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创业邦、搜狐联合主办,一汽-大众全新一代迈腾特约赞助的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创业邦100年会于12月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光速中国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宓群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技术驱动的创业机会》的演讲。
犀利观点如下:
1.大家觉得技术创新好像不是中国的强项,认为技术人才和核心技术都是在硅谷、在美国,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2.企业服务类技术未来有很大的机会,当前在全球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在企业服务行业的独角兽远远超过消费级的互联网公司,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明显。
3.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做不起来?因为美国的企业已经习惯于花非常多的钱提高效率,但中国的公司不用花钱,招很多人就可以干了。不过现在不行了,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所以中国企业也需要想办法了。
以下为宓群演讲全文,由创业邦整理,已经本人确认 :
今天分享技术驱动的创业机会。如今打造一个百亿美元创业公司,其创始人或许不是BD、不是销售、不是产品,而是科学家,这个公司不仅仅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更多是技术驱动上的创新。
全球上市公司里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第一是苹果,第二是谷歌,第三是微软,它们的市值是5000-6000亿美元左右,这三家公司都非常具有技术核心竞争力。苹果最核心的芯片是它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的。谷歌有搜索引擎,两个创始人是斯坦佛大学博士生,从搜索算法,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生物医疗,支撑这家公司的是技术创新。谷歌现在正研究如何延长寿命延缓衰老,这个公司可能要在这个领域投资做50年甚至100年,第一笔就投了几亿美金。我原来加入谷歌时大概有800号员工,深深感受到这两位创始人骨子里面透出来的一种基因——他们希望用技术创造新的东西来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微软当然也不用说了,有这么多年历史,现在也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非常多。
大家觉得技术创新好像不是中国的强项,认为技术人才和核心技术都是在硅谷、在美国,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国内创业公司里面有很多海归创业者,他们接触了很多海外最新的技术。另外,在技术人才上,中国每年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远远超过美国,水平上可以跟美国最好的本科毕业生相比。当初我们在组建谷歌中国团队时,原来都是去清华、上海交大等招博士生,后来就直接到清华、北大、交大招本科毕业生,年薪跟斯坦佛本科毕业生一样是10万美金。但是我们现在不足的地方是在博士阶段,有很好的导师,但是基础研究还不够好。
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创新?华为已经走到全世界最前面,创业公司里面我们也有大疆在引领无人机领域。
我们投的旭创,做的是云计算数据中心,里面所有的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是光纤通讯,把电信号转到光信号,满足我们高速低成本的需求,这是以前传统通信时代完全想不到的。它的第一大客户是谷歌,第二大客户是亚马逊AWS云计算系统。创始人是清华毕业,到美国读了书,在硅谷也工作过,2008年遇到金融危机,他毅然决然回国创业,短短5年就从零做到全世界第一。国内有很多这种隐形冠军,以后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先公司。
在创业方向上,企业服务类技术未来有很大的机会,当前在全球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在企业服务行业的独角兽远远超过消费级的互联网公司,这个数据非常明显。但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做不起来?因为美国的企业已经习惯于花非常多的钱提高效率,但中国的公司不用花钱,招很多人就可以干了。不过现在不行了,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所以中国企业也需要想办法了。
目前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好的趋势:
第一,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的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好,公司里面用盗版软件的越来越少,大家愿意为好的技术服务去付费。大家对企业服务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像电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愿意把自己的信用卡放到网上,担心自己的数据被泄露。企业也有担心,担心企业数据放到云上去,万一被竞争对手看到怎么办?阿里巴巴是一个上市公司,你去看它的季报,现在阿里云的收入已经达到10亿美元左右,这是最明显的信号,企业对云服务SaaS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第二,从创业角度讲有一个非常利好的因素。为什么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出现了这么多的上市公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外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都没有特别成功的,他们要搞一个ICP证都头疼的要命。再看企业服务,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有非常大的变化,起因是美国很有名的棱镜计划,美国政府监听事件被斯诺登泄露。从国家战略考虑,我们所有用到的科技产品,从手机到视频电话会议、到网关、到存储、到数据库,特别是企业型的,国家战略现在非常明确地提出希望用本土科技产品。这个技术从哪里来?有可能一部分来自华为,但更多是从我们在座创业者的公司里出来,这是政府给我们的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机会。
最后讲三个建议:
第一,如何在国内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有所突破?很多SaaS公司在国内做不起来,是因为他们做的都是传统的SaaS,但光做好工具型的产品还不够,因为企业还会计算你的产品帮它减少了多少成本和增加了多少收入,如果你帮它提高了销售,它才愿意付一定的费用,这是核心。
第二,中国的公司要把硬件的生产优势发挥出来。现在我们做了很多轻资产的产品,比如软件、云服务,但是我们可以把硬件优势结合起来。美国硬件都是在美国做研发,在中国生产,他们的产业链是割离的,速度上不会快,中国的创业公司如果从这点切入,会比美国的创业公司甚至上市公司更有优势。
第三,在硬件中搭配云服务和软件,用互联网思维快速迭代,小米在这点上做得就非常成功。硬件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非常巨大,三星的note7爆炸事件就是反面案例。如果在硬件上搭配软件和云服务,会把硬件公司的效率提高很多倍。