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王
哲学家的自负+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的奥秘,在此享受人类堕落之前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王

木心:爱,原来是一场自我的教育

哲学王  · 公众号  · 哲学  · 2025-04-11 22: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关于“打右脸给左脸,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爱仇敌……”这几段话,是无抵抗主义的最高纲领。甘地、托尔斯泰都遵守,都信以为真,身体力行。


我从小不以这句是真理,但很欣赏。博大襟怀,早已超出宗教,与《道德经》暗合。老子说,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如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


这段话好,是心胸宽大,是心理上的战略战术。但这种战略只能用于“好人”之间。


道家以柔克刚,以守为攻,以忍克辱、克已战胜敌人。佛家称心善,道家称虚纳,以致影响到军事家、政治家的韬略、谋划。


这段话的精义是什么呢,在于开启人的心怀,开阔到了右脸被打,左脸也凑过去。其实是韬略,是战术。两个好人误会了,一方解释不了,或来不及解释,一方情急动手了,被打的不还手,不躲避,打的那个就会自省:他是好人啊,惭愧啊,误会他了,委屈他了。


耶稣讲话是话中有话。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所以听来格外有感。


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道他爱我。


凡真的先知,总是时而雄辩,时而结巴。凡是他说不上来的时候,我最爱他。假先知都是朗朗上口的。我全不信。我知道他不爱。


我不得不提前说出:“耶稣是集中的艺术家。艺术家是分散的耶稣。”


所谓“行善勿张扬”,是耶稣叫人有高格调。因为高格调的善行,内心才有根源。而且还讲究风度:还债勿烦躁,禁食还要洗脸梳头,梳梳好。


从生活模仿艺术来说,生活与艺术是一元的。把艺术作为信仰,全奉献。康德从不出家门,克尔凯郭尔只玩过一次柏林。


艺术家能以自身的快乐来证明世俗的快乐不是万能的。


王尔德说:“耶稣是第一个懂得悲哀美的大诗人。”


最美的东西超越艺术。所谓归真反朴,必是非宗教、非哲学、非艺术。神奇极了。郭松棻先生说我的写作来自“彼岸”,彼岸,就是超越宗教、哲学、艺术的所在,那所在,我不会向大家坦白。


尼采说;十九世纪,上帝死了。我说:二十世纪,人类死了。


我的文学,有政治性,是企图唤回人类的自爱。推已及人,重要的先还不是“人”,是“已”。若人人知爱已,就好办了。西方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先从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


人要从小就不凡。凡把思想抱负寄托在天上、精神上、真理上,必不愿遵守世俗规则、细节、教条、律法,必不在乎世俗生活。


为什么先知、宗教家、哲学家要用比喻?从西方史诗到中国《诗经》,充满比喻,几乎是靠比喻架构完成的。从前的政治家、大臣、纵横家,劝君,为使其听,用比喻;对下民说,知其不懂,也用比喻。


说明人类的智力还在低级阶段。


图片


真的相爱的人,不语,一瞥,不需比喻。智者面对,相视而笑,也不用比喻。比喻,是不得已。


最美的是数学和音乐,令人着迷,完全没有比喻。绘画就是比喻,绘画和文学都脱不了比喻。我也嗜好比喻,但只能在音乐、数学里找安慰。


比喻不是好事,是苦中作乐。庄周最会漫无边际作比喻,老牌形象思维大师,如果我与庄子会面,他开口大鹏、乌龟之类,我就说:“庄兄,别来这一套,两律背反,就两律背反,权力意志,还是自由意志,大家表态。”


中国向来是“天机不可泄露”,否则要处死。中国人说天人合一,其实天不欲和人合一,是人的一厢情愿,天爱吊人胃口,爱出谜。


一个人能否成大器,主观因素最重要,被人忽略的是信心,是信念。信心,信念,一半凭空想,一半凭行动(用功、才能等等)。我的大半生,阅人多矣,阅艺术家多矣。确切说,想成为艺术家者多矣,此后生如行于海,磨难如风浪,但太多人行于海,怕沉没,害怕了,有人沉没,有人时浮时沉。


一路多小信的人。


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信心。信心就是快乐。傍晚阔人遛名狗,我傍晚也散步,遛哲学。狗沿途撒尿,遛哲学的人,报偿是巧思和警句,回家写,比想的时候更佳,大幸福。


