“食安封签”应尽快入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证券报  ·  上调!机构行动
1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最高大涨190%!基金赚钱效应回来了
16 小时前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国君研究|全行业周观点0224-0228
18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就在下周!事关A股,重要变化
昨天
大众软件  ·  众筹更新丨快递已全部发放完毕
8 年前
克而瑞地产研究  ·  首分论市:23城7月楼市走势预判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