信心到底哪里来?信心就是忠诚。立志,容易。忠诚其志,太难。许多人立志,随立随毁,不如不立。艺术,爱情,政治,商业,都要忠诚。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走下去。


信心来自天性的纯真朴厚。


反证:一个天性虚伪浮薄的人,会忠诚于自己的信心吗?怎样才是纯真朴厚的天性?碰壁了,碰到上帝。天性大半是混杂的,靠抵恶,靠扬善。


诸位要是真心在听,就该知道我的解释过程,就是我的自我教育过程。


一个人衷心赞美别人,幸福最多——他是在调整自己,发现自己。你认识了一位智慧的、高尚的、真诚的人,自然会和原来的亲戚旧识作比,一作比,如梦初醒,这个初醒的过程,不就是自我教育吗?


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试想,自我教育失败,外在教育有什么用?


凡人没有自我教育。所谓超人,是指超越自己,不断不断超越自己。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原来”两字,请不要忽略。在座有人在爱,有人在被爱,很幸福,也很麻烦。最后一句话:“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论信仰,耶稣是完成的;耶稣对人类的爱,是一场单恋。


纸媒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我想, 时的杂志承载的是我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图片


然而,伴随无数杂志停刊、报刊亭接二连三被拆除......新媒体到来之后,“纸媒已死”的论调早已不新鲜。


可是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纸媒精神的消失,在浩大汹涌的时代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在短视频的快餐文化中失去思考。


图片

你也许没想到,如今依旧有一小波人“吃力不讨好”地坚持做杂志。


给大家推荐一套 品质优,口碑爆的国民杂志, 让一整年过得充实、丰富、有质量。


这本杂志有多猛?


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 三年 前它对中美关系预测的深度解析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仅没被埋没,反而名气越来越大。


图片


它预测,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从“合作竞争”变成了“全面摩擦” 。不管是贸易、科技还是地缘政治,这两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像一场“零和游戏”: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科技脱钩,外交对攻,军事摩擦,局势会愈演愈烈……


从当下中美格局来看,它的观点不失为字字珠玑,对中美博弈的预测更是从最初的无稽之谈,到如今的悉数验证。


未来的中美关系会呈现什么样的“终极形态”? 三联的预测,继续在被验证的路上。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它还曾经 多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踩准节奏” ,许多人因为它,人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


图片


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 中国经济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 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泡沫经济”,相信的人最终就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2022年末 ,疫情后百废待兴,部分行业或资产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看似一片欣欣向荣。


图片


很多投资者把目光投向楼市,三联再一次警示大家, 未来 房价会下降40%,楼市会回到2016年 ,很多人也不相信,结果现实就是“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


这只是这本杂志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


图片


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经济学家、歌手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ta的忠实读者,纷纷坦言: “只有这本杂志,我一订就是十年”


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心生活,坚持阅读。


图片


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见识和认知的提升,更是一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自信从容。


只有丰盈的内心,才足以支撑起他们去应对外界的洪水滔天。


图片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


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几多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图片


它就是 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 》。


图片


它是备受欢迎的都市生活指南。


从“出轨如何应对”“丧偶式育儿”、到校园霸凌,它都以独到的笔锋进行深入报道,给我们启发与反思。


图片


它是中国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周刊。


从土耳其地震、诺奖热门,到女性主义, DeepSeek ......它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内容的独特思考。


图片


它更是 浮躁生活的良师益友。


努力用看得更高的价值观,更多元的视角,带读者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包围。


图片

热读杂志TOP:《为什么都想测试人格:MBTI,社交爆款的狂热》《规划老年:心态 人际 医疗 财富》《“更好的自己”与陷阱: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52期杂志,针对每个人的 精神困局、职场问题、 消费理财、 家庭角色、个人成长。


提供「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图片


创刊近百年来,收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一位三联8年的老读者,分享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 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图片


至今每一天,都有新的读者,表达着对三联的喜爱。


图片


小编以为,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份拒绝与低俗为伍的杂志, 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


图片


它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吸引着我们一口气就想读完。


每一期近一本书的体量,一年看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气度,孩子会变得更有见识。 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图片


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有了更多可交流的共同话题。 让家人的陪伴,变得更有质量。


很多年以后拿出来,每一期杂志,也都是 一个个关于时代的鲜活记忆。


小编给大家争取到了 超值 团购价! 原价780元的,直接少了380多,只要399元。这个优惠力度之大,其他同行看到后,都懵了。


这笔投入太划算了。超值订阅活动, 仅限七天


现在订阅,额外还 赠送 价值88元的三联增刊《考古中国》1本,以及2本往年精选期刊。


图片

每天只需一块多, 就能 让全家人 收获 一整年紧跟时事,深刻、有质量的阅读乐趣。

《三联生活周刊》2025年3月~2026年2月全年刊订阅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价值百元近值赠品: 1本增刊
原价:780元
全年52期 限时特惠价 399
特价仅限7天!
正版书籍 放心购买

图片

产品 由上市公司 “有赞” 担保,请放心购买)


图片
-01-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 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02-
从前的人,多认真
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峰回路转地颓废

-03-
要不是听说过爱情
多少人会知道爱情


-04-

爱才是生命
然后生命才能爱


-05-
我们穷
只此一身青春

图片
▲木心 画作《素心云霞》

-06-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07-

你是夜不下来的黄昏
你是明不起来的清晨
你的语调像深山流泉
你的抚摩如暮春微云


-08-

你是从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来
髡彼两髦,一身古远的芹香
越陌度阡到我身边躺下
到我身边躺下已是楚辞苍茫了


-09-

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


-10-

偏偏是你的薄情
使我回味无尽


图片
▲木心 画作《会稽春明》

-11-

人被思念时
知或不知
已在思念者的怀里


-12-

我每夜来
像羚羊小鹿
欢奔在乳香冈上


-13-

你尚未出现时
我的生命平静
轩昂阔步行走
动辄料事如神
如今惶乱,怯弱
像冰融的春水
一流就流向你
又不知你在何处


-14-

一个地方的风景,在于它的伤感


-15-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图片 ▲木心 画作《山阴古道》

-16-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
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17-
我追索人心的深度
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18-
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19-
凡永恒伟大的爱
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
一度死,才会重获爱
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20-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
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图片
▲木心 画作《梦回西湖》
-21-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22-
半个世纪以来
我急,命运不急
这是命运的脾气
而今,眼看命运急了
我,不急
这是我的脾气


-23-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24-
岁月不饶人
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25-

年轻时也以为一老就全老
而今知道,被我知道了
人身上有一样是不老的
心,就只年轻时的那颗心

图片
▲木心画作《成年人的童话》

假如中国1949年后没有经历文脉断绝,而是沿着民国时期白话文一路写下来,说不定会出现这样一派写法。然而,这一文派没能诞生,只留下了一人,他是木心。
动荡年代前,他埋首写作,自订文集22册,全部被毁;
动荡年代时,他身陷囹圄,却照样在纸上画出琴键弹奏钢琴奏鸣曲。
他前半生在中国默默无闻,1982年,他离开中国,旅居纽约。随即,他的多篇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台湾,他惊为天人,大家抢着要出版他的书。
直到2001年,沉寂又沉寂之后的他,才在大陆“现身”。然而中国人非常疑惑:他是什么人?
一句话概括,他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现代思维的文学作者。因此,他的书既是写给我们的上一代,也留给我们的下一代。
木心先生有很深的国学与西学根底,正因此,阿城说:阅读木心先生是要有“知识准备”的。
而木心叙事的笔触,完全是民国年代风格,老派汉字味儿。
梁文道说:这也是大陆某些文学家跟木心保持距离的原因。
你假装从来没有人质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作,你这样用字对不对,你就可以继续写你的东西。假如你已经写了一半,忽然有这么一位老人问你,你假装听不见。
木心是把读者看得很高的作家。他反复强调自己写东西时,认为读者是有见识的,他用什么文字读者都能看懂,他谈什么观点读者都能明白。当他把读者看得很高时,他就能不流俗。 他要求自己每一篇文章都要有见识,这也是他的作品被美国人欣赏的原因。
除此以外,木心的文字还有两个至高点,他的审美天赋深入骨髓了,而他的文字以生命本身的体悟见长。
图片
作家陈村第一次读到木心,震惊了: “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杆。”
陈丹青: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的大雅。
梁文道: 居然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作家,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过去大家没注意到?
阿城: 共和国缺这样,本来就应该有的知与识的构成。
李银河: 一字一句地读,全都是中肯的见解,全都是肺腑之言。阅读时竟暗暗滋生一个愿望,愿他的书永远读不完。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木心作品集:《木心遗稿》+ 《木心全集》布面精装新版(16册)
图片
木心全集
(典藏套装,布面精装16册)
读见中国风骨、读到美
图片
原价1018元
限时特价76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